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靠着过人的智慧和刻意的低调,曹彬作为前朝的皇亲国戚,成功地过渡到新朝的核心层他不仅手握重兵、战功赫赫,还非常罕见地得到了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天子的信任,长期担任枢密使,也就是最高军事长官作为武将,这在北宋,非常不同寻常,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晚清与民国时期百姓生活谁更好?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晚清与民国时期百姓生活谁更好(大人物被历史铭记)

晚清与民国时期百姓生活谁更好

正是靠着过人的智慧和刻意的低调,曹彬作为前朝的皇亲国戚,成功地过渡到新朝的核心层。他不仅手握重兵、战功赫赫,还非常罕见地得到了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天子的信任,长期担任枢密使,也就是最高军事长官。作为武将,这在北宋,非常不同寻常。

更难得是,不仅皇帝信任他,文官们也很推崇曹彬。要知道,北宋的文官们,在皇帝的刻意的尊崇下,普遍看不上武将。不过,他们对曹彬却都高看一眼。说到底,还是曹彬做得好。

据说,曹彬即便官居枢密使,出门时都非常低调,不仅没有排场,而且遇到文官,不管官职大小,都主动礼让。这对经历过五代武人跋扈的文官们来说,无疑是一股清流。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曹彬的仁义。

曹彬领军攻南唐,一路摧枯拉朽。眼看就要拿下南唐都城金陵,曹彬却病倒了。领军大将们纷纷来营中探望。大家看到曹彬卧于榻上,面色红润、声音洪亮,不禁有些诧异,又不便发问。曹彬解释说,他这是心病,只要大军入城后秋毫无犯,他的病就无大碍。众将恍然大悟。

而曹彬的仁爱之心,也让后世之人大为拜服,并作为榜样。

数百年后,蒙古铁骑席卷天下。忽必烈进攻大理前,有位汉人官员便向他讲述了曹彬平南唐的故事。据说,忽必烈听完,感慨不已,钦佩万分。结果,在大理杀了蒙古使者的情况下,忽必烈依然下令不得滥杀一人,保住了大理国数百万生灵。

又过了数十年,忽必烈派丞相伯颜灭南宋。行前,他将曹彬的故事又原原本本地讲给伯颜听。伯颜同样听进了心里,南宋的数千万生灵,也因此躲过了蒙古人的屠刀。

前有南唐,后有南宋。天道轮回,有因有果。

一个人的道德,或者说一个人的仁义,正是体现在他有能力做恶、甚至拥有完全正当理由作恶的时候,他选择了良知。不为名、不为利,甚至不为求得感激,仅仅是顺从内心的善。

仁义,就是回归人性的善。

------------------------------

微信公众号搜索“两宋繁华往事”,精彩继续……

我是未央先生,坚持原创,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