作者 许海兵古人云:“人君自任而躬事,则臣不事事矣是君臣易位也,谓之倒逆,倒逆则乱矣人君任臣而勿自躬,则臣事事矣是君臣之顺,治乱之分,不可不察”意思是如果君主凡事都要自己亲自去做,那么臣子就不会主动去处理政务了这是君臣互换位置,称做颠倒错位,颠倒错位必然会造成混乱所以,君主任用臣子而不事必躬亲,那么臣下就会各司其职,尽职尽责完成任务这是君臣伦理的正常关系,治世和乱世的区别所在,不能不审慎明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事事躬亲和事必躬亲?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事事躬亲和事必躬亲(事必躬亲未必可取)

事事躬亲和事必躬亲

作者 许海兵

古人云:“人君自任而躬事,则臣不事事矣。是君臣易位也,谓之倒逆,倒逆则乱矣。人君任臣而勿自躬,则臣事事矣。是君臣之顺,治乱之分,不可不察。”意思是如果君主凡事都要自己亲自去做,那么臣子就不会主动去处理政务了。这是君臣互换位置,称做颠倒错位,颠倒错位必然会造成混乱。所以,君主任用臣子而不事必躬亲,那么臣下就会各司其职,尽职尽责完成任务。这是君臣伦理的正常关系,治世和乱世的区别所在,不能不审慎明察。

如今,各级各部门都在大力提倡“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等等,但是对于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而言,科学的领导方法其实应该是“抓大放小”,而非“事必躬亲”。早在1959年3月的郑州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各级党委书记不要多端寡要,“端可以多,但是要抓住要点,一个时候有一个时候的要点。这是个方法问题。这个方法不解决,每天在混混沌沌之中,叫做什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什么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也强调,作为党委书记,要总揽而不包揽,学会“弹钢琴”,善于抓重点,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与同级人大常委会、政府和政协组织以及各人民团体的协调,发挥各个班子的职能作用,而不能事必躬亲,专权武断,干预具体政务。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亮便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因为事必躬亲而未得善终的典型,当初刘备死后,诸葛亮大举北伐之时,本应授权在前线与曹魏作战多年,既有经验、又有计谋的魏延,可是诸葛亮对其存有戒心,非但不予授权,对魏延提出的出奇兵攻长安的建议也不予采纳,甚至还不让其担任先锋。相反,却“违众拔稷”,让只善于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马稷当了先锋。然而对于马谡,诸葛亮其实也是心中没底,于是便亲自督军在后,结果还是一出祁山便因马谡失街亭而无功而返。刘备临终之前,还曾叮嘱大将李严主管军务,当诸葛亮执政之后,本应充分利用李严等人的才能,然而他仍然是“事无巨细”,导致李严深感失落,从而使得两人矛盾日益加深,以至于最后诸葛亮不得不以第五次北伐为借口,削去李严的兵权。随后诸葛亮便开始亲自负责之前由李严主管的粮草事宜,为此耗费了无数精力。因为不善授权、事必躬亲,导致五丈原对峙旷日持久,士兵军纪松懈。整顿军纪虽是必需,但本应授权众将管理部属,但诸葛亮却是杖责二十以上皆亲自处理,忙得没日没夜。司马懿得知消息之后断言:“亮将死矣。”果不其然,不久之后诸葛亮便积劳成疾,带着满腔遗憾病逝于五丈原,令人悲叹不已。如果当时诸葛亮能够知人善任,放手让部下施展才干,而自己只负责掌控全局,那么三国鼎立最终或许会是另一番结局也未可知。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应该像建筑设计师那样,负责进行规划设计,而不是本末倒置,像建筑工那样亲自上阵去修建高楼大厦。实际上,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部门,其中蕴含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任何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得人之力者无敌于天下也,得人之智者无畏于圣人也。”作为领导干部,拥有别人的“力”和“智”,这么好的条件倘若不善加利用,那么即便自己累得要死,也只会被人嘲笑为能力有限。一个领导干部如果过于相信自己,不信任他人,尤其是不信任自己的下属,担心下属工作能力有限,对工作事事插手,势必会干扰下属的工作,把具体事务搞得一团糟,而且本地区或本部门发展的大方向、大前景也会受其影响。

不可否认,很多领导干部的能力和眼界的确远远胜过下属,而部分下属也确实存在能力有限、责任心不强等问题。然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拥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诸葛亮事必躬亲仍然落到“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地步。因此,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必须要学会抓大放小、善于放权。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领导干部必须让下属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而领导干部只需充当“军师”,从旁策应提点即可,不必亲自“赤膊上阵”。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