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克声明: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第一个未曾料到:东野的战役指导是如此雄才大略。

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被生俘后,林彪和罗荣桓接见了他。当问到范汉杰对锦州战役有什么看法时,范非常沮丧地说道:“打锦州这一招非雄才大略是下不了这个决心的。锦州好比是一根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扁担断了”。

范汉杰下场 范汉杰四个未曾料到(1)

范汉杰的话变相地印证了我军战略和战役指导的高超。他也认为我首选锦州作为打击目标,这一着非常高明。殊不知,这一战略大气魄大手笔正是出自于毛泽东之手。早在半年多前,毛泽东即电告东野,要准备打前所未有的大决战,并提出了先拿下锦州,封闭东北大门,从而形成“关门打狗”战略态势,逐步将东北敌军加以消灭。

第二个未曾料到:东野的炮兵火力是如此密集猛烈。

炮兵是战争之神。我军起步于“小米加步枪”。但锦州之战,从火力上来讲,东野的炮兵火力已经绝对不是传统思维定式里的“小米加步枪”的概念了。

经过两年多的战争缴获和自我生产,东野的炮兵数质量总体上一点都不逊于国军。而锦州方向,由于敌是一座孤城,炮弹需要空投补给为继,这严重地制约了锦州守军火力的发挥。而东野围攻锦州,居然可以集中三四百门大炮,甚至超过了炮兵使用教程上规定的密度。范汉杰这样回忆道:

“炮战之猛烈为过去所未有。后来我军炮弹接济不上,炮兵阵地已被解放军的炮兵所控制,我军发了几颗炮弹后,解放军炮兵即集中火力向我军炮兵阵地及步兵阵地猛烈射击,士兵在壕沟里动也不敢动,各部队电话因炮击而中断,伙食有时也送不上去,伤兵有时也救护不下来,阵亡的也不能及时埋葬。士气的低落和苦闷也是罕见的,城内已成黑暗的死胡同了”。

范汉杰下场 范汉杰四个未曾料到(2)

第三个未曾料到:东野的近迫作业是如此厉害要命

随着战争实践的增多,我军的作战经验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对于攻打设防坚固的大城市,东野的一个纵队最初发明了近迫作业这一战术,并经林彪指示向各纵队推广后,被广泛学习应用。这一着非常实用管用好用,特别是在减少部队伤亡、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方面,其作用非常突出。

范汉杰回忆说:“锦州城被解放军包围得更紧了,城内各据点交通线,完全被解放军的炮兵控制着,解放军工程部队在炮火的掩护下,昼夜不停地构筑蜘蛛网式的交通沟,接近我守军阵地,用炸药来爆炸守军坚固据点的重机枪堡垒阵地”。

打仗就是这样,一旦战术运用得当,那将完全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个未曾料到:东野的冲锋进攻是如此不可阻挡

经过白山黑水两年多的鏖兵交战,东野越打越会打。经过土改、诉苦和纪律教育后,东野部队在战斗意志、战斗作风培养上可以说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林彪,是个非常爱动脑子的人,注重并善于在战术方面进行总结。他的“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等灌输深植于每个官兵的头脑之中,这使得部队打起仗来,战术即得当又讲究,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对于我军的这种高超的战略战术,范汉杰无奈地感叹道:“贵军冲起锋来,实难抵挡”。他这话,应该是东野战斗意志、战斗作风、战斗配合的真实和最好的写照。

范汉杰下场 范汉杰四个未曾料到(3)

主要参考文献:《辽沈战役: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战场记忆》《罗荣桓传》《第四野战军战史》

(帅克品读:坚持原创,坚持客观,坚持公正。点击关注,看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