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高考三峡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三峡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八上语文三峡精选题)

高考三峡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各项划线字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三峡七百里中 富阳至桐庐

B.虽乘御风 猛浪若

C.沿溯阻 猿则百叫无

D.哀久绝 蝉则千不穷

2、与例句中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例句:春冬

A.此谓大丈夫 《孟子二章》

B.山川美,古来共谈 《答谢中书书》

C.甚矣,汝不惠 《愚公移山》

D.已而细柳军 《周亚夫军细柳》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4分)

1、(3分)B

2、(3分)B

3、(4分)

(1)在春冬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2)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4、(4分 )①写景都善于抓住特点,如都抓住了“山水”特点来刻画。②角度多样,如《山峡》选取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景物特点刻画,《与朱元思书》则运用俯视、仰视、平视等多角度描写③采用多种技巧,如都运用动静结合的方式,以动衬静。(4分。能写2点,每点2分,思路清晰,并能结合文章稍作分析,即可给满分。)

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16分)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lIl南}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划线的词。(4分)

(1)王命急宣( )(2)虽奔御风不以疾也( )

(3)哀转久 ( )(4)四时备 ( )

2、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4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文都写到了“猿呜”,请分别说明“猿呜”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4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6分)

1、(4分)(1)有时 (2)飞奔的马(3)消失(4)全,都

2、(4分)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实是欲界之仙都

3、(4分)

《三峡》: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答谢中书书》:猿呜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

4、(4分)

(1)如果不到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2)傍晚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汰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茸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4分)

(1)自非亭午夜分 自非:__________(2)沿阻绝 溯:_______________

(3)素绿潭 湍:______________(4)属引凄异 属引: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写出了它们怎样的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郦道元描写三峡,吴均描写石门山,两者相同的景物有哪些?都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4分)

1、(4分)(1)如果 (2)逆流而上(的船)(3)急流 (4)连续不断。

2、(4分)

(1)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的确是 趣味无穷。

3、(3分)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写山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通过不同季节的变化来表现,夏——水涨流急,交通阻断。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秋——水枯气寒,猿鸣凄凉。如此将三峡的美丽景观表现得淋漓尽致。

4、(3分)二者都写了高山、绿水、树荣、猿啼,都寄寓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