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曹皇后有多强大(清平乐中皇后曹丹姝的曹家)(1)

正午阳光出品的古装大剧《清平乐》已经播出几集了,备受观众喜爱的帝后CP也终于同框。但是王凯饰演的皇帝宋仁宗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喜欢江疏影扮演的皇后曹丹姝,他的青梅竹马是乳母的女儿苗心禾,一见钟情之人是商人之女陈熙春,至于皇后曹丹姝,是群臣强塞给他的,是作为皇帝的自己为了天下而娶的。

群臣为何要把曹丹姝强加给皇帝呢?用剧中的话是“名门出身、为人诚信、遇事沉稳、貌丑不至祸君”。当然,曹丹姝并不貌丑,宋仁宗在这件事上还弄出一个大型翻车现场。至于“为人诚信、遇事沉稳”,这不过是加分项,曹丹姝能成为皇后,前提条件是出身名门。那么她的出身有多好呢?

清平乐曹皇后有多强大(清平乐中皇后曹丹姝的曹家)(2)

历史上宋仁宗的曹皇后出身于 “真定曹氏”,这个家族在唐末五代开始发迹,与苏州范氏、真定韩氏、三槐王氏等家族并称为北宋的顶级世家大族,繁荣至南宋末年。曹家在两宋名人辈出,其中最令人称道的当属曹皇后的祖父、北宋开国名将曹彬。

清平乐曹皇后有多强大(清平乐中皇后曹丹姝的曹家)(3)

既然是开国名将,曹彬一定与宋太祖赵匡胤有很多交集,但是这位多疑的皇帝从来没有怀疑过曹彬,后来继位的宋太宗和宋真宗也对曹彬礼遇有加。从后周走来、在北宋历经三朝、位极人臣的曹彬,最终以69岁的高龄寿终正寝,子孙全都得到皇室重用。重文轻武的宋朝,战功赫赫的曹彬如何做到“功高震主主不疑”?大概是他谦虚谨慎,处处以家国为主,还会照顾皇帝的感受。

我们都知道赵匡胤的皇位是黄袍加身抢来的,他之前是后周世宗柴荣的殿前都点检。曹彬是后周太祖郭威妃子张氏的外甥,也是柴荣信任之人,因此在后周时期,曹彬和赵匡胤就是相识的。但是曹彬从来没有亲近过赵匡胤,这点也令赵匡胤十分不解。因此称帝之后赵匡胤询问曹彬,说我之前想亲近你,你为何总是疏远我?

曹彬听到后连忙磕头谢罪,他说自己是周室的近亲,又忝任宫内职务。整日想的就是如何做才能避免过失,哪里还敢妄自交结?赵匡胤听后不断点头,身为明君,他自然喜欢这样每日三省吾身的臣子。

清平乐曹皇后有多强大(清平乐中皇后曹丹姝的曹家)(4)

曹彬不仅是名将,还是一位从来不给皇帝惹麻烦的名将,这一点在他攻伐后蜀的时候表现的极为明显。后蜀百姓在孟知祥孟昶父子的带领之下得到三十多年的太平岁月,即便是最后后蜀灭亡也只是遵循分久必合的规律,并非它的君主多么荒淫残暴。因此后蜀百姓对北宋并没有多少归属感,若是北宋的将士在得到后蜀之后可以理智善后,这里自然掀不起什么风浪。但是王全斌等人却在占领后蜀后纵容士兵鱼肉百姓,曹彬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但他能做的也只是约束好自己的手下,其他人的部队他无权插手。最终后蜀百姓不堪重负,后蜀旧将全师雄等人更是集结十几万军队反抗北宋,这片刚刚打下来的地方又乱了,赵匡胤不得不再次调兵遣将平定后蜀之乱。

清平乐曹皇后有多强大(清平乐中皇后曹丹姝的曹家)(5)

再次平定后蜀后,王全斌等目光短浅的将领被治罪,曹彬得到赵匡胤的褒奖,但是曹彬谢绝了。他说征西将士都被治罪,我单独受到赏赐,恐怕不能以示劝勉。赵匡胤则认为曹彬立有大功,又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即便有一些小失误,他也是自己劝勉大臣效忠国家的最佳典范,因此不必辞让。可见曹彬用自己的军事能力和谦虚品格征服了北宋开国领袖。

曹彬的仁爱之心还体现在征讨南唐之时。南唐同后蜀一样,没有鱼肉百姓的皇帝,但大势所趋,它们只能接受亡国的命运。曹彬是北宋的将领,攻打南唐是皇命所在,但他一直竭尽所能减少伤亡。南唐国都金陵城即将攻克的时候,曹彬突然称病不理政务,谁知下属把医生找来后,他却说自己这是心病,平常的药物对自己没有用。

心病还需心药医,曹彬对症之药是什么呢?他说金陵城马上就要攻克了,只要各位发誓,城破之日不枉杀一人,我这病自己就好了。曹彬这不就是耍赖么?但是这种耍赖却让人肃然起敬。最终诸位将领焚香起誓绝不滥杀,曹彬这才宣布自己病情好转可以攻城了。因为曹彬的坚持,南唐虽然亡国了,但百姓的生活并没有遭到重创。战乱年代,若是每一个手握重兵之人都能像曹彬这样爱民如子,被拯救的生命何止千万?

清平乐曹皇后有多强大(清平乐中皇后曹丹姝的曹家)(6)

曹彬不仅军事能力过硬,常怀爱民之心,还是一位情商极高之人。他历经三朝不倒的原因,除了皇帝需要他打江山,更是因为这个人有大局观,时刻为他人着想。攻打南唐之前赵匡胤对他说,若是一举拿下南唐,朕封你做使相。使相虽说不像丞相那样大权在握,但也是与丞相并称的身份,代表皇帝对此人的高度认可,因此这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李煜投降后,潘美预先祝贺曹彬成为使相,可是曹彬却说北汉还未平定。果然,回京之后赵匡胤并没有把使相的位置送给曹彬,理由就是北汉还没有平定,麻烦老兄你在等一等。面对出尔反尔的皇帝曹彬并没有丝毫不满,反而乐呵呵的拿着皇帝赐给自己的二十万钱回家了。还说“人生何必作使相,好官也不过多得些钱罢了”。如此豁达,难怪皇帝喜欢。

曹彬换位思考的对象不仅有皇帝,还包括普通百姓。他在徐州任地方官的时候有一个官吏犯法了,按照规定应该被仗责。可是曹彬就是不提这件事,哪怕已经结案了,曹彬还是没有让犯法的官员付出应有的代价。若不是曹斌一向执法如山,只怕许多官员都会当面提出质疑。后来这件事过去一年了,就在大家逐渐淡忘的时候,曹彬突然把犯法的官员抓起来打了几十仗,他说这是一年前所犯罪行的惩罚。那么为何当时没有执行,要等到一年后才算账呢?曹彬说一年前此人刚刚结婚,若是那时被罚,只怕他的父母会认为儿子的霉运都是儿媳妇带来的,那么这位女子在婆家不好过。若是这个女子认为自己命不好没脸见人,只怕会发生悲剧。如今一年过去了,即便这个官员受到责罚,也不会有人联系到他的妻子身上。这样的“温情执法”,在整个史书上也没有几例吧。

曹彬十分清廉,哪怕是皇帝赏赐的东西也会分给亲友,自己不留分文。但是有一次他却收取了别人送的礼物,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有一次他出使吴越国,返程之时吴越国主给他准备了礼物,曹彬自然是推辞的。可是这位国主竟然派人乘轻舟跟随送礼,曹彬再三推辞后说,我若是接着拒绝,有沽名钓誉之嫌。于是他接受了礼物,但是把这些财务一一登记造册,回京后全部交给朝廷。皇帝知道后强行送给他,曹彬这才接受。曹彬的做法,是不是比一些一味坚持原则不知变通的人强多了。

清平乐曹皇后有多强大(清平乐中皇后曹丹姝的曹家)(7)

总之,曹彬是一位军事过硬、情商过硬、爱民如子的好领导,也是一位让皇帝放心的好下属。他去世时宋真宗赵恒亲自痛哭致祭,后来每次提到曹彬都会流涕哭泣。如此一位忠臣能臣自然会得到百官认可,宋仁宗选皇后的时候,曹彬的孙女曹丹姝能脱颖而出也是人之常情。并且这位曹皇后同样是女中翘楚,她熟读经史,写的一手好字,性格仁厚慈爱,力主节俭,处事谨慎又不失敢作敢为。她还在宫苑内种植谷物,养蚕采桑,堪称一代贤后。在宫中出现动乱的时候更是展现了将门风范,是一位值得称颂的女子。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帘外西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