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捉风捕影)

当听说TVB大名鼎鼎的现象级电视剧《使徒行者》要被搬上大银幕时,我是拒绝的,苗侨伟,佘诗曼,林峰,沈震轩,陈敏之,许绍雄等等等等,角色太过深入人心,不可复制,再加之最近几年热播电视剧改编的一贯尿性,圈钱了事,糊弄观众,毁我经典,不消多说了,总之以为影版《使徒行者》不怀好意。

使徒行者张家辉古天乐大战释行宇(使徒行者张家辉)(1)

直到制作方放出演员阵容的时候,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半截。

记得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能打能演能玩还能文艺,面包爱情两手都够硬,彼时的好莱坞在这里也不过尔尔,无论是导演,演员,影片数量,影片质量都是顶级的繁荣,物极必反,但香港电影一泻千里的溃败实在令人扼腕叹息,感慨一个时代逝去的同时,令人略感欣慰的是,香港仍有一大批电影人坚守一线,负隅顽抗。

张家辉,古天乐,甚至吴镇宇都不是鼎盛时期的红人,在大浪淘沙的变幻中,他们是见证者,参与者,淘洗过后,得以存活,演技日臻化境,个个独挑大梁,类比如今的“奶油”小生,他们靠脸吃饭又不靠脸吃饭,年龄和魅力两相增长,无疑这个时代属于他们这一批人。

影片《使徒行者》纯正港产演员的配比足够惊喜,足够诚意,这份担当挽回太多加分项。

使徒行者张家辉古天乐大战释行宇(使徒行者张家辉)(2)

电影版《使徒行者》相比剧版,只保留了基本的故事主线,其它几乎全盘推翻重新来过,对于担心“看不懂”的观众们,这点倒大可放心。

对于剧迷们来说,能够燃爆“情怀作祟”的有“钉姐”佘诗曼,“欢喜哥”许绍雄原汁原味的保留登场,尤其是女主佘诗曼的设定相比TVB别无二致,聪明伶俐,善良干练,是全片的笑点所在,在阿蓝(张家辉饰)和少爷(古天乐饰)双雄并进的剧作结构中,起到了绝妙的平衡作用,满屏兄弟情义大于天的荷尔蒙,有这样一位如此讨巧,如此讨喜的女子存在,《使徒行者》观赏性更加立体多元。

使徒行者张家辉古天乐大战释行宇(使徒行者张家辉)(3)

前不久于内地上映的《盗墓笔记》毫无下限的卖腐搞基可谓群情激愤,恶评如潮,《使徒行者》在展现兄弟情义的戏份上,有刻意迎合大陆文化趋势之嫌,好在“度”的拿捏上并未太过火。

“做兄弟,在心中”,这个在片中至少说过两遍的台词,也是影片的主旨,在说第一篇的时候,看到了“杜琪峰”的神韵,说第二遍的时候就有点“琼瑶”了,或多或少有些造作。

在香港拍“兄弟情深”,吴宇森,杜琪峰是公认的行家里手,张家辉和古天乐在戏中的情感内核更像后者,只是杜琪峰更加高明,“做兄弟,在心中”,要是杜的电影,绝不会如此直白的你情我义,竟然“在心中”,为什么还要说出来?诸如《放逐》,《枪火》,《黑社会系列》概莫如是。

使徒行者张家辉古天乐大战释行宇(使徒行者张家辉)(4)

双雄反转,惺惺相惜的故事线,又像极了吴宇森早年拍摄的电影,《英雄本色》,《喋血双雄》全都如此,要想把“兄弟情”升华到一定高度,必以暴力血浆的极端才能更加令人动容信服。

影片《使徒行者》不乏激烈的枪战,在给我造成极大快感的同时,总感觉少了一股气在里面,远没有影片《毒战》结尾火拼的酣畅淋漓,汗毛倒竖,即使在“巴西毒品交易”的重头戏中,给人的感觉也是不痛不痒,草草了事。

但此种类型的港产片由于经验,套路实在太深,《使徒行者》各个环节达标或是“好看”还是能够保证的。

使徒行者张家辉古天乐大战释行宇(使徒行者张家辉)(5)

除了本文开头介绍的“钉姐”佘诗曼,《使徒行者》中还有另一位小花旦,由内地演员张慧雯饰演的“保镖”小英,几无台词,眼神犀利,身手敏捷,气质与影片很搭,非常出彩。

戏骨“吴镇宇”此次甘当绿叶,举手投足,神采奕奕,甚是抢镜,当然相比其以前饰演的黑帮大哥,可发挥空间相对有限,诸如《无间道2》中的“倪永孝”,为家族能屈能伸,犹如“老年教父”,那才是巅峰。

张家辉和古天乐作为支撑整部戏的核心角色,要颜值有颜值,要演技有演技,隐匿于骨子里的魅力愈发收放自如,香港男演员越老越吃香的传奇得到延续 ,梁朝伟,刘青云,郭富城,刘德华,不一而足。

使徒行者张家辉古天乐大战释行宇(使徒行者张家辉)(6)

总体来说,影片《使徒行者》作为一部商业片,娱乐性,观赏性俱佳,剧情铺陈,角色营造稍欠火候,一帮演员的共同努力算是补齐些许短板,纵观现在院线上映的所有影片,《使徒行者》已然做的足够精致。

#头条影评大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