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的一次缉毒行动(爆火的破冰行动背后)(1)

2019年上半年,又一部兼具话题与热度的大剧迎来收官,且频频登上了微博热搜。

《破冰行动》5月初刚刚开播之际,这部剧在豆瓣上的评分就一直在偷偷发育,默默上涨,口碑最好的时候,一度高涨到了豆瓣评分8.5。

国内最大的一次缉毒行动(爆火的破冰行动背后)(2)

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原本在20集左右就可以精简干练讲完的剧本,被硬生生的拖到了48集。

对比上半年的家庭伦理大剧《都挺好》不难发现,很多值得期待的好剧都难免走向高开低走的结局。

虽然在某些人物角色的设定与结尾剧情处略有瑕疵,但依旧不能否认,这部剧的整体制作水准和一众老戏骨的精彩飙戏上,还是相当出彩的。

国内最大的一次缉毒行动(爆火的破冰行动背后)(3)

所以,还是向大家安利这部剧,《破冰行动》值得一刷。

01

从名字与宣传海报上就可以了解,《破冰行动》是一部以缉毒为主旋律的大剧。

电视剧以李飞父子为主人公,展现几代缉毒警察不畏牺牲,冲破重重阴谋与艰难,为雷霆扫毒行动,付出生命的热血故事。

《破冰行动》改编自真实的缉毒大案——“亚洲第一毒村覆灭案”

有真实的案例作为支撑,剧组进驻广东省拍摄期间又得到了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公安厅宣传局的鼎力支持,创作人员亲自赶往一线,向当年参办过那起大案的老警察取经。

主打刑侦的剧情节奏,首先就给期待这部剧的所有观众打上了一剂强心剂,没有飞檐走壁,手撕反派的雷人桥段。

《破冰行动》的第一集,就为我们展示出了缉毒警察,孤身犯险,在面对亡命之徒与穷山恶民时,所面临的危险。

开篇即是大场面,几个缉毒警察在磅礴的雨夜执行任务,气氛紧张到让人窒息。

国内最大的一次缉毒行动(爆火的破冰行动背后)(4)

黑色雨衣、大雨、围堵、对峙。

每一个村民都手持铁器,步步紧逼,缉毒警察只有寥寥数人,只能不断退向祠堂,警察只是因为手中有枪,村民们才没敢一拥而上。

两方僵持不下,一声高喝,王劲松饰演的村支书林耀东登场,黑色的雨伞遮雨,气场无比,底气压制全场。

国内最大的一次缉毒行动(爆火的破冰行动背后)(5)

村支书林耀东的强大气场,更是显示出当地的社会背景环境的特殊之处。

仿佛在无形之中告诉观众,所谓的警察,在这个地方并没有什么权威,这是一个极度黑暗的混乱之地,凸显出的戏剧张力十足。

被抓进警局的小毒贩,吐露出警局高层内部有内鬼,小毒贩被取保候审后,第二天就离奇死亡。

国内最大的一次缉毒行动(爆火的破冰行动背后)(6)

人心惶惶之下,局势愈发扑朔迷离,波云诡异。

男主角李飞中弹,被人陷害,昏迷之际难掩心中失望,“东山市没有一个好人”,哪怕是在警局内部,也没有一个值得相信的人。

国内最大的一次缉毒行动(爆火的破冰行动背后)(7)

02

前线的干警拼了命的与毒贩斗智斗勇,每天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却挡不住一个系统内的战友对自己背后捅刀子。

这也是《破冰行动》值得被称赞的地方。

剧中有智商时常不在线,做事冲动,不想后果的基层干警李飞,就有老谋深算,喜怒不形于色的禁毒局副局长李维民

有充当了毒贩势力保护伞的公安局副局长罗云波,就有刚正不阿,身处乱局之中,仍然能做出精准判断的缉毒大队队长蔡永强

正是这些鲜活又极具特色的人物和一众老戏骨们的同台飚戏,才一起撑起了这部剧。

塔寨村村委会主任,林耀东,大家族族长一样的人物,黑白两道通吃,在人大代表、村支书多重身份的伪装下,实际上,是制毒团伙的头目

国内最大的一次缉毒行动(爆火的破冰行动背后)(8)

王劲松老师的表演,举手投足之间尽是这个角色的克制与狠辣。

任达华饰演的警方线人,香港商人赵嘉良,被称作这部剧中唯一的大佬,岁月沧桑之下,“良叔”更显几分沧桑的意味。

国内最大的一次缉毒行动(爆火的破冰行动背后)(9)

随着剧情不断推进,剧中两位最具争议性的人物李维民与蔡永强又开始互飙演技。

国内最大的一次缉毒行动(爆火的破冰行动背后)(10)

蔡永强思维缜密,讲话滴水不漏,金句频出;李维民是这场棋局的布局人,一副眼镜背后满是狡黠,让人猜不透他的想法。

两位警察对峙的那场戏里,二人开始互相试探对方是不是黑警,蔡永强职位虽低,却完全不落下风。

国内最大的一次缉毒行动(爆火的破冰行动背后)(11)

当镜头拉近,甚至可以看到二人的面部肌肉在微微抽动。

被步步紧逼后,蔡永强不卑不亢,李维民始终面无表情,只是一个眼神好像已经知晓了一切。

国内最大的一次缉毒行动(爆火的破冰行动背后)(12)

《破冰行动》不只是在铺述情节,在一场又一场的博弈中,也在揭露着人性,深度展现了一个警员,在诱惑面前,是如何丢掉了信仰。

03

剧中对缉毒警察这一群体的刻画,已然十分全面,就像剧中的蔡永强说的,这是一个危险与诱惑并存的职业。

国内最大的一次缉毒行动(爆火的破冰行动背后)(13)

这个危险可能不仅是自己的,家人的,还有可能是搭档的。

被抓的毒贩为了保命,不惜血本贿赂警察,金钱一砸下来就是几十万、上百万,是这些基层警员们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钱。

国内最大的一次缉毒行动(爆火的破冰行动背后)(14)

地方警局内部腐化,与制毒贩毒分子达成协议,这也是现实中广东省汕尾市海陆丰,毒品猖獗,数十年来难以扫清的根本原因。

海陆丰就是广东省汕尾市下属海丰县和陆丰市的简称。

在历史上,海陆丰隶属于广东惠州,划归广东直管,但广东省政府鞭长莫及,以至于这里成了无人管辖的偏远之地。

而影视剧中的重大制毒窝点“塔寨村”,在现实中的原型就是海陆丰三甲地区中的“博社村”。

博社村长期有黑恶势力盘踞,村民肆无忌惮的制毒贩毒,村中的地形复杂,曲折迂回,是公安机关禁毒工作中最大的毒瘤。

国内最大的一次缉毒行动(爆火的破冰行动背后)(15)

在这个村中,传统的宗族观念十分强烈,名义上村支书是最高领导人,实际上最受拥戴的是各房的房头。

所谓的房头,可以理解为村中不同家族的代表人物,能够当选房头的人往往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在博社村一定是说一不二的人物。

国内最大的一次缉毒行动(爆火的破冰行动背后)(16)

在博社村正式开始制毒之前,海陆丰的很多黑社会头目就在从事着走私毒品的违法勾当。

很多恶徒在此地折腾数十年,根基深厚,完全不惧警察。

直到1999年,博社村大房房头蔡东家当选为博社村村主任,一个新的“大毒枭”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04

博社村,全村1700多户,14000余人,村里房屋2000多间,道路曲折纵横,而蔡东家就像是这个村里的太上皇。

在蔡东家当选了村支书后,他凭借着高超的交际手腕,打通了上下级的关系;

又以铁血的手段肃清了博社村内部各个房头之间的不和,把村里的几个代表人物拧成了一股绳,从此再没有人敢异议他的权威。

博社村的村民开始摒弃前嫌,在蔡东家的带领下发家致富,这致富的道路就是——制毒贩毒。

在搞定了制毒技术与制毒原料后,蔡东家在博社村建立了一支“黑保安”队伍,监控生人进出村子:

一旦有不熟悉的面孔出现,就会有尾随的村民骑着摩托跟踪进村。

如果发现警察的禁毒部队,就会赶紧通知各个制毒窝点停下工作,立马转移。

严重时便会大打出手,出现《破冰行动》中最开始的那一幕,几个便衣警察被几十个村民团团围住。

毒贩们用来贿赂一些警察的百万巨款不过就是他们一周的利润:

当时1公斤的冰毒,就可以卖出25万元,50斤的制毒原料,就可以制作20公斤的冰毒,售价500万元。

而制作20公斤冰毒,如果有技术纯熟的师傅,大约几周的时间可以制作完成。

面对如此暴利,博社村每10户人家就有9户制毒,如果在一处人家发现高压电、发电机组、豪车名宅、酸性气味、那十有八九即是涉毒。

作为村支书,蔡东家不仅为自己购置豪车,还注册成立房地产公司,他开发的楼盘售价超过1.6亿元,蔡东家因此盈利9000万元。

制毒产业,已经是博社村的支柱,村内甚至明目张胆的贴出告示,“制毒垃圾请不要倾倒在此处”。

2012年,陆丰生产的冰毒已占全国缴获总量的34.3%,而这34.3%中有大量的冰毒都是来自博社村。

05

一大批的党政公安人员,沦为毒贩的内鬼,利益诱惑前,自甘堕落,变为毒贩的保护伞。

因为提前泄露消息,公安机关的每一次扫毒行动都要扑空,要不然就是雷声大雨点小,这里警匪关系错综复杂,往上倒两辈,大多沾亲带故。

陆丰市换了公安局局长,结果局长被贿赂腐败,再换一任公安局局长,依旧被贿赂腐败,在这个魔鬼之地,貌似没有哪位官员能站得住。

上到公安局局长,副局长,下到禁毒队队长,基层干警,少有谁是完全干净的,没人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只公安队伍。

2013年,广东省公安厅开展“雷霆扫毒”专项行动,想要在外围开始调查,最后在博社村收网。

在国家公安部的指挥下,广东省公安厅开始秘密部署。

博社村村主任蔡东家在广东惠州一酒店被捕,随之一系列与之有关系的家族制毒成员都被一网打尽。

从外地征调而来的3000多名干警,在夜色中奔向博社村。

为防止毒贩们走水路逃脱,广东省公安厅还组织了边防快艇;

同时派出两架警用直升机,在博社村上空探照追踪、航拍取证、紧急救援。

这次行动,捣毁制毒工场77个,抓获了182名犯罪嫌疑人,缴获冰毒2900多公斤,战果既是成功的,又令人触目惊心!

雷霆扫毒行动期间,12名涉嫌充当制贩毒保护伞的警察被抓:三名派出所所长、一名副所长,还有一名中队长。

这12名内鬼,或许只是被披露的一小部分。

2019年1月17日,佛山市中级法院根据最高法院的执行死刑命令,对蔡东家执行死刑。

至此,一代毒枭殒命,广东省海陆丰摘掉了毒瘤的帽子。

博社村多处房屋荒废,荒草丛生,留下一片唏嘘。

真实的缉毒行动远没有剧中精彩,有的只是冰冷与残酷:

缉毒警察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又因为职业的敏感特殊性,他们中的许多人要度过“马赛克人生”。

国家禁毒办在2010年~2013年给出数据,3年里,伤亡的缉毒民警超过1100人,平均牺牲年龄为41岁。

电视剧的艺术创作是有边界的,不会做的尽善尽美,但至少给了我们一个了解这个群体的窗口。

缉毒警察,每天都在面临死亡的考验,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看过这部剧,至少我们可以给奋战在禁毒一线的警察英雄们致敬!

✒️

作者:王荆棘

图片:网络

国内最大的一次缉毒行动(爆火的破冰行动背后)(17)

我怀疑你还没有把我设为星标

国内最大的一次缉毒行动(爆火的破冰行动背后)(18)

我怀疑你还错过了下面这些精彩

中国最任性的电视台,永远猜不到它要播什么,还火了23年

农民出名记:唯一一个火了之后自己没飘,全村人却都飘了

它当年被骂惨,如今豆瓣9.5

在许巍,周云蓬面前,为什么是五月天捧走了最佳摇滚奖

南窗音乐节:和朴树一起,打开朝南的窗,让你望见星斗

上世纪80年代的江湖,流氓也读书,还写一手好诗

痛仰20年:请不要停止我的音乐

王菲和李健为什么这么喜欢梁博?

张炬、许巍、窦唯、丁武···是上帝给中国摇滚的礼物。

当充满变化的《我是唱作人》,遇上了“一成不变”毛不易

中国摇滚33岁生日:它被崔健开了好头,现在却烂了尾

豆瓣11万人哭着打8.9高分,愿所有孩子被世界温柔以待

陈鸿宇:他的三旬,是一场无声归去的黄昏

喜欢陈绮贞,是我坚持最久的事情

一首《兰州兰州》让你落泪,但低苦艾远不止这些

郑渊洁,有种。

投稿请加mu-mutong

添加请备注:作者,且附带作品

点这里,2019变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