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灵山取经归来,如来佛祖8大护法金刚,为何不肯降落长安城?

灵山传经大会刚一结束,观音菩萨向法祖缴了东土寻取经人的金旨后,如来佛祖当即安排八大金刚,护送唐僧师徒回大唐送经。

随后唐僧师徒,跟随着八大金刚,升起祥云,返往东土大唐长安城。

走出灵山雷音寺,观音菩萨就遇到了门外一路暗中保佑唐僧的三界神仙们。分别是: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菩萨。

这些天庭和佛道的神仙,见观音菩萨向如来佛祖缴了金旨,也纷纷上前,也准备向观音菩萨上缴法旨。

这些三界的神仙们,一路护送唐僧使其圆满取经,出力不小,功德更是不小。于是,观音菩萨欢喜地答复他们:准缴,准缴!

如来为什么派唐僧取经(唐僧灵山取经归来)(1)

随后,揭谛和功曹们,还将记载着唐僧西天取经路上所遇的八十灾愆患难的“灾难薄”,递呈给了观音菩萨观看。

“金蝉遭第一难,出胎几杀第二难,满月抛江第三难……吃水遭毒42难,西梁国留婚43难……铜台府临禁79难,凌云渡脱胎80难,路经十万八千里,圣僧历难簿分明。”

观音菩萨看到唐僧经历的磨难中,只有80难,不合佛门九九归真奥妙之理,急忙安排了揭谛,赶上八大金刚,再造一难。

唐僧师徒正像其他神仙一般,驾乘着祥云在天空中飞行,忽然一脚踏空,坠落到流沙河畔,被千年老鼋沉潜于河里。

经过一番挣扎,好不容易上岸,又遭遇到了风、雾、雷、闪等阴磨作威,想夺取唐僧师徒手中的真经。

如来为什么派唐僧取经(唐僧灵山取经归来)(2)

取经路途中,来来回回磨难不断。大唐贞观27年,唐僧师徒终于来到了长安城的上空,看到了西安城外的望经楼,激动不已。

就在此时,唐僧接到八大金刚的通知:已经到了长安城,我们不好下云,孙大圣三位也消去,汝自去传了经与唐太宗李世民,即使回来,我们在霄汉中等你,与你回灵山一同缴旨。

有读者通读四大名著《西游记》,心生疑问,八大金刚护送唐僧取经到了东土大唐,又是如来佛祖身边的公差,再怎么说也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为何到了长安城不敢入城?甚至也不让唐僧仨徒弟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入城呢?

那么八大金刚到底在顾忌什么,又有什么担心?今天,我们就结合《西游记》原著等,来谈谈这个话题,供大家交流探讨。

一、担心被人画像,影响不好

看到了望经楼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唐僧师徒喜出望外,却被八大金刚泼了盆冷水:只准唐僧入城。

为何八大金刚要这么做?看看《西游记》原著中,金刚怎样解释:“此乃长安城,我们不好下去,这里人伶俐,恐泄漏吾像。”

如来为什么派唐僧取经(唐僧灵山取经归来)(3)

八大金刚的大致意思是说:东胜瀛洲的人太过于聪明伶俐,我们一旦现出真身,恐有人会画了我们的像,泄露到民间。

谁又是金刚口中所说的“伶俐”之人,最有可能的就是“画圣”吴道子,尤其擅长画佛道、神鬼、人物等画。

想想取经之初,观音菩萨前往大唐长安城寻找到了取经人,又在长安城化生寺的水陆法会上现出真身,从上至下,无不对观音菩萨恭恭敬敬, 叩首拜道:好菩萨,好菩萨!

就在这一会儿的功夫里,画术神通的吴道子,当即展开妙笔,画下了观音菩萨的丹青真像。

八大金刚所顾虑的“泄像”之人,应该就是这些出神入化的画家。

如来为什么派唐僧取经(唐僧灵山取经归来)(4)

为何观音菩萨不怕泄像,八大金刚却就怕了呢?

所谓:菩萨低眉,金刚怒目、

“源易缘”认为,这与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清静庄严,见者得福的相貌有关。而八大金刚长相有些凶狠,与佛门宣扬的慈悲和善不相吻合。

如果,八大金刚入城,一不小心泄漏了他们的凶狠面相,给人留下佛教不好的印象,特别不利于佛教东传的“工程”。

二、八大金刚或许顾忌道教的尊神们

常听说四大金刚,如来佛祖身边的“八大金刚”,具体都是谁?

“金刚”一词,源于佛教中的梵文名词,多指佛和菩萨身边的护法天神。大乘佛教中,还用“金刚”来形容坚不可摧,包含天地正气,能够祛邪扶正,比如护法神手中常持有“金刚杵”、“降魔杵”等,可见“金刚”也是一种宗教中的武器、法器。

如来为什么派唐僧取经(唐僧灵山取经归来)(5)

《西游记》中,护送唐僧返回东土的八大金刚,正是如来佛祖身边的长随侍卫,手持金刚杵的8位护法神,分别是:青除灾金刚、辟毒金刚、黄随求金刚、白净水金刚、赤声火金刚、定持灾金刚、紫贤金刚、大神金刚。

再来看他们对唐僧的态度。灵山之上刚领法旨,八大金刚赶上唐僧直喊他:取经的,跟我来!

到了陈庄家,面对众人的热情款待,唐僧师徒只得使用解锁法,悄悄逃走,准备返回大唐,八大金刚在高空中又是喊道:“逃走的,跟我来”;

长安城中,唐僧正在大雁塔寺内传经,忽闻香风缭绕,八大金刚空中现身,叫道:诵经的,放下经卷,跟我回去也!

如来佛祖将最后护送取经的工作,交给了八大金刚负责。八大金刚又多次对唐僧等人不大尊重,其称呼连句“长老”都没,一点也不客气,足以说明他们在佛教中的地位尊贵,显赫有名。

如来为什么派唐僧取经(唐僧灵山取经归来)(6)

他们为何不敢“现身”的另外一个原因,应该是与道教的神仙有关。

从《封神演义》中,我们不难看出,神仙间也有派系和争斗,也并非一团和气。比如,封神中以元始天尊为代表的阐教,和与通天教主为代表的截教,两派为了保周伐纣,就斗争得特别激烈,以至于三界大乱

按照道教和民间的传说:封神时期,道教一支独大。后来,太上老君出函谷关,化胡为佛,西方教被佛教演变,燃灯任佛教第一代教主,成为燃灯佛祖。

网络中,也有观点称,因燃灯政策平和,佛教得不到长足发展,在天庭的支持下,如来佛祖接任第二代教主。

佛教在如来的掌管下迅速发展,势力占据了四大部洲的东胜神州和西牛贺洲。但如来显然不满足于此,他把目光放向了道教的地盘南瞻部洲。

想想看长安城内,有多少道教的精英神仙和三清弟子呢?八大金刚没有进城的原因,或许与教派争斗也有一定的关系。

三、时间仓促,担心延误返程时间

从灵山到大唐长安,再从长安,返回到灵山,中间还要经历一难,总共有多长的时间?

原著中,明确谈道,只有8天。

因此,我们看到在护送过程中,八大

如来为什么派唐僧取经(唐僧灵山取经归来)(7)

金刚一直在催促唐僧师徒,抓紧时间,不要耽误了返回灵山受封的时间。

《西游记》第100回,“径回东土,五圣成真”一章节中,悟空、八戒和沙僧三人听到金刚说,让唐僧自己送经到长安时,马上回了一句:尊者说的对,但我师父怎能挑得起经担,又如何牵得这马?必须我等一同去送!

没有唐僧这个主人公,可能取不得到真经,但没有孙悟空等师兄弟,唐僧也不一定能取得真经,这期间,他们师徒又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关键时刻,却不让亮亮相,多没有存在感!

都不好惹,八大金刚于是知趣地说:观音菩萨说过,往来只有8天时间,如今已经过去一半,只怕八戒贪图富贵,误了期限。

这个包袱八戒也不接,笑答道:师父成佛,我也希望能成佛,岂有贪图之理,泼大粗人!你们都在此等我!

从这些对话中,说明八大金刚不进城的原因之一,或与时间仓促有一定关系。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订阅专栏,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参考资料:《西游记》、《封神演义》、《中国神话民间传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