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鸲(音qu二声)是深受英国人喜爱的一种鸟类,其特征是红色胸脯,连绵不绝的鸣叫,以及好斗的性格。尤其是橘红的胸脯,是欧亚鸲显著的特征,也是这种鸟早期名字的由来:最早它叫redbreast,后来改为robin-redbreast,直至现在的robin。

大家看到的表面现象,与真实的欧亚鸲相符吗?虽然作为人类,不可能完全了解鸟类的所思所想,但通过科学的观察方法,还是能掌握和分析出生而为鸟的一些特点。

红尾鸲的发源地 欧亚鸲的四季(1)

欧亚鸲的四季

英国鸟类学家大卫.拉克(David Lack,1910-1973),是世界知名的演化生物学家,对鸟类学、生态学和行为学有杰出贡献。正因其开创性的工作,鸟类生态及行为方面的研究才逐渐走上正轨。《欧亚鸲的四季(The Life of Robin)》就是他的著作之一,此外,还著有《达尔文雀》、《塔楼中的南燕》等作品。

我并未读过大卫.拉克的其他著作,不过通过这本书,在饶有趣味地“读”懂欧亚鸲的生活习性的同时——有些结论甚至与人们眼中所见大相径庭,还能领略到一些科学的鸟类观测和分析方法、思维方式,就好像长期习惯于徒手操作,突然有一天被加持了高效工具,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就是这种感觉。


在德文郡南部的达廷顿地区的林地、果园、采石场和农田等地,大卫展开对欧亚鸲的研究,这些场所也是欧亚鸲的主要生活区域。主要通过标记(鸟腿上环志彩环)观察、记录欧亚鸲的活动。

欧亚鸲的生命并不长,截止本书写作之时,最长寿命的记录是11岁。它的生命是人类的1/9左右,是与之体型相似的小型哺乳动物(如老鼠)的4倍,而大部分鸟类的存活时间都比欧亚鸲长。

欧亚鸲通常生活在小树林中,与小片田野接壤的浓密灌木篱墙中,小果园、小花园、以及废弃采石场和小溪边的灌丛,也是它的栖息之地。

它经常会在堤岸的洞里筑巢,有时就在地面上,以干树叶打底,铺上大量苔藓,内里在衬以动物的毛发。

欧亚鸲的主要食物为昆虫、水果。因性格温驯,极易与人类产生互动,在建立信任度后,欧亚鸲会主动寻找有人居住的地方索要食物,尤其在天气恶劣、难以觅食的冬季。

它简单的四季生活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自己的领域:


如同人们看到、听到的,欧亚鸲几乎一整年都在鸣唱:春季鸣唱从临近12月开始,持续到6月中旬;秋季鸣唱从6月下旬起,先是幼鸟开始鸣唱,成鸟晚半个月才开始跟上,只是与春季对比,声音更尖细、更单调。

人们总是会拟人地想象小鸟的各种行为,鸣叫如同人类的歌唱,赞美春天、抒发胸臆。其实,对于身处领域之内的欧亚鸲而言,鸣唱的最大作用是昭告天下“这是我的地盘”,并吓跑妄图进入领域的竞争者。在早春时节,拥有领域但还没有配偶的雄鸟,还会用歌声向寻找伴侣的雌鸟示爱。

就连标志性的红胸脯,其实很多时候是对“外来者”起到炫耀、警示作用。高声鸣叫、炫耀红胸的各种花式姿势和动作,俨然警告“入侵者”赶紧离开,否则就来真格的了。

这种领域的保护意识,伴随欧亚鸲一生。大部分雄鸟建立领域后,并不会迁徙,少数会在本地更换领域。而1/4到1/3的雌鸟也不会迁徙,只是在当地移动。所以,欧亚鸲同时属于留鸟和候鸟。

领域是主人通过鸣唱所标记的一片区域,通常具有天然边界,如篱笆等。对欧亚鸲而言,领域确保其获得并保有配偶、繁衍后代、并保证幼鸟的食物供应。

求偶通常有三个阶段,全程充斥着露出红胸、上扑下腾、婉转鸣叫的各种炫耀:

求偶成功后,筑巢时间约4天、产卵约5天、孵卵约14天、育雏约1天、幼鸟独立约21天,总共花费约58天的时间完成小家庭的建立和后代繁衍。在孵化和幼鸟独立前的这段时间,雄鸟外出觅食,回来后喂给雌鸟,雌鸟再喂给雏鸟。与性格温和的单身雄鸟相比,配对后的雄鸟凶狠程度上升。处处体现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习性,也能看出雄性保护家庭的责任意识。


有人说这些都是欧亚鸲的本能,但对作者而言,本能的定义一直比较含糊,无法与遗传、条件反射相对比。本能应是某类物种而非某个个体遗传下来的、复杂的行为模式,是关系整个动物机体的一系列协调活动,并非在幼年时经过学习而习得的行为。

于广大英国人喜爱的欧亚鸲而言,它的本能是哪些,可能还需要人类更多更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红尾鸲的发源地 欧亚鸲的四季(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