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欢迎来到历史百家祠,走近历史人物,感悟百家人生。这期我们为您介绍的是一代名相——孙叔敖。
在中学时期,大家都学习过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一句话叫做,“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个孙叔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孙叔敖举于海”这句话怎么理解,我们下面再介绍。
孙叔敖,生于公元前630年,死于前593年,英年早逝,只活了38岁。其实,孙叔敖并不姓孙,他和热播剧《芈月传》中的芈月一样,都是芈姓,蔿(wei)氏,名敖,字孙叔。孙叔敖去世后子孙以他为荣,一部分姓孙叔,一部分姓孙。孙叔敖是哪里人,在历史上存在争议,有说是楚国郢都人,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荆州人,也有说是河南淮滨县人。孙叔敖是楚庄王的令尹,相当于楚国的宰相。楚庄王就是那个“不飞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国国君,孙叔敖辅佐他,成为了春秋五霸的最后一霸。
孙叔敖从小在淮河岸边长大,那时淮河洪灾频发,庄稼被淹,粮食减产,老百姓不得不携妻带子,背井离乡,到处乞讨为生,孙叔敖小时候也饱尝水旱灾害之苦。因此,兴修水利、根治水患,成了他一生最大的抱负。孙叔敖长大后,当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决心率众治理水患。他在当地征集民工,修建排水工程,经过几年苦干,修建成了一座大型平原水库,也就是现今的荆州海子湖。由此,孙叔敖得到楚庄王的赏识和提拔,这就是“孙叔敖举于海”的典故来历,意思就是,孙叔敖因治水有功,被楚庄王赏识而成为令尹。
因为孙叔敖有丰富的治水经验,楚庄王便让他主持建设更大的水利工程。这个水利工程叫做芍陂(que bei),这两个字一般人都会念错。芍是多音字,就是芍药的芍,但是这里念que;陂也是多音字,就是湖北黄陂的陂字,这里念bei,意思就是池塘的意思。芍陂现在被称作安丰塘,位于安徽寿县城南,现在仍在发挥作用。芍陂与漳河渠、都江堰、郑国渠并称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芍陂被誉为“水利之冠”。
当时,淮河以南的寿春,是楚国的主要粮食产地之一,这里的粮食丰歉,对人民的安定和军粮的供应关系极大。孙叔敖在淮河以南,察看了大片农田的旱涝情况,又爬山越岭,勘测了来自大别山的水源.于是便在淮南一带,大规模围堤造陂(bei),周长120里许,造成后灌溉农田万顷。芍陂的兴建,对淮河以南地区的灌溉、航运、水产养殖、屯田、提供军需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寿春也成为楚国最大的粮仓,以至于战国时期,楚国把都城都迁到了寿春。对于孙叔敖的治水贡献。后世的评价是:功同大禹。
孙叔敖担任楚国令尹前后十二年,改革弊政,注重法治,兴修水利,富国强兵,全国上下吏治清明,政令缓和,盗贼不起,社会安定,楚国一跃成为春秋诸侯中的经济、军事大国。公元前597年,晋楚两国在邲(bi)展开决战,孙叔敖指挥楚军一举打败晋国,帮助楚庄王奠定了霸业。
孙叔敖任令尹期间,极受楚庄王信赖,可谓位高权重,然而他却始终保持着简朴廉洁的作风,他的妻子不穿丝绸的衣服,家中的马匹不食粟米,他本人平时出门总是乘坐陋车劣马。楚庄王二十年前后,约公元前593年,孙叔敖患病去世。作为一位令尹,竟然家徒四壁,连棺木都没有准备。这在古代高官中极为难得,即使在今天也不多见。因此,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孙叔敖列为循吏第一,循吏就是清廉的官吏。
传说,有一位名叫狐丘丈人的隐士曾对孙叔敖说:“人有三怨,你知道吗?”孙叔敖问他何谓“三怨”,这位隐士回答说:“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逮之。”意思就是,一个人获得了更高的爵位,就堵塞了别人上升的空间,就会招人嫉妒;权力越大,就会功高震主,招致主上的憎恶;俸禄越丰厚,越会骄奢淫逸,让老百姓怨恨。孙叔敖回答道:“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意思就是,我的爵位越高,心气越是卑下;权力越大,处事就越谨慎小心;俸禄越厚,越要周济贫寒、施惠于民。孙叔敖的为相三方,表现了一位名相高超的处事方式。
孙叔敖临死之前,楚庄王非常痛心,痛哭流涕,要赏赐他的后代,加官进爵。孙叔敖上书说:“承蒙大王的厚爱,让我这个田野农夫当了令尹,可惜我难以报答知遇之恩。我有一子,没什么出息,不堪为官,让他回乡种地去吧。”他问楚庄王在寝丘要了一块贫瘠的土地,让子孙去耕作。寝丘,就是坟地的意思,别人都认为这里风水不好,弃之如敝屣。但孙叔敖明白怀璧其罪的道理,占据了富饶的土地,一旦家族败落就会招来祸患,反而是在贫之地安家,才能保平安。事实也印证了孙叔敖的大智慧,在战乱频仍的春秋战国,以至到了后来的西汉时期,孙叔敖的子孙们一直在这块土地上,安居乐业,繁衍生息。于是就有了那句成语,寝丘之志,形容一种与世无争、知足常乐的好心态。
好了,今天的一代名相——水利专家孙叔敖,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百家祠”,喜马拉雅搜索“历史百家祠”或“中国历史100位名相”,收听相关音频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