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几岁被苹果砸中(昱见胡克砸中牛顿的那个苹果)(1)

1666年的那个夏天,一个苹果落下来,砸中了牛顿,叩开了万有引力定理的发现之门……这是所有孩子都熟知的一段科学童话。然而真实的科学史上,启发牛顿的并非一个苹果,而是一个人,一个本该是牛顿的恩师,却最终被他恨了一辈子的仇人——胡克。

1703年4月30日,牛顿走马上任英国皇家科学院院长,上任伊始,屁股还没坐热,这位“学霸”就下了一道霸道的命令:搜集并销毁所有前院长胡克的论文、手稿、通信、画像和雕塑。

牛顿几岁被苹果砸中(昱见胡克砸中牛顿的那个苹果)(2)

这项命令导致我们至今难以确定胡克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到底长什么样子,以及他除了显微镜和关于弹簧的“胡克定律”等成果之外还进行过什么研究。抹杀一个科学前辈的功绩和历史记忆,牛顿这手干得确实够绝,也够损。

牛顿为何对胡克如此恨之入骨呢?其实在青年时代,牛顿本来是把胡克当作偶像来崇拜的。因为知道胡克与他一样心灵手巧,牛顿还特地制造了人类第一台反射式望远镜送给胡克。但牛顿不知道的是,此举恰恰犯了大忌——胡克此前花了整整十年时间潜心改进望远镜,正觉得自己对这项研究小有所成呢,牛顿那精巧的反射式望远镜从天而降,打碎了他的自尊。

心里别扭的胡克于是找了牛顿一个茬——有一次牛顿作光学报告时,胡克对其提出的粒子说大肆嘲笑,并利用其学识旁征博引,证明光是一种波。彼时离爱因斯坦提出光的波粒二象性尚有300多年,所以当时没人能来打这个圆场,告诉他们两人其实这两个观点都对,于是这场争吵很快从学术争论上升为人身攻击,两人闹得不可开交。

虽然关系闹掰了,但在此后数年内,胡克和牛顿居然还经常通信、讨论学术问题。于是牛顿就拿他正在研究的万有引力问题去请教胡克:

牛顿起初认为质量一定的物体的引力是个常量,胡克纠正说:错了,应该是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距离越远引力越小。

牛顿起初认为运动物体受引力影响后会沿螺旋线下坠,最终砸向引力点。胡克纠正说:又错了,应该是抛物线,且如果物体速度足够大,它将沿椭圆轨道绕引力点转动……

今天的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看出,胡克几乎像一个导师带研究生一样循循善诱,一步步引导着牛顿揭开了万有引力的真相。

按说牛顿应该对这位前辈的帮助感恩戴德才对,但问题是,胡克的这些“指导”不是心平气和地说的,而是在信中用讽刺的语气夹枪带棒说出来。那修辞用得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什么“我恳请您动用一下您那愚钝的脑子想一想”,什么“如果您还有智力,就能发现这是显而易见”……更有甚者,胡克还将这些信件公开,对牛顿大肆贬损、讽刺。这种公开羞辱激怒了内心其实十分自卑的牛顿,两人彻底绝交。

接下来的故事众所周知,牛顿在受了胡克的点拨后,凭借其天才的数学能力成功对万有引力问题做了定量描述,凭借《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摘下了这项重大发现的桂冠。到了这个时候,胡克又跳了出来,“这书里怎么没提我的贡献啊?明明是我启发了你”云云。

已经恨透了胡克的牛顿彻底炸毛了:你不是想跟着我一起名留青史吗?好,我就让历史彻底遗忘你!于是就有了在胡克死后试图彻底抹杀胡克贡献的霸道之举。

应当说,牛顿的这一损招几乎成功了,在此后200多年中,人类几乎忘记了胡克这位“伦敦的莱奥纳多(达·芬奇)”,如果不是牛顿和胡克的共同好友哈雷生前的一些笔记在20世纪又被发现,胡克的“沉冤”也许至今无法昭雪。

一个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居功至伟的人,居然差点被遗忘,这段公案的第一责任人当然是偏狭的牛顿。然而可怜的胡克也未必没有值得反思之处——如果他一开始就能大度一些,诚恳地接受那位后进的天才,他与牛顿的相得益彰,本来应当是一桩科学史上流芳千古的佳话。

嫉妒是一把没有刀柄的刀子,不管能否扎伤他人,都会让你自己也鲜血淋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