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能跑的两位人物(他是史上跑的最快武将)(1)

中国历史上有记载跑的快的人不少。

许多人号称“走及奔马”,跑起来和战马有的一比,这速度不算不快。

因为跑的快在青史留名,最为突出的,应该是北魏名将杨大眼。

杨大眼的祖父杨难当是仇池氐人的首领,自称大秦王。

传到杨大眼这一代,已是北魏的平民。

又是小老婆生的,宗族都不待见。

小杨从小生活艰苦,是地道的贫下中农。

长大后从军,做了个小军官。

在军队中就以胆大气足闻名,跳走如飞,是士兵们中最有名的飞毛腿。

历史上最能跑的两位人物(他是史上跑的最快武将)(2)

《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局部

01

北魏孝文帝年间,魏军欲伐江南。

尚书李冲选拔将领,杨大眼毛遂自荐,愿意担任这次讨伐南方的先锋官。

李冲不许。

大眼说:“尚书大人是不了解我,请让我表演一下。”

史上跑得最快的一幕,就这样记录在案了。

杨大眼拿了条三丈长的绳子,一头系在发髻上,一声呐喊,拔腿开跑。

速度快得赛过奔马,当真疾如流星,整条绳子被拉直如飞箭般在大家眼前掠过。

所有的人惊得目瞪口呆,齐声欢呼。

李冲被这惊天速度镇住了,大为赞叹:“从古到今,哪有跑得这么快的人!”

立刻提拔杨大眼为军主。

大眼对昔日的伙伴同事们说:“今天就是我这条蛟龙入水的时刻。从此以后,我将不会与诸位同列了。”

上了个平台,与过去割断,看来上进的人,不留恋过去。

历史上最能跑的两位人物(他是史上跑的最快武将)(3)

《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局部

02

一切如杨大眼所声称的那样,这个矫健无比的勇士进入军旅,如鱼得水。

跟随北魏孝文帝南征,一路斩将杀敌,屡立大功。

大眼与敌人交战,从来是命令跟我来!

而不是给我上。

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是他的作战风格,速度快,招数凌厉,敌军碰上他的刀,无不立即毙命,成为北魏军中勇冠三军的将军。

另一方面他又爱兵如子,深得士兵爱戴。

几年战打下来,已升级到平东将军。

当时南方宋、齐、梁、陈接连更替。

齐太和二十二年(499),南方齐明帝萧鸾去世,儿子萧宝卷继位,胡搞,专杀功臣。

镇守寿春的大将裴叔业为避祸投降北魏,北魏以杨大眼为先行部队,率军快速南下,进入寿春协防。

大眼进退守战,都很有章法,顺利完成任务。

已然是独挡一面的大将。

03

南方大将萧衍被逼急了,干脆干掉萧宝卷,称帝,史称梁武帝。

506年4月,梁大将王茂进攻北魏荆州,北魏这边的统帅就是平东将军杨大眼。

大眼指挥诸路魏军,连战连捷,一路斩将夺旗,高奏凯歌,反而打到汉水,连下梁军五座城池。

斩了梁将王花,凯旋经过洛阳伊阙龙门,发下大愿,开凿一个大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北壁第二层大龛东起第三龛。

这个龛大而内容足,雕刻相当精美,是龙门石窟中的精品。

历史上最能跑的两位人物(他是史上跑的最快武将)(4)

《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局部

“杨大眼造像记”,乃是“龙门二十四品”之一,其书法艺术造诣非常高,大为后世推崇。

杨大眼因此名垂千古。

随着杨大眼势如破竹的进攻,北魏军心大振。

各军都开始反击,在中山王元英统率下,连克孤山、固城、清水,斩梁军大将蓝怀恭。

梁军统帅亲王萧宏大败而去。

梁武帝天监三年(507年),北魏军在元英、杨大眼等领导下,一路连奏凯歌,一直打到淮河边,包围了钟离城的梁军。

顺风顺水的战事,让北魏军上下轻敌思想严重,甚至以为平定江南的时机到了。

只有元英这个人比较清醒,他分析说:“萧宏虽然是个草包,但他手下曹景宗、韦睿等都是了不起的角色,轻敌不得哟。”

历史上最能跑的两位人物(他是史上跑的最快武将)(5)

《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民国初拓本

05

历史上著名的钟离大战开幕。

梁军派名将曹景宗、韦睿等率军援救钟离。

韦睿在以前对北魏的战事中屡有斩获,魏军非常害怕他,称为“韦老虎”。

他进兵神速,十天从合肥率军到达前线,只花一个晚上,就在淮河边筑城大塞,与魏军距离只有百来步,号称“邵阳一夜营”。

韦睿派侦察兵从水路给包围圈内的钟离守军送去授军到达的消息。

梁军士气高昴。

北魏军第二天一看敌人居然就在面前如此神速地筑成营垒,无不震惊。

杨大眼要给他一个下马威,亲率上万精骑兵直冲敌阵,韦睿把战车连接起来,摆成阵列,魏军骑兵冲不进来。

待魏军成堆地挤在阵前,韦睿手下二千张强弩一齐发射,一下子射倒大批魏军骑兵,一箭洞穿大眼的右臂,不得不撤退。

曹景宗部将越草渡过淮河,筑了个坚固的城“赵草城”,保证了过河割草的梁军,顶住杨大眼的进攻。

相反,这个打进魏军的楔子,阻断了左右魏军的联络。

于是魏军在淮河邵阳洲两边架桥,树起栅栏,连通淮河两岸。

三月淮河发大水,梁军乘机发动火攻。

用装载干草的小船,浇满油点上火,直冲到桥边。

一时烈焰冲天,桥和栅栏大火雄雄,梁军敢死队冲上去砍开栅栏,大水一冲,一瞬间木桥栅栏让水冲走。

魏军大败,死伤无数。

土崩瓦解之势,勇如杨大眼也没办法制止军队的溃散,只好烧了营寨,退兵。

钟离之战是北魏建国以来最大的败战,北魏宣武帝统一全国的宏图大业,被半路腰斩。

皇帝大怒,主帅元英受到大处分。

杨大眼作为副帅,被撤职,派往营州(辽宁)当大头兵去。

历史上最能跑的两位人物(他是史上跑的最快武将)(6)

《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民国初拓本

06

好几年后,杨大眼才被重新启用。

他到京城去报到,整个首都的人都听说这个勇将回来了,大家挤上街头争睹杨大眼的真面目,是不是真的和传说一样眼睛巨大?

有个南朝归降的将领叫王秉,见到杨大眼后,对他说:“在南边听到您的大名,还真以为你眼大如车轮呢。今天一看,也和普通人一样嘛。”

杨大眼说:“两军对阵,我杨大眼怒目园睁,就足够让你不敢正视!吓得破敌胆。眼睛大来有什么用?”

这样他的真名倒是没人知道,人人都称他杨大眼。

威名远扬八方,南方军人听说对手是杨大眼,无不害怕。

淮河泗水一带,都用他的名字来驱邪。

小儿夜啼,家人吓唬道:“杨大眼来了!”

就能止哭。

后来他死于荆州刺史任期上,死后又起了不小的风波。

杨大眼(生卒年不详),原名不详,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名将。杨大眼是武都(今属甘肃)的仇池首领杨难当之孙,为侧室所生。杨大眼擅长奔跑,勇猛善战,眼睛比较大,因为眼睛大,而被称为“大眼”,敌人都非常怕他,南朝人传说其“眼如车轮”。杨大眼跟从孝文帝征战,军功显赫,被封为直阁将军,加辅国将军、游击将军等。杨大眼于荆州刺史任上去世。

历史上最能跑的两位人物(他是史上跑的最快武将)(7)

杨大眼正妻 潘宝珠

07

杨大眼的正妻小潘,是个英武的女汉子。

在军中和大眼并马而行,一起射猎一起行军。

顶盔贯甲在大帐中与军士们谈笑风生,十分豪爽,大家都称呼她“潘将军”。

北魏本来是草原民族鲜卑拓跋氏建立的王朝,男女关系开放的很,不像汉人装腔作势。

杨大眼发配到营州,豪放的小潘在洛阳红杏出墙。

回到京城的大眼得知后非常恼火(女婿赵延宝告密),把小潘关起来,最后杀了。

再娶元氏为妻。

小潘的三个儿子都长大了,看老爷子渐渐不行了,就问印授在哪儿?

杨大眼恨透了小潘,恨乌及乌,对这三兄弟也不关心了。

指着小元的大肚子说:“我的爵位由我这儿子继承!你们这几个贱人的儿子,想都不要想。”

三个儿子大怒。

大眼死后棺木要运回京城。

半夜赵延宝打开棺材找印授,被老二杨领军一箭射死。

小元吓得就跑,老二张弓,还想一箭射死她。

老大杨甑生拦住:“咱们可不能担上杀母亲的罪名哟!”

这才作罢。三兄弟取出老爸的尸体,抱着上马,带领手下向南逃走,投降梁朝去了。

据说杨大眼还有个儿子叫杨华,不是小潘生的三个儿子,长得非常英武雄伟。

《梁书》说杨华,“少有勇力,容貌雄伟”。

宣武帝的胡妃,就是后来的胡太后。太后迷上了这个帅哥。

杨华风流快活,但也还是害怕惹祸,也投奔南方去了。

搞得胡后思念之极,作了首《杨华歌词》,叫宫女踏着拍子手牵手唱。

这歌收在《乐府》里,传唱千年: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巢里。果然情深意缠绵。

历史上最能跑的两位人物(他是史上跑的最快武将)(8)

杨大眼在历史上远去了,但他跑得奇快的记载流传下来。

现代百米纪录的创造者博尔特,奔跑速度达到时速

37公里,不知道他飞跑时,会不会把三丈长的绳子拉直如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