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人:张逸民,1946年参军,解放军海军第一代鱼雷快艇艇长。先后参加六次海战,共击沉敌舰3艘,重创1艘(后报废)。他是解放军海军中参加海战次数最多、击沉敌舰最多的海军英雄。

本文摘自《张逸民回忆录》相关章节,2019年07月15日由张逸民之子张玉林提供。

陶勇是哪个国家的人(陶勇司令员和我有个约定)(1)

(张逸民与子女)

在“崇武以东海战”中,张逸民时任海军东海舰队快艇6支队副参谋长。“崇武以东海战”时为鱼雷艇编队指挥员,他率领快艇31大队6艘鱼雷快艇参加了本次海战,当时在编队指挥艇132号快艇上。海战中,在高速炮艇编队首轮攻击失利及失去海上编队及岸指指挥的情况下,他根据海战中真实的态势主动出击切断敌舰逃跑路线,率领鱼雷艇经过连续四次反复冲杀后成功击中敌“永昌”号军舰。战后他指挥的鱼雷艇编队荣立集体一等功。同时,他作为“崇武以东海战”有功人员的代表(共七人)率队在上海接受了周总理的接见,并受陶勇司令员指定向周总理汇报“崇武以东海战”的战斗过程。

以下为张逸民回忆正文:

自古以来,就有所谓“军中无戏言”,这话由古至今皆是如此。我与陶勇司令员此约自1965年至今,己逾五十年。今天我写回忆录时,我们之间的约定己无实际意义,所以写上,是为留下真实历史,以资后人有鉴。

就在1965年11月17日嘉奖大会结束后,当晚在福州军区招待所有个较大的庆祝晚宴。我作为参战官兵的代表也出席了晚宴。这次有数百人参加的晚宴,赴宴者皆喜气洋洋,浸沉于胜利与美酒欢快之中。我被安排的一桌都是老熟人,酒宴之中,谁也不用拘束,可以开怀畅饮了。但我有个好的习惯,凡是这类场合,我是绝对不纵情、不畅饮。我是既不会贪杯,也不会冷场,只要大家高兴也就算完成一次欢宴了。

酒席间,喝到兴奋之时一般许多同志都喜欢离席去敬酒。而我长期来却一直不肯搞敬酒这一套,这既不是清高,更不是高傲,这纯为个人性格使然。由此,许多同志对我颁有微词,说我自傲,或说我目中无人。我也从不在意,也从不申辩或作解释。我很明白,你不随大流,一旦对比鲜明,肯定酒宴中的积极分子会视我为异类。真的,我很无奈,更深知,做人某些时候确实有一种无奈。

陶勇是哪个国家的人(陶勇司令员和我有个约定)(2)

(陶勇中将)

就在这次晚宴中,席间舰队陶勇司令员手执酒杯向我们这桌走了过来。大家赶紧站起身来,我也对陶司令表示敬意:“首长好!”陶司令员此刻兴致勃勃,又很亲近,说:“张逸民陪我喝杯酒!”我说:“首长,我敬您。”陶司令说:“张逸民,你年轻,得喝三杯。”我爽快回答:“行,我敬首长一杯,再陪三杯。”这可是茅台酒,我先喝了一杯,又陪喝了三杯。那真是痛饮三杯美酒。

因同桌人多,首长不便说话,服务员又给陶司令倒满一杯茅台酒后,陶司令员说道:“张逸民,走,我有话交待给你。”首长在靠墙处,首先语重心长的说了两句话:“张逸民,你这次打仗的表现,我很满意。你不仅敢冲敢打,还会用脑子,我很高兴,你为海军立了一大功。不过,我得向你打个招呼,我知道‘永昌’号是快艇打的,但你不准与护卫艇争功。快艇是舰队的直属兵力,打完仗就回牛轭港了,而福建前线,我还得靠护卫艇守护。很快就要命名588艇为‘海上猛虎艇’了。快艇不争功,这是服从东海大局的需要。张逸民,能做到吗?”我当即立正向陶司令员表了态:“首长放心,我一定能做得到。我保证从今以后,不再谈论崇武以东海战有关快艇攻击一事,我能坚决守口如瓶。”

陶司令员交待此事后,我在五十年间中确实一诺千金,再也没有在任何场合提及此事,对崇武以东海战保持着缄默与无奈。我之沉默无声,是因为我有承诺,军人的承诺是不应悔改的。今天的回忆录中,道出了真情,这是因为今天说了真情,不存在对谁有伤害的事,也再没有争功的事了。当事人有的已作古了,没作古的当事人,也都离休去安度晚年了。尤其值得一提的,鱼雷快艇支队已被撤销多年,今天写回忆录,让后人知道历史真相,是件对国家、对历史、对海军都有益的事情。但是,我也想对快艇部队参战老战士说,快艇虽未争功,党和人民也是给快艇31大队记了大功的,我的不争功的承诺,并没影响快艇部队的荣誉。

说到荣誉时,坦言,我心里既遗憾,又有不甘。论打仗多,海军中东海舰队打的仗最多,而东海舰队打仗战果最显著的就是鱼雷快艇部队了。但是要比荣誉,快艇部队又是最少的。护卫艇有“414号头门山海战英雄艇”、“588号海上猛虎艇”等等,快艇则一无所有。是战斗事迹不够格吗?也不是。说心里话,我听到快艇部队的番号撤销时,我的泪水哗哗落流,流泪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这一代奋斗了一生,没有创造出一艘英雄艇。没有获得最高荣誉的战士,能说不是遗憾吗?我之所以泪流,就因番号撤销后鱼雷快艇部队再没有立新功的机会了,故而是以恋恋不舍的心情,回顾往事的。说实话,虽说无任何英雄称号,但鱼雷快艇兵送炸药包的奉献精神将会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英名的。

我的践约精神亦当受到尊重,至少作为中国军人,我必须践约。“海上猛虎艇”是在福建前线多次参加海战并且是具有勇敢牺牲精神的英雄集体。在金门海战和崇武以东海战中他们的搏杀精神体现了那时弱小的人民海军不畏强敌顽强战斗的意志。“海上猛虎艇”是英雄的集体,让我们为“海上猛虎艇”而自豪吧,也为陶勇司令员、彭德清副司令振臂高呼:英灵千古!

陶勇是哪个国家的人(陶勇司令员和我有个约定)(3)

1965年11月13日, 解放军海坛水警区副司令员魏垣武率护卫艇6艘和鱼雷快艇6艘,准备对敌“永昌”号护航炮舰与“永泰”号大型猎潜舰发起突袭。解放军参战兵力编成3个战术突击群,以护卫艇第31大队573、579号和护卫艇第29大队576、577号4艘护卫艇组成第一战术突击群,担任主攻敌“永晶”号任务;护卫艇第29大队588、589号2艘护卫艇组成第二战术突击群,担任牵制“永泰”号的任务;鱼雷快艇第31大队6艘鱼雷艇组成第三战术突击群,以鱼雷扩充战果。我为第三战术突击群指挥员,在132号艇上。魏垣武在573号艇上,该艇为编队指挥艇。

部队出击后,在23时10分,132艇的雷达向我报告:“左舷33度,发现两个目标,距离125链。两个目标间的距离大约是7链。”快艇31大队的雷达业务长陈良友也在指挥艇上,他的观察水平很不错,我很信任他的水平。我下令:“陈良友,你去亲自操作,将观察的数据报我。”陈良友应声下舱到雷达室。不超过3分钟,新数据报上来了,数据图板递给了我,我仔细观察与思索,希望从图板上看到我希望的新动向来。

距敌100链时,我连续下达了作战命令:“132艇的指挥系统全面开始工作。雷达要两分钟向我报告一次敌方的动向、我方的方位、距离变化情况。”我同时用超短波下达命令给各艇:“黄河各号注意,我是黄河1号,发现目标。左舷100链,各艇雷达开机,自行观察。”

当敌进入距我100链以内后,我判断敌我情况虽暂无大的变化,此役最大威胁,仍为敌舰有可能逃进乌丘屿。此刻,我下定决心,随时准备去拦阻敌舰,使之无法逃进乌丘屿。立即下达命令:“黄河各号注意,加速到1400转,我编队向战区靠近,各号都要跟好队。”

陶勇是哪个国家的人(陶勇司令员和我有个约定)(4)

说实话,我从发现敌舰起,就时刻全神贯注第一突击群尤其是573艇的一举一动。把话说白了,就是整个战场上唯有573艇的动向,最能代表编队指挥员的总意图了。还可以这样理解,573艇的动作所表示的动向,对此役能否全歼敌舰,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从发现敌舰时起,我全力关注573艇的一举一动。我观察得如此仔细,又如此全神贯注,除了想知道战场全局之外,就是想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说实话,我虽不是这次海战的总指挥员,但我在战场上了解情况、判断情况,以及对情况的处置,都有腹案。大约距敌舰70链时,我率领的快艇编队已到达573艇的右后方16链处,开始减速,与编队指挥艇573艇保持在大于10链至15链的位置上,以保证能及时将敌舰想逃进乌丘屿路线坚决卡死。此刻我用超短波向各艇下达了:“两管准备战斗!”的命令。

当作战编队与敌舰相距大于60链时,我想知道编队指挥员此刻该干什么?但是指挥艇573艇没有任何动作,也始终不见主要突击兵力与敌舰间有任何方位上变化。我认为,此时此刻编队指挥员应将第二突击群派出,到乌丘屿与敌舰的中间海域堵住敌舰的退路。第一突击群,抓住一条,防止另一条跑掉。既然编队指挥员没有动作,那就只有一个解释,突击群一个航向到底,即一竿子插到底,在距敌舰7、8链时,指挥艇573号艇向右转向45度,成单纵队打拦头,这种方式也可以,但一定要拦头打。开火后,一下子将敌火力全压制住,也可让敌舰无处可逃。

我在此刻判断,编队指挥员一直到打响前,不见有任何行动。难道魏恒武同志没有部署战术吗?我感到有些疑惑。

当距敌小于50链时,我在雷达报告的图板上,发现573艇的接敌运动有了微小的变化:接敌航向变小了,两舰间的方位变大了。我开始怀疑魏副司令员是不是不想打拦头。我对这个微小变化很忧虑又很无奈,若是真的不想打拦头,这场战斗的麻烦一定很大,兴许要凶多吉少了。我将图板递给武大队长看,并说:“护卫艇不打拦头,必然是打逆向射击。逆向打上一个回合,大概只要1分钟打完了一个航向。再要回头,那就给敌人以喘息机会:敌人如果不恋战,就会拼命往乌丘屿逃,那就像赶鸭子一样,放跑了敌人。你相信我的判断,今天的仗,非打砸不可。我甚至敢断言,恐怕大麻烦还在后头呢。下边我们就看看,573艇到底是向右转头,还是向左转头。如果是向左转头,那就打逆向,后果将是严重的。”

陶勇是哪个国家的人(陶勇司令员和我有个约定)(5)

23时31分,雷达报告:“573艇开始向左转向,此刻距敌8链。”听到这个报告,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子,像是在拳击场上挨了一记老拳一般。真的,一个好端端的好局,就要砸在这向左转的错误上了。放着好端端的拦头不打,非要打这逆向。我心想,可以肯定,向左转,这下麻烦了。

23时32分,雷达报告:“第一突击群与敌舰成反航向航行,继续快速接近敌舰。”

23时33分,我在132艇指挥位置上,猛然看见左前方的30度方位上,有红色曳光弹飞起。霎时间,一串串的红色曳光亮了起来。我对这红色曳光判断是:开火时间大约在30秒至1分钟以内,绝对没有大于一分钟时间。参加战斗的6艘艇,不像是全开了火,我估计大约是前2艘开了火,顶多3条艇有射击机会。在短暂停歇后,又见到绿光曳光弹在战区上空飞起,要比我方红色曳光少很多。我心里明白,此役已经打响。然不到1分钟双方的射击又戛然而止了,真是令我迷惑不解。

这时高速炮艇第一、二突击群向左偏,往东南方向离开战场。我开始着急起来,这样会像赶鸭子一样,把敌舰赶进乌丘屿。我大声吼叫:“湖北佬啊。你怎么这么回事啊,今天的37炮被你搞卡壳了。” 23时38分,仍不见主要突击群的新动向。我大声喊:“雷达报告情况!”雷达递上图板之后令我愕然:高速炮艇两个突击群已经脱离敌舰在18链以上,且不见回头。我大喊一声:“武大队长,不好了,护卫艇编队出事了。敌舰可能要逃掉,我们快去拦截。”说时迟、那时快,我向各艇下达了命令:“黄河各号注意,我是黄河1号,现在跟我前进!”拉起队伍就往西方插去。我又大喊:“雷达测敌舰位置,马上报告!”(编者注:此时魏恒武已负重伤,编队暂时失去指挥)

我尚未搞清573艇为啥远离战场,此刻天空又突然腾空冒出来2发白色信号弹。我明白,这2发白色信号弹,是编队指挥艇573发出的。按照战前的约定,这是告诉我,高速炮艇编队已将敌人打瘫痪了,召唤鱼雷艇去发起最后的攻击。我判断,这两发白色信号弹肯定是573艇发出的,但是说敌舰已经被打瘫痪,这绝不可信!因为第一个回合双方的炮击时间不足1分钟,没打多少炮弹,绝不可能将敌舰打瘫痪。于是我一边告诉武小斯加速往前赶,一定要卡住敌舰,不能让敌舰逃进乌丘屿。一边我又呼叫573艇,想了解一下真实情况,但始终叫不通。

陶勇是哪个国家的人(陶勇司令员和我有个约定)(6)

此刻我已将敌舰的逃跑路线卡住了。在敌舰、快艇编队与乌丘屿一条连线上。敌舰正往乌丘屿逃,但逃路已被我挡住。既然与573艇联络不上,我想派一组快艇靠近敌舰,看看是否真的被打瘫痪了。我呼叫第3组指挥艇131艇,这是大队的预备指挥艇,由大队参谋长余学友带领。我告诉他:“余学友,你带领第3组快艇去看看敌舰是否真的瘫痪了。如发现新情况,立即向我报告。”余学友同志接到我的命令后,当即复诵一遍,并立即向敌舰方向驶去,此时是23时45分。

标准时间0时0分时,我距乌丘屿约50链、距两条敌舰分别为15链与20链。我当即空车待命,准备向敌舰发起攻击。

为稳妥起见,我再次呼叫护卫艇编队指挥艇573艇。573艇依旧毫无反应,也没有任何回答信号。

因不明敌舰详情,我接着呼叫131艇询问敌舰状况。余学友当即回答我:“敌舰没有瘫痪。我带领第三组已向敌舰发起攻击,射击4雷,没有命中。现在撤退中。”我听到这个报告,非常生气。当即在超短波里说道:“谁让你攻击的?”真想大声责骂。我并没有授权他去带领两条艇攻击敌舰,怎么能轻易攻击、轻易射雷呢?给他的任务就是侦察,是近距离侦察。即便有机会进攻,也得先请示报告嘛。身为参谋长怎么如此无组织无纪律呢。既己成事实,也不好在超短波里多批评了,我便命令他带领2艇到安全水域待命。此刻,我的心情真的很烦。编队指挥艇突然失掉指挥与联络,编队预备指挥艇又无声无息,而且护卫艇全部远离敌舰。6艘鱼雷快艇,我命令第3组去侦察情况,事先不请示报告,居然擅自攻击并射雷。

就在这午夜时分,护卫艇两个突击群全部远离战场,若是一个突击群推迟指挥尚可原谅,怎么两个突击群都一下子全无声无息了?今天真是中邪了。我虽手中尚有4条鱼雷艇,但眼前有两条敌舰,那力量也太单薄了。充其量我只能一次抓住一条敌舰,另一条只能白白丢掉了,真是舍不得呀。此刻,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当着指挥艇上那么多指战员的面骂娘了。我用拳头敲打驾驶台上铝合金板 “当当”作响。吼道:“湖北佬哟,你一个损招把全歼的大好机会全丢光啊。”

说实话,魏副司令员的战斗决心,也许未必错误。我以为,他的决心中有太多的一厢情愿的成分。打仗这件事,“一厢情愿”、“想当然”太害死人了。他的想法,以为有两个突击群同时攻击敌舰,其炮火威力确实可观。即便是逆向打一个航向,也会把敌舰打得千疮百孔了。然后再返回头补打一个航次,就肯定全歼了。

但是这一打法魏副司令员就没想会引起三个后果:一、自己要挨打。一旦自己被打伤、打残了,会怎么样?指挥失灵会怎么样?二、敌舰间距较大(7链),一次开火只能打一条,后续舰肯定开火,肯定是打我指挥艇。三、我一开火,是否能将火力全发挥出来而逆向射击,射击机会极短,不可能想压住敌人就压住了。说实话,他这一招与打拦头相比,是个充满风险的招数,还是拦头稳扎稳打更好。打仗是个充满风险的事物,不能只想顺利,不能只往好处想。从古至今,一切作战命令中,都有极端情况的处置一项,因为打仗就怕发生意外情况。这一仗,本来是好端端的局面,一个向左转打逆向,情况便急转直下,立即让全局陷于被动。

陶勇是哪个国家的人(陶勇司令员和我有个约定)(7)

(永昌号)

大约是14日0时05分时,这两艘敌舰分别在我以南,我思考着打那一条?首先排除了用4艘快艇打2个目标的可能性。另一种可能,攻击均不奏效,一条也没抓住。第三种可能,我之两组分别去攻一个目标,一个组奏效命中,另一组无果而终。所以我排除了分别打两个目标,而是要集中4条快艇打一个目标。这样,命中一雷的机会大了许多。在敌舰前,我稍事检试后便开始第一轮攻击。首先选中打第一个目标,即靠我最近的一艘敌舰。就因为夜间无法认别谁是“永泰”,谁是“永昌”。结果最靠近我的即是“永昌”。

这打一艘敌舰的选择,是一种无奈之举。真是舍不得丢掉另一条,但又毫无办法,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一艘敌舰逃掉了。

陶勇是哪个国家的人(陶勇司令员和我有个约定)(8)

(此照片即为“永泰号”逃回乌丘屿后拍摄)

第一轮攻击开始时,战斗序列是:

鱼雷艇突击群指挥员张逸民,第一代理人大队长武小斯,副政治委员王善亭;

第1组指挥员1中队长候其昌,政治指导员闫青云;

132艇艇长王荣兴;

124艇艇长范哲其;

第2组指挥员2中队长王允万,政治指导员候福;

145艇艇长谭遵树;

126艇艇长王永国。

准备就绪后,我即向敌发起攻击。

我下达命令,攻击距我最近一艘敌舰。此刻,我距敌为10链。接着我命令第2组两条快艇,到我右翼担任钳制性攻击任务。当时距敌舰约为10链,即小于2000米。按常理说,不要5分钟即可战斗完毕。王允万中队长接到命令后,随即带领126艇向敌舰舰首方向冲去。指挥艇132艇则将敌舰摆在艇首方向以扩大敌向角,又能靠近敌舰。等目力发现敌舰后,我判断敌距我为8链。敌舰这时正朝着乌丘屿方向急进中。132艇处在敌舰左舷,敌向角约为60度,正适合鱼雷攻击。我命令132艇与敌舰保持住10度提前量接近,此刻敌舰也发觉了我的进攻意图,舰上的各式火器一起疯狂向我射击。我之攻击各艇此时均以“二五”炮还击。这“二五”炮威力虽不能与“三七”炮比,但由于“二五”炮射速快,对敌舰上甲板人员仍有重大威胁。这4艘进攻快艇,等于有8座双联装的“二五”炮,那火力亦然可观。看到我快艇猛打的精神,着实令人赞叹。快艇上的枪炮兵们个个都像下山猛虎啊!

我所在的132艇冲至距敌4链,大约700米时,我发现敌舰开始向左转向,妄图以舰首对正我以逃脱我之鱼雷攻击。规避攻击只是瞬时的事情,看得出敌舰“永”字号的灵活性要比“太”字号好,且旋回性能也灵活多了。我这一次攻击被敌人甩掉后,我就决心,撤出来再次重新组织攻击,绝不给敌舰喘息机会。敌舰这次向左转向规避鱼雷攻击,虽是坏事,却也是好事。因为向左转向后,航向便远离乌丘屿了。只要敌舰不向敌占岛屿逃跑,我就有了歼敌机会。我下令:“各号立即撤出来,再重新开始进攻。”

此时是0时15分前后。根据我的撤出命令,4条艇重新撤出来,组织好再次进攻。

敌舰成功避开我之攻击后,舰长大概心知肚明,跟我们周旋的结果只是被击沉。他的唯一出路,就是往乌丘屿逃跑。即使跑不进锚地,跑到乌丘炮火射程之内也是一种支援嘛。于是敌舰又调转船头,又往乌丘方向高速逃逸。此刻,大约是0时25分,我又下令开始第2轮攻击。进攻艇速为30节。这次我下令,不论那个组占领了有利射击雷阵位,就担任主攻,以确保将敌舰击沉。

陶勇是哪个国家的人(陶勇司令员和我有个约定)(9)

先后三轮进攻,均被敌舰规避掉。我于是再次下定决心,将各艇撤出来再重新组织进攻。这次不是大撤出来,而是撤到5链多距离后继续扩大敌向角的进攻。接着又将132艇置于小舷角上,而此时第2组则处于有利舷角之上。就在132艇准备撤出来再次进攻时,我发现了敌舰有鱼雷爆炸的火光。此刻是0时33分。王允万中队长开始向我报告:“第2组命中1雷。”说老实话,一个“永”字号,挨上这颗533毫米鱼雷肯定是报销了,若不将“永”字号的骨架震碎了,那算这条“永”字号实在结实。剩下的事,就是究竟多长时间能沉的事了。至于那些准备到大陆抓上一把的小股敌人,如在“永昌’号上,那就将连小股也一块儿沉海底了。

鱼雷命中后,132艇艇长问我:“副参谋长,我的雷怎么办?”我说:“战斗结束了,没机会射雷了,带回去。王荣兴同志要改变观点,雷带回去一样光荣,一样有功。”我下令2个组的快艇向我靠拢,准备返航。命令通信业务长向前指报告:“命中一雷,‘永’字号沉没中。现在132艇、124艇尚有4颗鱼雷,请示行动。”

大约在快艇撤出战斗10分钟以后,即0时45分左右,就在我们刚射雷的海域,又见到高速护卫艇射击的红色曳光,而且火力相当猛烈。后来得知,第二突击群指挥员王志奇也在失去指挥的情况下自行找到敌“永昌”号,并给予其最后一击。

陶勇是哪个国家的人(陶勇司令员和我有个约定)(10)

(指挥高速炮艇给“永昌号”最后一击的王志奇老人)

战后我在想,主要突击群这一个小时脱离战场的空白,该如何向组织解释呢?仅仅用573艇战伤,编队指挥员魏副司令员负重伤能说明深层次的理由吗?而真正能打硬仗的部队,是既打不垮的,又是拖不乱的。

为了更清晰的理清此役的作战行为,也为更好接受经验教训,不妨从打响第一炮算起,看看战场究竟都发生了些什么?

23时33分,573艇率领第一、二突击群开始与敌舰交火,炮火不十分激烈。因向左转打的逆向,敌我方位变化极快。

23时34分,我军炮火戛然而止,指挥艇573艇中弹,艇上的编队指挥员受重伤。

23时38分,快艇132艇雷达报告:“573艇编队脱离敌舰,并继续向东南战区外离去。”

23时38分,我带领快艇6艘加速向乌丘屿以南扑去,决心截住敌舰。

23时40分,战区东南方向,升起两发白色信号弹。按照协同信号规定,表示“敌舰已被我主要突击群打成瘫痪,召唤鱼雷艇部队去攻击”。此刻编队指挥艇573艇距敌舰已在18链以上。

23时41分,我立即与573艇用超短波联系,573艇无回音。我联系3次,均无回答;

23时45分,我命令大队参谋长带领预备指挥艇152艇前去侦察敌情,要求其在较近距离上,侦察一下是否敌舰真的瘫痪了。

0时0分,我带领4艇,在乌丘屿以南50链处视情况待命。距敌舰15链、20链处,我处在中间位置上,此刻敌舰退路已被我截住。

0时01分,我用超短波与131艇联系,询问13l艇侦察敌情情况。参谋长回答:“敌舰没有瘫痪。我已带领131艇、152艇向敌舰发起鱼雷攻击,没有命中,现在撤退途中。”

0时02分,我命令参谋长带领快艇第3组在安全海域待命。

0时05分,我开始带领4艘艇向1艘“永”字号发动第一轮攻击。

0时33分,145艇鱼雷命中敌舰1雷。

0时45分,发现护卫艇红色曳光弹。

陶勇是哪个国家的人(陶勇司令员和我有个约定)(11)

在我向敌舰发起攻击前的23时36分高速炮艇与敌炮击突然熄火算起,足足半个小时,编队和福建基地没有给我任何指示,舰队前指也没有给任何指示。到0时33分我率领鱼雷艇编队攻击鱼雷命中敌舰后,这前后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没有任何上级向我下达指示。这就是说,福建基地或是舰队指挥所,原本应该有充分的时间重新组成海上指挥班子的,可是最终什么都没有发生。

“崇武以东海战”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人们对此役的评说颇为不一。这么多年里,我从未评论此役,可以说是沉默至今。因为写回忆录,也只能实话实说,目的就是把战场真实情况留给后人。我评论此役,简言之,没打好,也可以说,本该是个全歼的战斗,因组织指挥上出了问题,击沉一条,跑掉一条。勉强说,基本完成任务。好与不好的根据,就是军委交给的使命是要求我们全歼,我们没能全歼,所以叫不好。既然打仗没打好,或称作是没有全歼,那就是必须会有重大教训。我就说说自己的粗浅看法吧。即便今天经验教训都对当事人全无意义,但对后来者,还是有参考价值的,我认为值得认真去思考思考。

作为编队指挥员受领作战任务后,第一要务,就是要掂量双方参战实力的对比,或轻或重?完成使命有多大把握?需要些什么帮助?这是任何军人受领任务后首先要做的。敌人是两条“永”字号,虽说是炮舰,但毕竟都是老掉牙了的。若与“8.6海战”比,基本上旗鼓相当吧。公平地说,对手不算很强,我参战兵力有6条高速护卫艇和有6条K-183型大快艇,装有533口径鱼雷,当然也不算弱。两厢对比是6:1。应当说,军委要求的全歼,我军是有绝对优势的,也应该有绝对把握的。编队指挥员对此也表现出信心十足,甚至觉得完成使命是十拿九稳。编队指挥员错就错在轻敌上。

古今中外,许多战例告诉我们,有了实力不等于是胜仗,不等于是全歼,那就看你会不会用兵了。此役没打好,或说没有全歼,关键是用兵不当,关键在于没有抓住敌人的死穴。用哲学的语言讲,没有抓住此役的主要矛盾。用军事术语说,是没有打中要害。据此,我可以肯定地说,这关键中的关键,就是要首先卡死敌人的逃跑路线,决不能让敌舰轻易溜进乌丘屿。只要编队指挥员看到这一步好棋,就抓到了胜利或说全歼的根本了。敌人已经航行到乌丘屿以南水域,还有机会跑回吗?绝对没有。敌人唯一的生机,就是往乌丘屿敌占区逃窜。既然如此重要,编队指挥员对此毫无意识,根本没有自己的部署,这就叫有兵不会使用嘛。

那编队指挥员是怎么想的呢?也许在他看来,有这6艘高速炮艇围歼两艘破“永”字号,已经绰绰有余了。只要6条高速炮艇一哄而上,肯定就能一口吞下。因此,整个战斗过程中他压根没有想使用鱼雷艇,压根就没想到会有重复多次战斗。因此,他想的简单,部署也简单,只要一拥而上,保证全歼。可以说,正是这种误判失误,战法简单,企图一口吞下,结果却咯掉了自己的大牙。

正由于这次作战中,指挥员有太多的“一厢情愿”或是“想当然”的成分,所以在兵力使用上也犯了大忌。护卫艇29大队参战的4艘艇不应当分开,而应当让马干当第一突击群的指挥员,放手让马干去打头阵。将这次战斗交给马干去冲锋陷阵有什么不好?一拆开,虽说马干是第一代理人,结果此役中未发挥任何作用。如果由马干任第一突击群的指挥员去打头阵,编队指挥员则有精力带两艘卫艇加上快艇,就蹲在乌丘屿以南,卡死敌人的退路,这有多逍遥啊,不论怎么打,都能全歼。

岸上指挥所究竟对此役是如何指挥的,当时的指挥者有没有责任都已不重要了。但有一条那是很重要的,就是在交火前是否在命令电报上指示编队指挥艇573艇:“此役的关键是绝不让敌人跑进乌丘屿。”是否申明过这样的话:“要求魏恒武要派兵力卡住敌舰逃进乌丘屿的退路,要打拦头”。只要电报中申明了这两句话的意思,那就是岸上指挥的最大成功。否则,电报发的再多,只要没这两句话,那就等于全是废话。其实军事指挥就这么简单,一句顶用的话,就会成功。一个妙招,就能下活一盘棋。下棋与打仗是道理相通的,不在多,而在精、而在妙。

1965年11月17日下午,福州军区主持举行了“崇武以东海战”庆功颁奖大会。

陶勇是哪个国家的人(陶勇司令员和我有个约定)(12)

福州军区大礼堂,在福州不算一流,只能坐上千多人吧。这天大礼堂坐满了三军部队和地方代表。大会开得热烈、隆重,并且很有秩序。我与马干、王志岐坐在前排中间,这里算是满显眼的地方,都是一线打仗刚回来的指挥员们。出席今天大会的,有福州军区韩先楚司令员、刘培善副政委、海军副司令员赵启民、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有空军首长及几位福建基地首长。我们快艇6支队副政委苏佩荣同志也出席了大会,并坐在主席台上。

会议在《东方红》乐曲声中隆重开始。大会由福州军区副政委刘培善同志主持。刘培善致辞后,宣布第一项议程就是宣读三份嘉奖令。

三份嘉奖令中,分量最重当属国防部的嘉奖令。国防部的嘉奖令是由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上将宣读的。摘录主要内容如下:

十一月十四日凌晨,海军快艇第6支队第31大队,护卫艇第29大队、第31大队,在福州军区和海军首长正确指挥下,于崇武以东海域,以隐蔽突然勇猛顽强的作战行动,一举击沉了美制蒋舰“永昌”号,击伤了“永泰”号。这一仗打得坚决,打得快、打得好,是继八月六日海战胜利之后,取得海上作战的又一次重大胜利,特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对在这次战斗中光荣牺牲的同志致以哀悼,对伤员同志致以慰问。

你们的胜利,是对蒋帮配合美帝国主义扩大侵略越南战争,不断对我东南沿海进行袭扰破坏活动的沉重打击和有力惩罚,也是对美帝国主义疯狂地扩大侵略战争和加紧向我进行军事挑畔的严重警告。这次胜利,是你们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政治,坚决执行中央军委指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紧握手中武器,常备不懈,虚心学习兄弟部队作战经验,大力发扬我军英勇顽强、机动灵活、善于近战夜战等优良战斗作风,所取得的优良成果。庆祝胜利的时候,希望你们务要牢牢记住毛主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教导,更加谦虚谨慎,更加兢兢业业,积极努力,认真总结经验,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为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而奋斗。

接着由海军副司令员赵启民中将致词,并宣读了由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大将和海军政治委员苏振华上将签署的海军嘉奖令。摘录主要内容如下:

十一月十四日凌晨,我快艇31大队和护卫艇29大队、31大队,在福州军区和上级的正确指挥下,在崇武以东海区,以勇猛顽强、近战夜战的作战行动,击沉美制蒋帮护航炮舰“永昌”号,击伤大型猎潜舰“永泰”号。这一仗打得好,打得勇敢,打得坚决,打得漂亮。这是继“8.6”海战胜利之后,又一次海上作战的重大胜利,特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对在这次战斗中光荣牺牲的同志致以哀悼,对伤员同志致以慰问。

陶勇是哪个国家的人(陶勇司令员和我有个约定)(13)

最后,由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刘培善同志代表福州军区宣读嘉奖令。摘录主要内容如下:

十一月十四日凌晨,海军快艇31大队,护卫艇29大队、31大队,在上级正确指挥下,以隐蔽突然、勇猛迅速的行动,一举击沉美制蒋帮护航炮舰“永昌”号和击伤大型猎潜舰“永泰”号。这一仗打得猛、打得快、打得好,是我军这几年来海上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特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对在这次战斗中光荣牺牲的同志致以哀悼,对伤员同志致以慰问。

这次庆功授奖大会,开得很隆重、也很热烈。大会的重头大戏,就是宣读三份嘉奖令。今天我只所以将这三份嘉奖令全文收录到我这本回忆录中来,绝不是籍此为个人增加点荣誉、添点光彩。就因我觉这三份嘉奖令,首先是对崇武以东海战作了充分肯定。当然,我作为此役的参与者,亦可说我又是此役的亲历者,我有资格分享这份荣誉。但是这并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已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时日无多,功劳和争荣誉对我已无意义。如果我要争这份功劳,我也不会坚守对陶勇司令的承诺,整整五十年。我的真正着眼点只是想趁我还能拿起笔,告诉后人一个真实的崇武以东海战历史。

本文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自媒体、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友情提示:本号已加入版权保护,任何敢于抄袭洗稿盗图者,都将受到“视觉中国”式维权打击,代价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谓言之不预也。

本号作者简介:王正兴,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