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于1996年,豆瓣8.9分的小众电影《伴你高飞》,用唯美的意境,纯粹的情绪,感染着每一位观众。

小女孩开飞机带着大雁南飞 13岁女孩驾飞机引领大雁南飞(1)

这部取材于真实故事的电影,以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共处为主题,讲述了父女俩驾飞机引导孵化大雁南飞过冬的故事。本影片有很多值得关注的焦点:和自然融洽相处,而不是一味索取;普通人的飞翔梦想;亲情成长。甚至无懈可击的一帧帧画面,恰到好处的镜头语言,优秀的光线渲染……每一处都可以成为值得玩味命题。时隔经年,再次重刷这部影片,我关注的更多的是,在母亲离世后,缺失父爱太久的艾米,如何在父亲家从孤僻忧郁,走向开朗阳光的。下面,我将从艾米的角度,从三个阶段,深度剖析艾米的成长及心理路程。

01 冰封期:你的所有行动,与我无关

艾米3岁离开爸爸,十年来一直与妈妈相依相伴。可车祸突然而至,一直以来习惯的生活被打破。刚刚经历了车祸的恐怖,经历可母亲离世之痛,13岁艾米被爸爸从新西兰带到了加拿大。

小女孩开飞机带着大雁南飞 13岁女孩驾飞机引领大雁南飞(2)

爸爸,在艾米的记忆里不过是个模糊的身影,甚至不过是个名词而已。艾米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亲人。艾米的过往,那些曾经温暖和熟悉的一切,猝不及防地从艾米的世界消失。面对完全混乱的现在,艾米把自己冰封起来,有意识地与世界疏离。

刚把艾米领进家时,爸爸边手忙脚乱收拾着凌乱的房间,边向艾米解释自己一直很忙。他保证明天一定把房间“清理得跟从前一样。”可疲惫的艾米冷冷地说:“我不记得了。”“不记得什么?”“从前的样子。”这里简短的语言,有力地表现出艾米对爸爸的疏离感。其实,艾米还记得她儿时的玩具熊,记得仓库里,妈妈开心地推着自己荡秋千。但这一切记忆,是属于艾米一个人的秘密,甜蜜而忧伤。

后来,爸爸迫不及待地向艾米展示自己的滑翔技能。

小女孩开飞机带着大雁南飞 13岁女孩驾飞机引领大雁南飞(3)

当他着陆后,兴奋地期待着艾米的回应。可艾米转身回屋。那重重的关门声,无情地告诉爸爸:我不在乎。

爸爸努力地想给艾米解释:为什么自己清晨没来得及穿衣服,就冲出家门阻止开发商的推土机。可换来的,不过是艾米冷冷的转身离开,再加上一句:“我不关心。”

是的,你做什么,与我无关。“我一点都不在乎。”

在父女刚刚一起生活的日子里,爸爸独自演着独角戏,艾米痛苦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舔舐着内心的伤。

小女孩开飞机带着大雁南飞 13岁女孩驾飞机引领大雁南飞(4)

在这段日子里,艾米习惯了独来独往,自我独立。但这种独立并不稳定,上一秒她还少年老成,下一秒就回归孩子的稚气。比如工作室里,爸爸期待地问艾米:“你没想到我会飞吧?”她会冷静地老成地对爸爸说:“可我不会拿来炫耀。”可不愿意上学时,她又会冲着爸爸喊:“为什么这一切要发生?”她会蜷缩在床上逃避。

这种不稳定的独立,长此以往,会直接导致一种后果:不会与别人合作。多少人长大后的孤僻,来源于孩子时不稳定的自我独立?

02 融冰期:外界环境的宽容与友善,如同暖阳

外界因素来自三方面:

1、来自至爱的关怀:父亲不一味讨好,努力探索父女相处之道

在艾米来加拿大的最初日子里,爸爸近乎讨好地关怀,补偿式地给予着艾米爱。无论是炫耀性的表演滑翔,期望得到女儿表扬;还是笨拙地做早餐;无论是迫不得已答应让小雁呆在房内;还是尽力帮助艾米照顾刚出壳的小雁:爸爸一直积极地探索与女儿的相处之道。

小女孩开飞机带着大雁南飞 13岁女孩驾飞机引领大雁南飞(5)

爸爸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会一味地用一种方式表达对女儿的爱。当他发现单纯地讨好并不能使艾米快乐时,他气馁过,但从没有放弃过。

艾米为了躲避那个野生动物保护局的工作人员,逃到厕所不肯出来。艾米所表现出的失望,引起爸爸的自我否定与怀疑,爸爸沮丧地向女友苏珊说:“她根本就不愿意呆在这里。”“我比起她3岁时,好不了多少。”

但爸爸并没有放弃继续和女儿沟通的努力。他观察着艾米领着小雁嬉戏的过程,开始转换爱的方式:从孩子背后轻轻推动,助孩子成长一臂之力。

艾米的小雁转眼长成大雁,爸爸了解大雁对艾米意味着什么。爸爸开始以自己的方式成全艾米,保护大雁:决定陪艾米带着大雁南飞。

小女孩开飞机带着大雁南飞 13岁女孩驾飞机引领大雁南飞(6)

这是一个多么疯狂的想法,又是一个多么令人动容的决定。在孩子做出看似离谱的行为时,多少父母选择了粗暴打压,选择了激烈反对?不去追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初衷,哪怕是出于善意,只要不符合现实的轨迹,所有旁逸斜出的想法,悉数扼杀。又有多少父母,能够向艾米爸爸一样,选择尊重孩子善良的本意,哪怕是有一线希望也要付出百分努力,去呵护孩子内心的那份良善?

2、朋友的友善:相互理解与信任是成长的推动剂。

艾米身边除了爸爸,爸爸的女友苏珊和叔叔大卫和爸爸的朋友是接触艾米最多的人。

起初,艾米刚刚和苏珊见面时,对苏珊充满敌意。艾米不愿意接受爸爸家里还有个妈妈的事实。她接过苏珊的礼物,很不友好地转身离去。

小女孩开飞机带着大雁南飞 13岁女孩驾飞机引领大雁南飞(7)

若不是爸爸弄巧成拙,那个野生动物保护局的工作人员差点就把小雁的羽翼给剪了。这种敌意或许还将继续存在。为了保护小雁,在厕所住的艾米,洗澡时被爸爸设计的沐浴液刺痛了眼,事情才发生转机。苏珊冲进去,抱住情绪失控的艾米,坦诚地说:“我知道我无法取代你妈妈,没人可以,但我们可以是朋友。朋友间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互相信任。我会保护它(大雁),爸爸也会保护它(大雁)。”这番话,不仅平复了接近崩溃的艾米,也缓和了她们之间紧张的关系。

对大卫,影片着墨不多,但仓库内,叔叔饶有兴趣地和艾米讨论大雁的名字问题,气氛融洽。影片中暖光设计,及从坐在高处的艾米俯视视角,恰到好处地刻画出一个贴心朋友的形象。大卫和爸爸的朋友,一起从野生动物保护局冒险偷出被没收的大雁。更彰显着朋友对艾米养雁行为的理解与支持。

小女孩开飞机带着大雁南飞 13岁女孩驾飞机引领大雁南飞(8)

正是周围有苏珊、大卫等这样的朋友暖心的照顾,尽心的帮助,才促成带大雁南飞梦的实现,加速了艾米心中寒冰的消融。

3 、父母的的坦诚:父母客观评价对方,是对孩子最直观的情商教育。

在带着大雁南飞的路上,关于爸爸妈妈的离婚问题,父女俩有过一次深夜谈话。艾米告诉爸爸,妈妈对她说过,他们都是艺术家,因此很难融洽相处。因为艺术家有时候很自私。”“这确实是真的。 ”爸爸承认。“她说你们都有错。”“我们并没有全错,我们有了你。““过了很久我才承认让你们离开是个错误“”我感到害怕、生气……大多数是生自己的气。”

小女孩开飞机带着大雁南飞 13岁女孩驾飞机引领大雁南飞(9)

后来,爸爸鼓励艾米说:“你和妈妈很像,她很勇敢,你知道吗?她独自如追寻梦想,没人帮忙,你也有那种力量,艾米。”“妈妈一直都在,她在小雁里,在空中,她在你周围,她不会让你失望。”

面对过去离婚的症结,父母两人不约而同地选择客观评判,而不是互相诋毁。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孩子正视现实的勇气。

03 春水期:以爱养爱,给予爱的同时,让我接受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艾米真正走出情绪阴霾,是从发现雁蛋开始的。艾米小心翼翼地呵护雁蛋回家。小雁出壳后,悉心照料小雁,陪小雁玩耍。在大雁身上,艾米倾注了几乎全部的爱。小雁渐渐长大。作为“雁妈妈”,为了遵循大雁天性,艾米同意带大雁南飞过冬,并极力配合着爸爸,让大雁跟着爸爸一起飞。

这是怎样因挚爱而放手的魄力啊。是啊,爱,不是单纯占有,是放手促其成长,让其高飞。

对大雁深深的爱,让艾米愿意和爸爸合作,同意一起带大雁南飞。而在南飞的过程中,父女经历过种种困难:空军基地降落的惊险,躲避偷猎人的刺激……

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艾米学会了责任,学会关心,学会了独立。艾米开始敞开心扉,接受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小女孩开飞机带着大雁南飞 13岁女孩驾飞机引领大雁南飞(10)

还剩一个小时的里程时,爸爸的飞机出了问题,爸爸胳膊脱臼,无法继续陪艾米飞了,爸爸让艾米独自完成最后的带飞任务。可艾米却不肯,“我不能丢下你,你受伤了。”这和当初看到爸爸飞行倒地,冷漠转身离开的艾米,有着天壤之别,艾米已经学会关心别人了。

如期到达目的地,艾米下飞机后,第一个拥抱的,是苏珊,并兴奋地喊了苏珊一声妈妈,她终于认同苏珊的家人身份,接受了这个世界。同时,也学会了独立。

小女孩开飞机带着大雁南飞 13岁女孩驾飞机引领大雁南飞(11)

结语

艾米的身上,其实折射着我们身边大多数进入青春期孩子的模样。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家长们工作等客观原因,导致他们在某一时段,爱的缺失。他们挣扎在自我情绪的漩涡里,经历着如下三个阶段:

1、冰封期的冷漠。

2、融冰期的迷茫。

3.、春水期的豁然开朗。

无论现在他们处在哪种阶段,期望我们要像影片中的爸爸、苏珊、大卫等人一样,给予我们能给予的温暖,穿越岁月的山水秋色,伴他们高飞。

小女孩开飞机带着大雁南飞 13岁女孩驾飞机引领大雁南飞(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