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挡技巧图解(新手课堂如何顺畅退挡)(1)

顺畅起步是新手们驾驶挡车面临的第一道门槛,如何熟练顺畅的退挡,绝对是新手们面临的第二个挑战。

挡车的制动不只是使用前后刹车,更是能配合挡刹来达到减速的效果。如何正确不伤车子又能顺畅的退挡补油,这次我们就来教大家如何像老手一样的滑顺退挡。

变挡技巧图解(新手课堂如何顺畅退挡)(2)


新手:

如果升挡的时机都这么多变,那哪些时候我应该退挡呀?

回答:

最大原则当然是以不熄火为目标,所以当转速太低,车辆开始震动时就一定要退挡。不过在这之外,还有两个情况你需要退挡,分别是:

1、想要加速时:如果转速够高,油门一转车辆就会有足够的加速力道,不过当转速偏低时,就需要退挡来取得足够的加速力道。

2、下坡需要挡刹时:就像许多山路会有牌子写着请用低速挡一样,长下坡用较低的挡位可以有比较大的挡刹,减少挡车使用过热的可能。

变挡技巧图解(新手课堂如何顺畅退挡)(3)

变挡技巧图解(新手课堂如何顺畅退挡)(4)


新手:

前面有红灯我要停下来了,我在减速滑行的时候,是要一挡一挡来退挡,还是我可以一口气连退好几挡呀?

回答:

这部分我建议一挡一挡的退,因为如果发生突发状况,需要加速时,你才有动力可以加速,而不会因为挡位问题而手忙脚乱。在一般道路上,基本都是以一挡一挡顺序的退挡来操作,当然,还是会有一些情况会用到连续退挡。

变挡技巧图解(新手课堂如何顺畅退挡)(5)


新手:

是哪些情况会用到连续退挡呀?

回答:

当你低转速巡航时,突然需要加速,中排气量级别的车款只退一挡是不够的,这时就需要连退两挡以上。

另一种是比较特殊的例子,在赛道上的激烈操驾,大直线进弯可能会需要退两挡以上。而除了每退一挡补一次油、结合一次离合器的传统做法外,还有一种竞赛技巧是连续退挡。操作时每退一挡补一次油,但不结合离合器,直到退到所需挡位时才做一次性的补油与离合器结合。通常需要如此快速退挡的情况都在是赛道上,而车辆也都是针对竞赛需要改为密齿比变速箱,在一般道路上,大型重机不大需要用到这样的方式退挡。

变挡技巧图解(新手课堂如何顺畅退挡)(6)


拉、转、踩、放 退挡补油基本功

新手:

人家说退挡要补油,那是为什么呀?

回答:

你应该很清楚,同样时速下,低挡位的转速会比高挡位的转速要高。所以当我们在同样速度下退挡时,需要补足高、低挡位间的转速差异,所以需要手动来补个油门。


新手:

如果不补油会怎样吗?

回答:

不补油的话,引擎转速为了符合后轮时速而被拉高,后轮则为了符合引擎转速被拉低,两者彼此影响。因此在引擎与后轮互相拉扯下,引擎转速会被带高一些,同时后轮转速也会被拉低一些,就产生刹车感。如果转速差异太大,让两者拉扯力量大于轮胎抓地力的话,就会发生后轮锁死情况。

变挡技巧图解(新手课堂如何顺畅退挡)(7)


新手:

那退挡补油该如何操作呢?

回答:

实际操作方式是在抓离合器后的瞬间补一下油门,在这同时退好挡位,再放开离合器,整个过程非常快速,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就完成。自己练习的话,有几个诀窍可以掌握。

1、消除打档杆间隙:和升挡一样,预先将打挡杆间隙消除,并微微施点力。

2、拉离合器转油门:在拉起离合器的同时也转一下油门做补油动作,补油方式就快速转一下油门即可。

3、退挡:这动作几乎与第二步同时,因为已经先消除打挡杆间隙,加上预先施力,你会发现在离合器的同时,车辆也退挡了。

4、放离合器:一感受到退挡后,立刻放开离合器,这时转速尚未完全下降,完成退挡补油动作。

如果照上述方式练熟,整个退挡补油的动作将是一气呵成,几乎同时作动。

变挡技巧图解(新手课堂如何顺畅退挡)(8)


新手:

那我补油时该补多少呢?

回答:

搭配滑动式离合器的车款只需要少少补一点就好,但一般车款来说先以可用转速的1/8转速上下,来做补油基准,再来实际练习时,通过车体动态来感觉自己补的够不够。如果发现退挡补完油时,车会往前冲的感觉,那就是补太多了。

反过来说,如果是车辆出现减速感,那就是补太少,当然也可能是车辆油门反应太差,导致虽然转了一点油门却没反应。这时就需要自行对应车况,来做些许调整。


新手:

原来光是换挡就有那么多学问,这次真的是学到很多。

变挡技巧图解(新手课堂如何顺畅退挡)(9)

内含大学问的换挡技巧

骑乘技巧是一门非常庞大的课题,这次单元所讲的部份,只是换挡技术中,较为基础的部分。但相信有许多骑士虽然知道其中的观念,却不知道该从何做起,希望本篇中所提到的一些小技巧,能让你更有效率的学会离合升挡与退挡补油。

万丈高楼平地起,所有的技术都是建立在基本功之上,只要打好基础并熟练它,很快的就能如同自己双手般的操控车辆。如果你喜欢骑车这件事,那么更应该学会操控它,这样,就能进一步享受摩托车带来的乐趣。

变挡技巧图解(新手课堂如何顺畅退挡)(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