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八十九(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女性发生崩漏是什么原因 女性崩漏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女性发生崩漏是什么原因 女性崩漏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八十九。(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陰搏陽別,謂之有子。陰陽虛,腸澼死。陽加於陰,謂之汗。陰虛陽搏,謂之崩。”——《黃帝內經•陰陽別論》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我们先看原文∶“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阳虚,肠澼死。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搏,谓之崩”。
这句话有几个地方需要跟大家解释。第一个就是“阴搏阳别”,阴指的是尺脉,阳指的是寸脉,把脉分寸关尺,尺脉和寸脉分别代表阴和阳。阴脉搏击于指下,与阳脉有显著的区别,所以叫做阴搏阳别。(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王冰注解∶“阴谓尺中也,搏,谓搏触于手也。尺脉搏击,与寸口殊别,阳气挺扬,则为有妊之兆”,遇到这种脉象,尺脉的搏击与寸口殊别不一样,阳气挺扬,这个情况就是怀孕,妊指的是怀孕。按照现在的经验,脉象上有显示是在怀孕三个月之后,从脉象上显示的就比较明显,在此之前除非你细细的去辨别,否则不太容易辨别出来,这就是脉象的感觉。
我们再往后看,“阴阳虚,肠澼死”,肠澼指的是一种痢疾,这是一种死症,比较危险。再往下,“阳加于阴,谓之汗”,就是阳脉比阴要加倍,这种情况下就会有出汗。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指的是阳气与阴气相合,阳气逼迫阴液外出变成汗。但要是通过上下文去理解“阴搏阳别,谓之有子”,前文就会说到“结阳者,肿四肢”等等,再往前我们会看到“生阳之属,死阴之属”等等,讲的都是脉象的一些问题,不是讲的生理学,所以在这里我比较倾向于脉象,脉象指的是阳脉加倍于阴脉,就会出现汗证。
“阴虚阳搏,谓之崩”,也就是阴脉虚而阳脉搏击,比较搏手,搏就是搏触于手也。把上脉之后,发现阴脉比较虚,阳脉特别明显,搏击于手,说明什么呢?叫做火迫血行。妇女就会出现血崩这种情况,也就是非月经期子宫出血,也叫功能性子宫出血,如果出血比较多叫做血崩,如果出血比较少叫漏下,联合在一起叫崩漏,这就是所谓的“阴虚阳搏,谓之崩”。
“阳加于阴,谓之汗”,这个地方的汗,我理解不是正常的生理性出汗,而是指的一种汗证,比如自汗、盗汗都属于这种情况。“阴阳虚,肠澼死”,肠澼是一种疾病,就是阴阳二气或者是尺脉和寸脉的脉象都是虚的,这就是患痢疾,痢疾就比较危险,这就是整段话的意思。
古代医家对于崩有自己的看法。崩指的是什么呢?是下血多而且速,就是女性非月经期出血又多,而且又迅速叫做崩,形容血下如山之崩这种表现的。马莳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里边注解为∶“尺脉既虚,虚则血已损,寸脉搏击,虚火愈炽,谓之血崩。盖火迫血而妄行也”,讲的就是尺脉虚了,阴血就亏了,寸脉搏击,寸脉搏击就是阳搏,这个地方的阴阳,刚才讲了,阴指的是尺脉,阳指的是寸脉,寸脉搏击说明虚火上升,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血崩,血崩是什么?指火迫血妄行,导致本来在脉中的血不在经脉中循行,压迫到外面,火压迫血出来之后就会出现大出血,就会出现崩漏这种情况,这段话讲的是脉象,所以这个地方的阴和阳单独指的就是尺脉和寸脉。
张介宾对这段话有一段发挥,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他说∶“阴,如前手少阴也,或兼足少阴而言亦可。盖心主血,肾主子宫,皆胎孕之所主也。搏,搏击于手也。阳别者,言阴脉搏手,似乎阳邪,然其鼓动滑利,本非邪脉,盖以阴中见阳而别有和调之象,是谓阴搏阳别也。”也就是说阳脉博手,感觉上是阳邪,其实不是。所以这就有点像阴阳和调之象,所以阴中见阳而别有和调之象,所以叫做阴搏阳别。“腹中论曰: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亦此之义。”也就是说张景岳又举了一个例子,说你看腹中那里边讲怎么就知道妇人怀孕了,而且要快要生了?答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了,就是就感觉身上好像有病,但是脉象没有问题。这个意思也是刚才讲的阴搏阳别的意思。(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八十九。(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