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哲学家、语文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等。

尼采个人简介(尼采FriedrichWilhelm)(1)

尼采24岁时成为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文献。但在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

尼采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尼采思想的真正价值在于人类意识的深化,他对人类精神发生学的论断使人类的自我认识提升了一个层次。他的存在使每口思想之井都可以挖得更深,至于别人怎么使用尼采这把鹤嘴锄,那不是尼采本人能够对其进行约束的。尼采终其一生都在努力治愈自己。在尼采意识尚存的最后时光,他在意大利都灵抱住一匹挨打的马失声痛哭,已经有无数学者希望洞彻那一时刻尼采的心灵,而我宁愿相信尼采正如拉斯科尼科夫一样重新获得了“同情”这他一直加以仇视的感情,他不再是“超人”了,他是一个人。

尼采的哲学崩溃了,基督获胜了,这就是反基督者尼采的一生。(在《我妹妹与我》这本可能是伪作的尼采作品中,尼采用疯狂的呓语提到基督打败了他。)

【人物生平】

尼采个人简介(尼采FriedrichWilhelm)(2)

↑↑↑1861年17岁的尼采

1844年10月15日,弗里德里希·尼采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吕岑附近的洛肯村的一个牧师家庭。

1849年7月30日,尼采的父亲卡尔·尼采因患脑软化症去世。1858年10月进入瑙姆堡附近的普夫塔文科中学学习。在校期间与同学卡尔·冯·戈斯多夫和保罗·杜森结为好友。

1864年10月进入波恩大学攻读神学和古典语文学。1865年10月转学到莱比锡大学继续攻读语文学。阅读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深受影响。

1866年开始与同学埃尔温·洛德结为好友。1868年11月8日在莱比锡结识理查德·瓦格纳。1869年2月被巴塞尔大学聘为古典语文学副教授。5月17日首次到卢塞恩城郊的托里普森拜访瓦格纳。5月28日在巴塞尔大学发表就职演讲,题目是《荷马与古典语文学》。

1870年,创作《悲剧的诞生》(1872年1月出版)。3月被任命为正教授。8月以志愿看护兵的身份参加普法战争,传染上白喉和痢疾。10月因病退役,回到巴塞尔大学,与同事弗兰茨·奥弗贝克结为好友。

尼采个人简介(尼采FriedrichWilhelm)(3)

1872年2—3月在巴塞尔大学作题为《我们教育设施的未来》的演讲。(后作为遗著出版)5月22日参加拜洛特音乐节大剧院奠基典礼。

1873年,创作《不合时宜的思想》第一部《忏悔者和作家大卫·施特劳斯》《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未完成,其片断后作为遗著出版)。

1874年,创作《不合时宜的思想》第二部《论历史对人生的利弊》和第三部《教育家叔本华》。

1876年《不合时宜的思想》第四部《瓦格纳在拜洛特》。8月前往拜洛特出席首届音乐节。9月同心理学家保罗·雷进一步交往,成为好友。10月因病获假,同保罗·雷和玛尔维达·冯·梅森布格一起在索伦特过冬。10—11月在索伦特同瓦格纳最后见面。

1878年,创作《人性的,太人性的》的第一部。1879年病重,辞去巴塞尔大学教职。1880年《漫游者及其影子》,《人性的,太人性的》的第二部。3—6月首次在威尼斯逗留。11月开始首次在热那亚过冬。

尼采个人简介(尼采FriedrichWilhelm)(4)

↑↑↑生病期间的尼采

1881年,创作《曙光》。首次在瑞士恩加丁高山疗养地西尔斯—玛丽亚度夏。1882年,创作《快乐的科学》。1883年,创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二部。

1884年,创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部。8月亨利希·冯·斯坦因来西尔斯一玛丽亚拜访尼采。

1885年,创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四部。1886年,创作《善恶的彼岸》。1887年创作《道德谱系》。

1888年4月首次在都灵逗留。乔治·勃兰兑斯在哥本哈根大学开设关于尼采的讲座。5—8月创作《瓦格纳事件》《酒神颂》。(1891年出版)8—9月创作《偶像的黄昏》。(1889年1月出版)。9月创作《反基督的人》(1894年出版)。10—11月创作《看哪这人》。(1908年出版)。12月《尼采驳瓦格纳》(后收入全集出版)。

1889年1月在都灵精神错乱,送往耶拿大学精神病院。1900年8月25日,病逝于魏玛。

【个人生活】

家庭成员

关系

姓名

简介

父亲

卡尔·路德维希·尼采

曾任普鲁士王国四位公主的教师、新教牧师

母亲

弗兰切斯卡·奥勒

虔诚的新教徒

妹妹

伊丽莎白·福斯特-尼采

尼采著作编注家

社会交往

1875年10月,结识玛尔维达·冯·梅森布格,后成为好友。1890年5月母亲护送尼采回瑙姆堡。1897年4月20日尼采母亲去世。妹妹伊丽莎白将尼采迁移到魏玛。

【主要作品】

出版时间

中文名

1867年

《第欧根尼·拉尔修》

1870年

《希腊的音乐剧》、《苏格拉底和悲剧》

1872年

《悲剧的诞生》、《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荷马的竞争》

1873年

《不合时宜的考虑》第一部《大卫·斯特劳斯》,《思维和事实性》

1874年

《不合时宜的考虑》第二部《历史研究的功罪》,第三部《作为教育者的叔本华》

1876年

《不合时宜的考虑:第四部《理查德·瓦格纳在拜罗伊特》

1878年

《人性的、太人性的》

1879年

《漂泊者和他的影子》、《杂见和箴言》、《漫游者及其影子》

1881年

《曙光》(又名《朝霞》)

1882年

《令人愉快的知识》第一、二、三、四部

1883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二部

1884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部

1885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四部

1886年

《善恶的彼岸》

1887年

《论道德的谱系》

1888年

《瓦格纳的情况》 《偶像的黄昏》《反基督教者》《尼采对瓦格纳》《瞧!这个人》

【哲学思想】

▲权力意志

·生命意志

对尼采来说,哲学思索是生活,生活就是哲学思索。尼采在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就已开始了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尽管物质财富日益增多,人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僵死的机械模式压抑人的个性,使人们失去自由思想的激情和创造文化的冲动,现代文化显得如此颓废,这是现代文明的病症,其根源是生命本能的萎缩。尼采指出,要医治现代疾病,必须恢复人的生命本能,并赋予它一个新的灵魂,对人生意义做出新的解释。他从叔本华那里受到启示,也指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意志。

·批判传统道德

尼采猛烈的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和现代理性。在认识论上,尼采是极端的反理性主义者,他对任何理性哲学都进行了最彻底的批判。他认为,欧洲人两千年的精神生活是以信仰上帝为核心的,人是上帝的创造物,附属物。人生的价值,人的一切都寄托于上帝。虽然自启蒙运动以来,上帝存在的基础已开始瓦解,但是由于没有新的信仰,人们还是信仰上帝,崇拜上帝。尼采的一句名言“一声断喝——上帝死了”——是对上帝的无情无畏的批判。他借狂人之口说,自己是杀死上帝的凶手,指出上帝是该杀的。基督教伦理约束人的心灵,使人的本能受到压抑,要使人获得自由,必须杀死上帝。尼采认为,基督教的衰落有其历史必然性,它从被压迫者的宗教,转化为统治者压迫者的宗教,它的衰落是历史的必然。杀死了作为神的上帝,又迎来了资本的上帝,资本化身的上帝。

尼采认为,在没有上帝的世界上,人们获得了空前的机会,必须建立新的价值观,以人的意志为中心的价值观。为此,要对传统道德价值进行清算,传统的道德观念是上帝的最后掩体,他深深的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腐蚀人们的心灵。尼采自称是非道德主义者和反基督徒,他猛烈批判西方的传统道德所崇尚的美德。

·批判现代理性

尼采对现代理性也持批判态度。他首先拿具有理性的哲学家开刀,他指出:哲学家的第一特性是缺乏历史感,几千年来,凡是经哲学家处理的一切都变成了概念木乃伊。理性所起的作用无非是把流动的历史僵固化,用一些永恒的概念去框定活生生的现实。结果是扼杀了事物的生灭变化过程,扼杀了生命。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了偶然性的,动荡不定的,从而无法捉摸的世界。实况是没有的,一切都是流动的,抓不住的,躲闪的。哲学家的第二个特性是“拒绝感官的证据”,颠倒了真正的世界和假象的世界。感性证据是真实的,可信的,只是对它们加工时才塞进了谎言。哲学家的第三个特性是混淆始末,他们否认生长过程,进化过程。哲学家的第四个特性是运用语言中的“理性”强制人们犯错误。“是”与“存在”混为一谈,弄假成真,弄真成假,蒙骗无知的人们。他认为,从苏格拉底到现代人都狂热的诉诸理性,是很荒谬的。人类之所以崇尚理性,是指望它给人带来自由和幸福;然而结果恰恰相反,理性处处与人的本能为敌,造成人的更大痛苦。

批判理性带来的谬误是正确的,但是不能否定理性的存在,理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理性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人类文明进程的硕果。历史上一些杰出的哲学家就是用理性的武器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理性本身没有错,理性是不能否定的。没有理性,人类就不能正确的认识世界,认识真理。没有理性,人类将落入迷茫可怕的境遇。

强力意志

尼采要建立新的哲学,将生命意志置于理性之上的哲学,非理性的哲学。作为对理性提出了挑战,他提出了强力意志说。用强力意志取代上帝的地位,传统形而上学的地位。强力意志说的核心是肯定生命,肯定人生。强力意志不是世俗的权势,它是一种本能的,自发的,非理性的力量。它决定生命的本质,决定着人生的意义。尼采比较了强力意志和理性的不同特性,理性的特性是:冷静,精确,逻辑,生硬,节欲;强力意志的特性是:激情,欲望,狂放,活跃,争斗。强力意志源于生命,归于生命,它就是现实的人生。人生虽然短暂,只要具有强力意志,创造意志,成为精神上的强者,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强力意志作为最高的价值尺度,一方面肯定了人生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为人世间的不平等作了辩护。在尼采看来,人类与自然的生命一样,都有强弱之分,强者总是少数,弱者是多数。历史与文化是少数强者创造的,他们理所当然的统治弱者。尼采推翻了神的等级制度,肯定了人的等级制度。

·超人哲学

尼采提出他的超人哲学,关于建构理想人生的哲学。超人是人生理想的象征,是尼采追求的理想目标和人生境界。尼采对现代人,现代生活感到很失望,他梦想改善人,造就新的人,即是超人。超人不是具体的人,是一个虚幻的形象。超人具有大地、海洋、闪电那样的气势和风格。超人还没有现实的存在,它是未来人的理想形象;超人给现实的人生提出了价值目标;超人是人的自我超越。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指出,超人就是大地的意义。其喻义是说,超人是对天国的否定,是对上帝的替代。

尼采的唯意志论哲学价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尼采继承了启蒙运动的精髓,反映了现代意识的觉醒。对人生价值的积极肯定,引发了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思考,重新定位人生;对工具理性和工业文明的否定性批判,开启了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另一方面,对理性的批判,对传统的否定也存在着片面性,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欣赏的一面。

尼采的哲学观最重要的一点是哲学的使命就是要关注人生,给生命一种解释,给生命的意义一种解释,探讨生命的意义问题。这与尼采所读叔本华的著作有一定关系。还有一点看法,尼采指出哲学是非政治的,哲学和政治是两回事。所以尼采对哲学的看法,第一是对生命,关注人生,第二非政治的,第三非学术的。哲学不是纯学术。尼采对传统哲学进行批判,关键在于没有关注人生。传统哲学造成的后果是虚无主义。现象背后是没有本质的。

·虚无主义

尼采自称为“欧洲最彻底的虚无主义者”,但他的学说脉络可说是沿着超脱虚无主义而来。尼采认为所谓价值、观念、真理都仅仅是人为的解释,世界本身并没有形而上的真理及终极的价值或意义。虚无主义否定了一切目的性,尼采认为柏拉图描述的理性世界(理想国家)、基督教所说的天国、世界拥有必然的道德秩序等都只是人类的产物,并无终极的客观性。尼采以“上帝已死”作为虚无主义来临的象征,这也成为后来许多存在主义哲学家,如海德格尔、萨特、加缪等人的哲学起点。尼采认为虚无主义有两种:消极、病态的虚无主义和积极的虚无主义。消极的虚无主义有柏拉图主义、基督教、和叔本华的哲学等。积极的虚无主义则是将失去终极价值的危机视为能够创立新价值的契机。尼采相信,即使虚无主义来临,人们也能借着价值重估重建新价值,以获得生存下去的理由。尼采也强调,若人们要成为自由精神,就有必要革除对某种确定永恒价值的渴望。因为“对于某种无条件的肯定和否定的需要,乃是一种产生于脆弱的需要”。

·艺术救赎

尼采提出以艺术作为面对痛苦与荒谬的依藉。他提倡以酒神精神,简单的说,即审美的角度来看待人生的境遇。这不是教人沉迷于幻象中,而是要让人们更有勇气与力量来面对自己的生命。因此,尼采理想中的是一种悲剧式的人生观。他认为悲剧的精神不在于肯定一个公平正义的世界秩序(在悲剧中有德者反而往往受命运的折磨),而是身处命运中所能激发出的力量

悲剧审美所能达到的境界即是“爱命运”、尼采视之为一个伟大人格的必须条件,“我认为人类所有具有的伟大天性,是对命运的热爱。无论未来过去或永远,都不应该奢望改变任何事物。他不但必须忍受一切事物的必然性,并且没有理由隐瞒它——你必须爱这项真理……”。爱命运是对自身命运的肯定,甚至可以不愿意现况的任何改变。而永恒轮回更是这种精神力量的试金石。尼采显然认为凭着人的意志就能达到这种境界,这使得他的哲学带着某种唯意志论的倾向。

尼采对向来被视为负面的痛苦有相当高的评价,他厌恶像功利主义那样仅追求最大快乐值的价值观,“所有这种以快乐和痛苦、也就是根据附带和衍生现象做为衡量事情价值的思考模式,都是肤浅的思考模式和天真行为,任何明暸创造力和艺术家良心的人都会嘲笑的看轻它”。他认为痛苦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痛苦使得人们更有智慧及力量。

·美学思想

尼采认为美不能独立于人的判断而单独存在,美也是人类的产物。同时尼采也认为力与美是一体两面的事,“力变的柔和并下降到可见之处,那种下降我称之为美”。力量充沛与否也可用在对人的美丑判断上,力量衰弱意味着软弱、贫乏、无能,所以他说:“没有什么比衰退的人更丑的了。”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将美区分为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酒神精神代表的是非理性的狂喜状态,可称为“醉”的状态;日神精神则是沉静、节制,可用“梦”的状态来形容。到了《偶像的黄昏》,尼采又改变他的解释:“两者都被理解为醉的类型”,而“醉的本质是力量的增加与充满之感”,尼采认为真正的艺术可以使观众感受到当初艺术家创作时力量充盈的状态(即醉感),“艺术品的作用在于激起创造状态,激发醉境”。

尼采在美学上另一项理论即是将艺术和生理结合起来:“美学只是一种应用生理学。”,因为他认为“一个人在艺术构思中消耗的力和在性行为中消耗的力是同一种力。”“所有的美都可以激起生殖欲……包括性欲及最精神性的创造。”而艺术家是性欲旺盛的一群人,“艺术家按照其性质来说恐怕难免是好色之徒。”但他们却晓得节制以储存力量创作。尼采的美学思想及艺术救赎的观念具体的呈现在他的人生取向上。他认为人在欣赏美的时候同时也会渴望成为美的东西,而他也相信人们也能够将的人生塑造成一件能予人美感的艺术品,这也算一种艺术创作。“给人的个性一种‘风格’,这是一种稀少且崇高的艺术!”而这个过程能够成为忍受这个世界丑陋部分的支柱之一:“人应该对自己感到满意,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人的面目’完全忍受。”但风格并不能随心所欲的塑造,尼采不相信人像萨特说的“存在先于本质”,而是已经被某种先天的本质决定,而人们应该顺着自己的本质去发展。所以他说:“你的良知在对你说什么?你要成为你自己。”

·伦理批判

许多伦理都属于平等主义,像基督教中强调的“上帝之前人人平等”、康德的伦理学中也赋予人都具有相同的尊严和价值,就连在功利主义那里,在计算最大快乐值时,每个人的感觉都被纳入同等的考量。但尼采极力反对这种观念,他认为每个人的心性素质都是不同的,“人并不平等,他们也不会变平等!”鼓吹人人平等更无正当性,因为这种概念有碍于人整体素质的提升,他形容“平等的说教者”是“毒蜘蛛”。普遍主义也是常见的伦理观念,其基本概念为:一道德律应该被推广到所有人身上。尼采则认为每个人的素质、性格都不相同,对应的道德义务也该有所差别,“对高等人是营养和愉悦的东西,对非常不同的低等人一定接近是毒药。一般人的德性对哲学家也许意味着恶习与弱点”。他进一步阐述每个行为的特殊性:“任何人仍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会这么做’就是还没有对自知迈出五步。否则的话他就会知道根本没有,也不能有一样的行动。

尼采并不认为人有充分的自由意志,“一个人本质的命定性不能由所有那曾经是以及将会是的命定性分开”。自由意志即是把意志当作不能再追溯其因的自因,他说自因是:“目前为止被人想出来最佳的自相矛盾。”那当初为什么会有自由意志这种理论的出现?尼采的回答是:“人被认为是自由的,以便他们可以被判断或惩罚。”一般而言恶往往被视为欲除之而后快的东西,但尼采认为恶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它有刺激人类的功效:“所谓善就是能保护人类的,所谓恶就是不利于人类的。但事实上,恶的刺激所带给人类相当程度之事当且不可或缺的保存维护上,其影响是和善一样的,—只是它们的作用不同罢了。”尼采在道德批判上另一项成就即是提出了主人-奴隶道德说,以心理的角度剖析道德中奴隶道德的成分。尼采认为道德的起源是当弱者被强者欺凌时,便运用他们的精神力量,制造出良心谴责、善恶等来抵制强者的进犯。奴隶道德通常带着怨恨及衍生而来的反动心态。例如企图将具有创造力量的强者的价值拉平,而将他们的特性,转换为成具伦理意义的“恶”;自己身上软弱的性质,转换成“善”等。尼采因为根本不相信有先于人存在的道德来源,所以以奴隶道德来质疑传统道德(尤指基督教道德)来源的正当性。

·政治态度

尼采对国家是颇有微词的,他也自称为“最后一个反政治的德国人”,“国家……在那里所有的人都失去了自我……所有人的慢性自杀被称为‘生活’”。他对其母国——德国在普法战争后呈现的那种自大、德国至上的气氛尤为不满,“德意志所到之处,就败坏了那里的文化”。他的批评主要是建立于他对文化的关心上:“文化与国家……是对立的……所有伟大的文化时代都是政治衰落的时代:凡是在文化上是伟大的永远都是非政治的,甚至是反政治的。”他较欣赏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而不是德国的原因就在于此。尼采反对那种标榜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价值观,他视之为“小政治”(klinenpolitik),相对于此,尼采期盼的是关心以那个等级的人领导国家的“大政治”(groβerpolitik),“搞小政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下个世纪将会为我们带来为支配地球而产生的战争—搞大政治的冲动”。

尼采再三强调人的等级之分,这些想法可谓他伦理思想的写照。因此他也反对民主政治,尼采认为民主思想乃是根源自基督教,“民主运动是基督教运动的继承人”。这背后又有弱者想把强者的价值也拉平的心态作祟。

但尼采对社会主义也无好感,因为他在其中发现太多报复心:“在今天的暴民中我最恨谁?社会主义的暴民,他们是下等人们的使徒,他们损害工人的本能、快感及对其渺小生存满足感,他们使工人嫉妒、教他们复仇。”

尼采曾在《反基督》一书中,粗略的道出他所认为理想的社会制度。他把社会阶级分成三等:第一等是最有精神力量的菁英份子,创造价值,由他们担任统治者的角色。第二等人是意志或性格坚强的人,他们听命于第一阶级,负责维护社会秩序及执法。等三等人是最多数的平庸大众,满足于他们平凡的生活。尼采也强调对于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而言这三种阶级都是不可或缺的。他也不赞成以强凌弱,他认为高等人善待比他低等的人是应该的。“事实上,如果要有例外的人,平凡的人是首先就需要的必然:高等文化依存于其上。例外的人应该对待平凡者比他自己和同等级者更温柔,这不是出自内心的礼貌———这根本是他的义务”,这种“例外的人”甚至可以用“具有基督心灵的罗马凯撒”来形容。至于如何实行这种社会制度?尼采对于这个问题则没有答复。

【文学特点】

·《尼采自传》

尼采的散文集中地体现了作者的深刻思想。首先,尼采反对从概念到概念的思维方式,反对长篇大论的说教和论证,而是有感而发,针对某个问题,采小节的方式,以类似于警言和格言的形式提出自己的新论点。正是在这样类似短文的散文中,尼采有意识地向东方思维方式接近,以摆脱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的羁绊。在表述上,他更多地是挥洒自如地表述,使文字更生动和具有感悟性,把彻底的批判精神与扎实的古典语功底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其次是振聋发馈。一语破的是尼采散文的主要语言风格。在作品中,尼采探讨了各种人生问题,而所有问题都立足于一个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即世界是生成的,存在是段设的,同样,上帝也是根据人的需要而虚构的。

因此,尼采认为:世界上没有事实,只有解释,指出“上帝死了”,强调价值重估。

正是因为尼采能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方的社会体制、文化传统、观念形态中的弊病,所以,20世纪人们对他的思想作出的反应要比他所处的时代强烈得多。

再次,尼采认为艺术的象征力可以使人能更深刻地理解世界。而隐喻是启发人们思索的更好手段。因此,他的作品中挥洒自如地使用明喻、隐喻和讽喻等艺术思维手段。正是因为隐喻等艺术手段的运用,使他的散文更具生命力、感悟力和意义上的张力。

·诗歌

尼采的诗分为两类,一类是“格言”,即哲理诗,另一类是“”,即抒情诗。他的格言诗凝练、机智、言简意赅、耐人寻味。有些格言诗,短短两行,构思巧妙,语言质朴,意味深长。如《老实人》《锈》《非自愿的引诱者》及《反对狂妄》等。尼采的抒情诗也贯穿着哲理,但方式与格言诗不同。他力图用他的抒情诗完整地表现他的哲学的基本精神——酒神精神,追求古希腊酒神祭颂歌那种合音乐、舞蹈、诗歌为一体,身心完全交融的风格,其代表作是《酒神颂》。这一组诗节奏跳跃,韵律自由,如同在崎岖山中自由舞蹈;情感也恣肆放纵,无拘无束,嬉笑怒骂,皆成诗句。

【后世影响】

尼采的思想颠覆了西方的道德思想和传统的价值,揭示了在上帝死后人类所必须面临的精神危机。雅斯贝尔斯说尼采和克尔凯郭尔给西方哲学带来颤栗。雅斯贝尔斯、萨特、海德格尔、杰克·伦敦、福柯和德里达、弗洛伊德等等都是深受尼采思想影响的哲学家,而直接受他影响的文学家同样数不胜数:茨威格、托马斯·曼、肖伯纳、黑塞、里尔克、纪德、鲁迅等。

对于西方“好战文化”的影响

19世纪欧洲“好战文化”的形成,在尼采的“主人道德”学说中更得到最为透彻的说明和最独特的表达。

《论道德的谱系》这部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一年问世(1887年)的经典著作,根本意义就在于以“宣言的形式”宣告了世纪欧洲价值观划时代的突破,它无情地践踏了一切人类文明既有的价值标准,并将其视为“奴隶道德”、“弱者的伦理”。而将战争、征服、掠夺、杀戮和统治,称为“主人道德”、“强者的逻辑”。认为后者才是“现代文明”的真正实质。尼采学说以“强者与弱者”的永恒对立,彻底颠倒了划分“野蛮与文明”的价值法则,从而将欧洲19世纪张扬的“强权即公理的法则”视为人类新的价值观、新法律观的起源,以此重新书写了人类道德谱系。

·对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

尼采是第一个明确揭示人的心理中无意识领域并加以细致剖析的人,他的作品给现代深层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不少富有启发性的观念。弗洛伊德以《梦的解析》一书为精神分析学奠基,而尼采比他早二十到三十年就对梦的作用和机制作出类似的分析。尼采对于无意识有不少精辟的洞见,但这些洞见还都是零星的。当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学研究现代文明时,能够发现他把尼采的某些见解具体化了。尼采还在意识的背后进一步分析探讨其深层的心理活动。他认为所谓的意识只不过是我们精神和心理世界的一种状态,尼采强调对于意识背后深层心理的探索,使他日后成为学界公认的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派的先驱者。

·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

在萨特的著作中,可以找到尼采思想的清晰而有力的复述,他同样把人性归结为自由,把自由归结为意愿和评价。不过尼采尽管强调个人有评价的绝对自由,但他毕竟还提出了他自己的价值尺度即强力意志。萨特却把价值的相对性推至极端,否认任何可供考虑的尺度。是以民间文化的形式进驻人们的心底。

【人物评价】

中国作家鲁迅:“若夫尼佉,斯个人主义之至雄杰者矣。”

中国作家、学者郭沫若:“尼采的思想是”五四时期“的意识中心”

中国诗人闻一多:“最前进的、最革命的、最富于理想的政治思想家。他的著作是生命力饱涨的象征,是生命的顶峰”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给西方哲学带来颤栗。”

【人物争议】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尼采的哲学被第三帝国利用,成为法西斯的外衣。强权主义、个性强权论被打造成世界大战德国政策的指导原则,尼采的哲学被国内外许多学者视为“战争哲学”,尼采也就成了“战争鼓动者”。

而到了新时期,尼采哲学的误读又负向演化成了个人主义,与其说这是尼采的争议,更恰当的应该是对尼采哲学的争议。

而尼采的自诩太阳,超人强力意志,“重新评定一切”等学说在哲学界存在比较大的争议,部分学者哲学家认为他的学说是在利用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搞虚无主义,完全颠覆了西方思想,是将西方经过上千年建立起来的价值观进行推倒重新树立,是开历史的倒车的行为,同时部分学者认为其思想理论是以后一大批极端分子出现的罪魁祸首。

后世纪念

尼采个人简介(尼采FriedrichWilhelm)(5)

↑↑↑洛肯尼采纪念馆

尼采纪念馆位于尼采的出生之地洛肯,其中心建筑是50平方米的尼采施洗教堂,穿过教堂是尼采墓地,尼采墓10平方米,三墓并列:西侧是尼采,东侧是母亲,尼采妹妹伊丽莎白。

【名言】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尼采

也许要说的意思就是:明白你是个弄啥的,这很重要?

读书时候,忍受同学们辱骂,老师的嘲笑。

上班,忍受同事的嘲笑、甚至欺负。

可他却笑着忍受了这一切,他明白不是为了这帮同事打工,而是为了自己在家生病的父母。每个月都要靠着他这点工资付医药费。他即便受到了再大的屈辱,也要忍着不去跳槽。

所以就是这个理儿,人活着,每个阶段,每个年龄,都会有不同的活法,去忍受不同的生活。为别人也好,也自己也罢,前提他知道自己的方向,以及目标,更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

尼采最精辟一句名言,仅23字,无数人读了,都会很有感触,读完后,也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而活,更是可以去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尼采的崩溃与死亡】

1889年1月3日那天早上,尼采离开都灵的寓所之后,走到卡洛·阿尔贝托广场(Piazza Carlo Alberto),看到一辆出租马车的车夫正凶狠地鞭挞一匹马。尼采扑上前去以身护马,却昏厥在人行道上。在之前承受的长时间的孤独和疾病下,最终失去了理智,精神崩溃了。

奥韦尔贝克先前刚接到尼采又一封满纸荒唐言的信函(下令枪决所有反犹太分子),闻讯后立刻赶赴都灵,试图挽救这位神智已经错乱的好友。奥韦尔贝克乘火车抵达之后,发现尼采一个人蹲在寓所的角落,手中紧抓着《尼采反对瓦格纳》一书的校样,不由自主地颤抖着。尼采站起身来拥抱老友,开始歇斯底里地啜泣,然后又瘫了下去。奥韦尔贝克眼见好友病入膏肓,也不禁悲从中来。

在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在此次发作后从此再也没能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享年55岁。

到底是什么原因将尼采逼到绝境?近代的诊断研究显示,他可能罹患第三期梅毒(tertiary syphilis)。但是尼采表现在外的症状,在当时很容易被误判,他的原始诊断也从未被确认。固然,如同尼采自己洞见到的那样,他的“横渡卢比孔河”应该有其重要的生理学原因。不过,他同时也是自身夸大狂心态的受害者。纠缠尼采一生的被迫害情结(他曾经预言,自己的理念要等50年后才会出现知音),到了晚年却转变成自尊自大的错觉。

1849年,尼采父亲死于脑软化,5岁时又目睹了2岁弟弟的死亡,从小孤僻自闭,根据尼采母亲的说法,尼采的精神病并非遗传所致,而是因为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药及三氯乙醛造成的。这些并不能证明或排出尼采的病与遗传有关,但是可以得出结论:尼采自幼就有精神分裂症的前兆和倾向,与政治、哲学无关。

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35岁),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1月3日的早晨,遇到一个马车夫正粗暴的抽打牲口,冲上去抱着马的脖子,哀嚎道:“我受苦受难的兄弟啊!”(这是在模仿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中的一个片段——他已经分不清小说与现实了)然后,摔倒在地,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

根据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和症状表现分析,尼采自幼孤僻、自闭,后来发展到失眠,意识模糊错乱,到最后手不听使唤,不认人,发高烧死亡。据大量的例证,可以得出比较靠谱的结论:尼采自幼就有精神分裂症的前兆,55岁死于精神分裂症。

对于一个哲学家来说,不免有各种猜想,甚至有资料说,尼采根本不是真疯,巧得很,尼采自己也说过:“我的疯狂并不是假装的,有几个星期和几个月的时间,我失去了时间与空间感,除了妹妹之外,无法认出任何人,并且努力要从深渊中把自己召唤回来,不断重复说着:我是弗里德里希·尼采,拿着锤子的哲学家。”(尼采.《我妹妹与我》第十一章)

尼采自认是先知或救世主。在他看来,他的著作并非“文字作品”,而是“战争宣言”,征伐对象是笼罩欧洲的精神危机。尼采将自己视为一座“战场”,未来两百年欧洲历史都将在此展开。对他而言,查拉图斯特拉与狄奥尼索斯这两个人物绝非比喻而已,他自己就是查拉图斯特拉与狄奥尼索斯,就是预示“超人”与“永恒轮回”的先知

在都灵最后那段时期,尼采沉溺于其中的上帝情结(他曾经写信给友人雅各·布克哈特表示:“其实,我宁可当一个巴塞尔大学的教授,也不要当上帝。但是我还没有自私到那种程度,我无法拒绝以上帝的身份来创造世界。”),与他在19世纪80年代夸大的自我描述,其实只有一步之遥。遭到误解、备受侮辱以及被钉上十字架,都在尼采对自身命运的期待之中,尽管到头来,这种先见之明还是无法帮助尼采承担自身的命运。

在尼采崇高的自我期望与世人对其作品的善意忽视之间,存在着一股极为强大的张力(“他们都在谈论我……但却没有人会思索我!我知道这是一种新的沉默,人们的聒噪在我的观念上覆盖了一袭罩袍”),这种张力压垮了尼采的精神,悲剧性地将他推入崩溃的边缘。

尼采认为个人意志大于理性。那么个人意志完全大于理性是什么时候呢?就是理性消亡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指人疯了。尼采就是这样的人,他爱好鼓吹孤独感,动不动号召“走入你的孤独里去”。更要命的是,他认为人存在的意义在于创造远高于人类的超人,创造超人首先又要有别于几乎所有人,因此“有别于几乎所有人”带来的孤独感也就成了忠于超人以实现人生价值的标志之一。

纵其一生,所言多是批判之说,所立皆是战斗之誓,易早亡。

……

尼采个人简介(尼采FriedrichWilhelm)(6)

【作曲家尼采】

尼采,在我们印象里一直是最富创造力和颠覆性的思想家,但他作为作曲家的另一重身份常为我们所忽略。

——“这位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业余作曲家凭着他对诗歌的敏感性,成功地写出了如此富有想象力,旋律性极强的、又和谐的作品。在此,他的音乐语言直接而又美妙,让我们想起了他的偶像舒曼。他的音乐又是如此大胆,预见了马勒音乐中所具有的特征。”这是专栏作家施莱谢尔(Fritz Schleicher)在一场音乐会后写给《纽伦堡日报》的评论。

这段评论的对象并不是大名鼎鼎的演奏家,而是他们演绎的对象——尼采的音乐。当晚的曲目包含了尼采创作的艺术歌曲,钢琴四手联弹和戏剧配乐朗诵(Melodram)。

尼采个人简介(尼采FriedrichWilhelm)(7)

↑↑↑尼采演奏钢琴

尼采自幼浸淫在宗教音乐中,早慧的他很快能弹一手好琴,并且通过自学掌握了作曲技能。他经常创作一些清唱曲,另外他会为一些著名诗人,如裴多菲,普希金,格洛特(Klaus Groth)等的诗歌谱写艺术歌曲。

早年,他常将这些歌曲在节庆日时献给他的亲戚,以下这首在他 18 岁时创作的艺术歌曲《那里流淌着一条小溪》(Da geht ein Bach)(歌词来源于格洛特的诗)就是题献给他的阿姨的。

1864年,他进入波恩大学修读神学和古典学,不过他很快失去了对神学的兴趣,潜心于古典学。在波恩就学期间,他频繁观看各种歌剧和音乐会演出。在此期间他的音乐创作兴趣主要集中于根据裴多菲和普希金的诗歌谱写艺术歌曲。

与瓦格纳的友谊——1865年,他转学莱比锡,同年读到了当时还被人遗忘的叔本华的大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同时期的另一位音乐巨人瓦格纳也是叔本华的忠实拥趸——正是对于叔本华思想的共同热爱,促成了尼采和瓦格纳之间的友谊。

在给瓦格纳的一封信中,尼采写道:“能将我的名字与您联系在一起,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我知道另外只有一位您精神上的同道——叔本华才能与您相提并论。”

尼采个人简介(尼采FriedrichWilhelm)(8)

↑↑↑尼采与瓦格纳

尼采自知通过自学所学来的作曲技能完全无法企及他的这位天才朋友,但他还是不断将他的音乐作品寄给音乐届的名流,却一次又一次得到令他失望的反馈。

他也非常喜欢他同时代的作曲家,比如舒曼。尼采的艺术歌曲创作灵感大多源于舒曼。1872年,他在慕尼黑拜访了指挥大师彪罗(Hans von Bülow)。他将他深受舒曼影响而创作的四手联弹作品《曼弗雷德冥想》送给了彪罗,请求大师给予评价。看过以后,彪罗认为,尼采的音乐情感上极尽夸张之能,让人极度不舒服,作品本身是反音乐的。

虽然在音乐创作上屡屡碰壁,但他在 1872 年初发表了他的重要著作《悲剧的诞生》(Die Geburt der Trag?die),这部作品本身也标志着尼采和瓦格纳关系的蜜月期。

书中,他认为在瓦格纳的乐剧中,能找到古希腊悲剧的影子——一种他所推崇的“酒神”狄奥尼索斯精神的影子。狄奥尼索斯精神是强调“节制,自知”的阿波罗精神的反面,它恣意放肆,带有最原始的冲动,被尼采视作重塑一种新人性的关键。

尼采在瓦格纳的音乐中找到了这种力量的表达。同年,他也经历有生以来最为重要的音乐事件,受邀来到了拜罗伊特观赏当年的音乐节。

尼采个人简介(尼采FriedrichWilhelm)(9)

↑↑↑尼采《悲剧的诞生》

但这段友谊并没能维持很长时间。

尼采最后一部作曲作品是《友谊的赞美诗》,写于 1872 年到 1875 年间,几经修改最终定稿。这部作品源于他和欧维贝克(Franz Overbeck)之间的友谊。在巴塞尔期间,他们经常一起演奏四手联弹的作品。

但这部作品,也暗含着另一段友谊的终结。1874年,尼采来到了拜罗伊特,但他十分忧伤——瓦格纳在钢琴上演奏了《众神的黄昏》片段。最后一幕中,众神覆灭,英雄齐格弗里德最后被刺死,已经让尼采嗅到了瓦格纳对他所推崇的真正人性的背叛。此外,两人对于勃拉姆斯《胜利之歌》的看法分歧,加深了俩人间的芥蒂。自 1874 年起,尼采对瓦格纳的音乐已经开始持批评的态度了。

1876年,尼采再度受邀来到当年的拜罗伊特观看了《众神的黄昏》的首演,不过因为糟糕的健康状况,他匆匆逃离了拜罗伊特,之后他在信中写道,“我必须全力保持克制,以此来忍受我现在彻底的失望。”尼采的这句话毫无疑问是一语双关的,比起对自己身体的不满,曾经这位精神盟友的背叛给予了他更致命的打击。随着《黄昏》最后一幕大幕的落下,尼采对昔日挚友在最后一刻悬崖勒马的希望也彻底幻灭了。

瓦格纳写完最后一部歌剧《帕西法尔》后,将谱子寄给尼采,后者则回寄了书稿《人性的,太人性的》(Menschliches,Allzumenschliches,副标题“一本献给自由精神的书”)予以回应,两人从此不再来往,这标志着尼采和瓦格纳之间的关系彻底决裂——因为在这部歌剧中,瓦格纳将人类最后救赎的希望转向了基督教。而在尼采看来,强调彼岸的基督教是对此岸世界的放弃,也是对真正人性的放弃。

尼采个人简介(尼采FriedrichWilhelm)(10)

音乐好像尼采一生的镜子,印照了他的天赋,见证了他一生中的人事分合,同时也是他实现精神理想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尼采曾经说过,“没有音乐的生活就是一个错误。”他的音乐创作和改编都不是被某种内在的抽象理念所驱动,而是一种生存体验的直接表达,他的音乐是他主观情绪的直接流露。

尼采的传记作家罗斯(Werner Ross)曾写道,“毫无疑问尼采是一个音乐方面的天才。他一定将音乐视为他使命的一部分,是对狄奥尼索斯精神和叔本华哲学的拥护,他的钢琴演奏也是对他理论的见证。音乐流入他的身体,又从他的体内溢出。他绝不会把作曲仅仅当作一项生计。”

F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