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对英雄联盟评价(腾讯直呼英雄联盟被)(1)

5 月 10 日,# 拳头起诉无尽对决抄袭 LOL# 话题冲上了热搜,甚至一度占据微博上升榜第一的位置。

腾讯对英雄联盟评价(腾讯直呼英雄联盟被)(2)

据游戏行业媒体报道,腾讯旗下拳头游戏公司再次发起了对字节跳动旗下上海沐瞳科技的诉讼,指控沐瞳科技的游戏产品《无尽对决》抄袭了拳头公司的《英雄联盟手游》相关内容,包括《英雄联盟手游》使用的宣传材料等等。

腾讯对英雄联盟评价(腾讯直呼英雄联盟被)(3)

腾讯对英雄联盟评价(腾讯直呼英雄联盟被)(4)

腾讯对英雄联盟评价(腾讯直呼英雄联盟被)(5)

部分对比示意图,左为《英雄联盟手游》,右为《无尽对决》

拳头公司也放出了多个英雄皮肤视觉设计的对比图,直观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拳头公司在此次抄袭诉讼中,提出了禁止《无尽对决》在美国地区上架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此次的原告为拳头公司(腾讯),被指控抄袭行为的是字节旗下的沐瞳科技,不过在舆论场中,网友们却仍然在一边倒地嘲讽腾讯,站在了腾讯的对立面。

腾讯对英雄联盟评价(腾讯直呼英雄联盟被)(6)

这样尴尬的舆论口碑,与腾讯在游戏领域崛起历程中引发的诸多抄袭争议有关。可以说各种各样的抄袭争端贯穿了腾讯游戏发展、竞争的多个阶段,腾讯也从早期被对手控诉的 " 被告 ",成为了如今控诉对手的 " 原告 "。

腾讯,从被告到原告

腾讯游戏的崛起,绕不开抄袭争议这个话题。例如标志性的泡泡堂诉 QQ 堂抄袭事件。

2006 年 9 月,盛大联合《泡泡堂》韩国开发商 NEXON 起诉《QQ 堂》抄袭,向法院请求立即停止运营 "QQ 堂 "。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只是腾讯由被告变成了原告,对手也不再是盛大、NEXON,而是字节跳动、沐瞳科技。

回到多年前那起轰动行业的案件。彼时 NEXON 认为,《QQ 堂》在游戏形式、内容、美术等方面乃至 " 堂 " 这个词都对《泡泡堂》构成了抄袭。

腾讯对英雄联盟评价(腾讯直呼英雄联盟被)(7)

腾讯方面则表示,游戏代码是公司团队原创,美术方面也有较大差异," 堂 " 这个字更是属于公共可用范畴,该类游戏玩法也并非 NEXON 原创,所以抄袭不应成立。

最终法院作出判决,认为腾讯《QQ 堂》不构成侵权。

也正是由《QQ 堂》开始,腾讯接连推出了《QQ 飞车》、《QQ 幻想》、《QQ 炫舞》等多个自研游戏产品,普遍被认为对标的是《跑跑卡丁车》、《梦幻西游》、《劲舞团》等已经成功的网游产品。

业界也有观点总结了腾讯在网游领域的初代崛起路径:参照成功产品,重新制作代码,加入部分原创的元素,再凭借独特的运营方法和 QQ 强大的流量,将对标竞品挑落马下。

虽然在法律诉讼层面,腾讯并未因这种做法而吃亏,但却给玩家和行业留下了挥之不去的 " 抄袭 " 标签。

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仍未能摆脱 " 抄袭 " 争议。

腾讯对英雄联盟评价(腾讯直呼英雄联盟被)(8)

2016 年 7 月,一个硕大的横幅出现在了 ChinaJoy 展会的腾讯展台前,上书 " 手游抄袭 = 犯罪,侵犯专利 = 犯罪 "。

这次 " 抗议事件 " 是由一款名叫《自由之战》的国产手游开发方逗屋公司发起的,控诉腾讯《王者荣耀》抄袭了《自由之战》原创的 " 双轮盘 锁定 " 系统的专利。

不过这场抄袭控诉虽然高调开局,却最终潦草收场。腾讯先是针对逗屋专利提起无效申请,最终法院根据腾讯提供的证据,判定逗屋 " 双轮盘 锁定 " 系统专利无效。

随后腾讯对逗屋连同《自由之战》的运营商盖娅发起诉讼,控告对方涉嫌侵害著作权和不正当竞争,并要求对方公开致歉并赔偿经济损失 1.5 亿人民币。

腾讯对英雄联盟评价(腾讯直呼英雄联盟被)(9)

最终逗屋、盖娅发布致歉声明,腾讯也随即撤诉。在法律层面,腾讯无疑又一次大获全胜,但与《QQ 堂》事件类似,在作为看客的玩家群体中,腾讯 " 抄袭 "、" 霸道 " 等形象标签也进一步深化。

即便到了近两年,与腾讯有关的抄袭风波依旧未能消停。

2021 年 10 月 26 日,《王者荣耀》IP 新游发布预热海报,有论坛用户指出该海报疑似抄袭其他游戏。经过网友对比,其中部分场景元素出自《原神》的星落湖场景。

随着抄袭事件逐渐发酵,《王者荣耀》官博删除动态,关联外包公司迅速道歉,承认此次宣传图素材抄袭其他游戏。

然而不久后,《王者荣耀 · 世界》的战斗模式又被网友质疑与卡普空在 2018 年推出的《怪物猎人:世界》有雷同之处。

2022 年 4 月 21 日,词条 " 王者荣耀 " 登顶微博热搜第一。

腾讯对英雄联盟评价(腾讯直呼英雄联盟被)(10)

这是源于网易旗下恋爱手游《时空中的绘旅人》官方微博喊话腾讯《王者荣耀》,质疑后者抄袭海报,并嘲讽《王者荣耀》" 赚那么多钱请个会原创的设计师嘛,我看着都心疼!"

打不过,就起诉?

不难发现,腾讯关联的多起抄袭风波,涉及到的对象有盛大、网易、米哈游等,均是与腾讯在游戏领域有着直接竞争的巨头公司。

而此次引发争议的《英雄联盟》与《无尽对决》的抄袭事件也同样如此,背后其实还隐藏着腾讯与字节跳动的竞争摩擦。

拳头公司隶属于腾讯,而沐瞳科技由腾讯前员工创立,与腾讯之间也有着一段恩怨故事。

沐瞳科技创始人叫徐振华,2009 年加入腾讯游戏,2014 年创立沐瞳科技,随后从腾讯离职。沐瞳科技旗下一款知名的游戏产品叫《无尽对决》,一度位列中国游戏出海收入榜前 10 的位置。

腾讯对英雄联盟评价(腾讯直呼英雄联盟被)(11)

这款游戏因为与腾讯《王者荣耀》较为相似,且在东南亚市场迅速蹿红而被誉为 " 东南亚王者荣耀 "。不过在腾讯看来,无尽对决就是抄袭了王者荣耀,随即将徐振华告上法庭。2018 年 8 月,法院二审判决徐振华需赔偿腾讯 1940 万元。

外界原本认为遭此打击下,徐振华与他的沐瞳科技将会从此一蹶不振。不过这时,字节跳动出手了。

2021 年 3 月,字节跳动花费 260 亿巨资收购了沐瞳科技。业界普遍认为,字节跳动此举意在用 " 王者荣耀 " 打败王者荣耀。

SensorTower 数据曾显示,截至 2020 年 8 月,无尽对决的海外总收入超过 7.3 亿美元,全球月活用户超过 9000 万,吸金能力和用户规模均堪比国内腾讯的王者荣耀。

2021 年 7 月,Sensor Tower 数据显示国产游戏在东南亚区域市场收入排名 TOP3 中,字节跳动便占据两款,其中就有沐瞳科技的《无尽对决》

腾讯对英雄联盟评价(腾讯直呼英雄联盟被)(12)

2022 年 4 月 Sensor Tower 指出,《无尽对决》发行商收入环比增长 19%,仍在快速发展中。预计随着 515 Party 更多皮肤和促销活动上线,以及 TikTok 平台的流量加持,该产品 5 月发行商收入将进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从创立之初就专注海外市场的沐瞳科技,在东南亚几乎复刻了腾讯的电竞策略。在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推出了基于《无尽对决》的职业电竞联赛。

2019 年和 2021 年,《无尽对决》两次入选为了东南亚运动会正式电竞奖牌项目。在该区域市场,《无尽对决》已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众游戏。

而这恰恰是聚焦国内市场的《王者荣耀》难以覆盖的市场空白地带,目前《英雄联盟手游》也尚未在区域市场展现出能动摇《无尽对决》根基的实力。

腾讯此前公布的 2021 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财报中,营收增长表现不及预期,股价随即大跌。其中腾讯国内游戏业务受多重因素影响,同比增长仅有 6%,而海外游戏业务同比增长达 31%。

腾讯对英雄联盟评价(腾讯直呼英雄联盟被)(13)

这也意味着,海外市场必然将长期成为腾讯游戏的新引擎,也是解决其增长焦虑的关键所在。而在这个方面,腾讯无疑绕不开字节跳动这个强劲的对手。

而游戏行业普遍有一个共识,那便是与早期国内市场有着相当规模的人口红利、市场体量的海外区域市场,首选东南亚,这也是各家游戏巨头出海的必争之地。

早在 2020 年一季度,东南亚地区手游下载量便飙升至了 18.2 亿次,一举超越了同样在迅速崛起的印度市场,成为全球手游下载量最高的区域市场。

也正如上文所言,沐瞳科技早已在东南亚市场站稳脚跟,并且在以全球短视频霸主 TikTok 及字节跳动整个生态体系的加持下,还将继续巩固优势地位。

对于腾讯而言,这无疑是个难啃的硬骨头,同样也是一座必须翻过的大山。

从商业竞争层面,腾讯早已展开布局。同样在东南亚市场名列前茅的《Free Fire》,其所属游戏公司为 Garena,是东海集团旗下的子公司。而腾讯则是冬海集团的主要股东,也早在 2010 年就已入股 Garena。

2018 年 11 月,腾讯宣布与冬海集团合作,更是在此之前就已把《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穿越火线》、《全民突击》等多个旗下王牌游戏产品在东南亚和港澳台市场交给了 Garena 来运营。

不仅如此,全球手游收入榜单头部阵营中,腾讯还有《PUBG》、《王者荣耀》这样的老牌产品,《Roblox》也与腾讯存在投资与合作层面的关系,《使命召唤手游》则是腾讯天美工作室与动视暴雪合作开发,阵容不可谓不强大。

腾讯对英雄联盟评价(腾讯直呼英雄联盟被)(14)

不过从实际来看,商业竞争之外,腾讯与字节也始终存在着法律诉讼上的摩擦。事实上,《无尽对决》与《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的纠纷已断断续续打了 5 年之久。

2017 年,拳头公司向美国洛杉矶联邦法院提交诉讼,指控沐瞳科技抄袭《英雄联盟》,索赔 15 万美元(约合 120 万人民币),并要求停止运营《无尽对决》。

彼时沐瞳科技当时公开回应称," 对此款游戏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 "。随后数年里,该案经历了管辖权冲突,主审法官、庭审程序质疑等问题而一再被搁置、延后,至今仍未有进展。

直至如今拳头公司再度以抄袭为由起诉沐瞳科技,要求美国法院禁止《无尽对决》游戏在美国地区上架。

不难发现,最近数年里腾讯在抄袭诉讼中的诉求,均是限制或停运《无尽对决》,从法律层面给予这款竞品游戏毁灭性的打击。

再回看 2006 年盛大联合《泡泡堂》韩国开发商 NEXON 起诉《QQ 堂》抄袭时,向法院请求立即停止运营 "QQ 堂 " 的举措。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ZAKER 新闻出品

文 / 曾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