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人类关于“欲望和超脱”的命题,始终没有停止探究。

孔子曾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意思是,人生大事,归根到底就是“温饱”和“情欲”,这是人类本能的追求。

可是莎士比亚却说,“情欲犹如炭火,必须使它冷却,否则,那烈火会把心儿烧焦。”

尽管“释放欲望”和“控制本能”之争,未能分出高低胜负。但千百年来,在封建传统礼教的统治下,对禁锢人性的主张仍然占了主流,并由此催生无数文学作品歌颂自由和批判束缚。

张艺谋经典之作《菊豆》,就是其中之一。它讲述了青年女子菊豆因不堪承受无能丈夫的虐待,主动勾引长工杨天青并诞下一子,最终造成悲剧的故事。

这是我国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内地电影,在众多国际电影节更是获奖无数。比起沉重的话题,它背后深刻的人性主题,更值得探究。

菊豆电影故事是真实的吗(菊豆:一段不伦之恋)(1)

故事发生在一个封闭、压抑的染坊里。有生理缺陷的染坊东家杨金山,为了延续香火,接连迎娶女人,并将她们折磨致死。

美丽漂亮的菊豆,是他迎娶的第三个女人。白天,菊豆是染坊的长工,辛勤工作;夜里,菊豆是杨金山发泄的工具,备受屈辱。

染坊里还有一个长工,名唤杨天青。杨天青自幼父母双亡,被邻居杨金山收养,以“叔侄”相称。

虽有叔侄名分,却无叔侄情谊,杨天青多年来为杨金山做牛做马,在染坊里却只有下人的待遇。

一个小染坊,却像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在这里,掌握财政的杨金山,成了唯一的掌事者。他可以肆意虐待菊豆、苛刻杨天青,而“出嫁从夫”的菊豆和“形同养子”的杨天青,却碍于人伦的规定,无法反抗。

菊豆电影故事是真实的吗(菊豆:一段不伦之恋)(2)

“同是天涯沦落人”,菊豆和杨天青,都是染坊里的可怜人,彼此之间陡然生出一股“惺惺相惜”的情谊。

夜里,当杨天青听到从屋内传来的菊豆受虐的惨叫声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抄起杀猪刀来到正房,想要解救菊豆。

可是,当杨金山以特别严厉的口吻审问时,杨天青身上的勇敢和愤怒,立刻化为沉默和温顺。

杨天青是善良淳朴的老实人,可是在父权的约束下,他处在文明生态链的最底端,想反抗却又不敢反抗,只能在痛苦和矛盾之中挣扎。

菊豆电影故事是真实的吗(菊豆:一段不伦之恋)(3)

中国传统宗法里的“三从四德”,要求女性“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正是菊豆的可悲之处。

如果说,杨天青处于文明生态链的最底端,但他至少还有雄性浑厚的自保能力,能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封建社会里苟延残喘。

可是菊豆身为女子,在封建礼教的主张下,她连生存的一席之地都没有,终生都注定要依附在男权身上。

在时代的局限性下,菊豆虽然有薄弱的抗争精神,但却无法彻底坚持。她反抗一个男人的勇气来源于向另一个男人的献媚。

她主动勾引了杨天青,这是她对杨金山的反抗。

在原始生理欲望的刺激下,菊豆遵循本心,引导杨天青勇敢地冲破封建伦理道德的枷锁。这是对杨金山暴虐统治的反抗,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与安慰。

菊豆电影故事是真实的吗(菊豆:一段不伦之恋)(4)

菊豆怀孕了,是杨天青的孩子,但杨金山不知道。他以为自己终于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沾沾自喜。

随着杨金山瘫痪、失语,菊豆以为自己终于成功反抗封建男权,要迎来自由生活。只可惜,一个杨金山倒下了,还有无数个象征着封建礼教的男权站出来。

杨天青的内心并非麻木不仁,但他早已被封建宗法观念和伦理道德同化。菊豆挖掘了他身上的欲望,但却无法改变他懦弱的本质。

菊豆电影故事是真实的吗(菊豆:一段不伦之恋)(5)

更可悲的是,他们的孩子,杨天白,本应该是纯真可爱的孩子,却在扭曲的环境下,成长为封建礼教的卫道士。

杨天白是杨天青的孩子,但他名义上是杨金山的孩子,杨天青的“弟弟”。

杨金山逝世了,但他所代表的男权依然强势地压在杨天青和菊豆身上。“按祖上的老规矩,金山死后菊豆不准改嫁,尽妇道保贞节。出完了殡,杨天青要搬出染坊大院,夜里睡到老王家。”

这对真心相爱的情人,在人伦道德的约束和禁锢下,永远无法在明面上得到承认。

原本菊豆对儿子杨天白充满期待,以为他长大后能够理解父母,可他却在封建闭塞的杨家四合院中扭曲了天性,沾染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气息。

在权利的诱惑下,杨天白更愿意承认自己是杨金山的儿子,这样他就是染坊唯一的继承人。所以他尽可能抹杀杨天青和菊豆之间的感情。“成天对咱俩杀生杀气的,那是要逼死你和我呢”。

终于,在一次撞破杨天青和菊豆私会以后,杨天白愤怒地背起生父杨天青扔进染池,毫不犹豫地完成了一场“弑父”行动。

这也标志着,他终生都将落于不可拯救的伦理陷阱,深陷这场悲剧宿命。

菊豆电影故事是真实的吗(菊豆:一段不伦之恋)(6)

故事的最后,菊豆亲眼目睹亲生儿子杀害自己心爱的人后,她彻底爆发了,一把火将这代表罪恶和束缚的染坊彻底烧毁。

在这场悲剧里,菊豆作为最弱势的女性,却是反抗最彻底的人。可悲的是,她的反抗意识并不是来源于人性觉醒,而是因为她是被压迫得最要紧的人。

所以她才会不断寻求解脱和帮助,从一个男权代表转换另一个男权,从丈夫杨金山到情人杨天青再到儿子杨天白。

最后她发现,压迫她的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罪恶的传统,所以她才会彻底爆发,烧毁染坊,企图毁灭一切罪恶的来源。

只可惜,熊熊烈火可以烧毁染坊,却无法烧毁背后的传统宗法和封建礼教,悲剧仍在无数个看不见的地方悄然发生。

这场时代造就的悲剧,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读书见众生,观影见百态。欢迎关注我的账号@浅谈书影,带你一起浅谈书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