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在网上看到一则报道:有个家境优越的高学历女生被绑架后拐卖到偏远山村,男方先是拘禁,然后发生关系,之后女生心态发生变化就和男的一起生活,平时以夫妻相称,但是既然是拐来的,当然也没有领证了。报道说男的家里条件很差,在尽力对女方好,后来警察查到这里,女方正好怀了孩子快生了,男的被抓的时候女方还想隐瞒,直到警方叫了声她原来的名字.......女方醒悟后要打掉孩子,这时候拐卖男父母又出来跪地相求要求生下来...

人性真的这么险恶吗(他们不是彻底的坏人)(1)

这个报道里的女孩子是显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为什么在被拐、被拘禁后,堂而皇之的做起了施暴者的妻子而对营救她的警方隐瞒想包庇他呢?这个女孩子的心理就是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人性真的这么险恶吗(他们不是彻底的坏人)(2)

来看一部电影《斯德哥尔摩》,就了解什么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了。这部影片讲述的是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之后在保险库中与警方僵持了长达6天。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

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竟然还同情歹徒,对歹徒表达了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之情,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其中一名叫比安卡的女职员竟然还爱上了劫匪,并与他订婚了。这些被绑匪劫持的人质为什么心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这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由来。

人性真的这么险恶吗(他们不是彻底的坏人)(3)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人性真的这么险恶吗(他们不是彻底的坏人)(4)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产生有以下四个因素:

1、绑匪或者施害者虐待或威胁人质。

在这种情形下,人质往往是很惊恐、很畏惧的,生怕一不小心绑匪就会伤害到自己。在《斯德哥尔摩》里,当两名绑匪控制了局面后,就给比安卡他们几个人质松了绑,还关心问候他们有没有事。绑架后没有虐待他们,反而做出了一些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善行,这一点小小的意外在比安卡他们内心激起了很大的情感波澜。在她们看来:绑匪拉尔斯虽然做了很多坏事,但不是一个彻底的坏人。因为他在一次抢劫时,因为对方心脏病发,中途终止了抢劫,还亲自跑去药店买药,救回了被抢劫者一条人命。比安卡深信绑匪拉尔斯他只不过是“由于种种原因,被迫走上了抢劫的不归路”。

人性真的这么险恶吗(他们不是彻底的坏人)(5)

2、绑匪会向人质表达某种程度的善意。

在《斯德哥尔摩》里,绑匪拉尔斯给比安卡他们几个人质一些食物或水,允许他们上卫生间。到了晚上,当绑匪拉尔斯发现比人质比安卡想念孩子,甚至破例允许她往家里打了一通电话。

人性真的这么险恶吗(他们不是彻底的坏人)(6)

事实证明,这些善举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形成的基石。他们本来以为绑匪要杀害伤害她们,但是事实上绑匪没有这么做,人质将所有这些都感知认为是绑匪赐予他们“生命礼物”。

人性真的这么险恶吗(他们不是彻底的坏人)(7)

这时候,绑匪胁迫他们生命这一事实被忽略了,他们为当下被给予的生命所感动。人质从心理上认为,他们还活着是因力绑匪“没有杀死我”,这是一种“被恩賜的存在”,所以人质比安卡他们渐渐对两个劫匪,从恐惧变成了同情,进而变成了感激。

人性真的这么险恶吗(他们不是彻底的坏人)(8)

这种情况其实在家暴里,也比较常见。经常对妻子施暴的丈夫,毒打伤害妻子后,往往会对妻子加倍的好,比如说马上给妻子处理伤出,照顾她。在电影《别跟陌生人说话》里安嘉和对梅湘南就是如此,每次对她施暴后,都表现的后悔万分,痛哭流涕的让妻子原谅他,梅湘南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被的丈夫安嘉和家暴着、欺骗着,痛不欲生......

人性真的这么险恶吗(他们不是彻底的坏人)(9)

《别跟陌生人说话》安嘉和对梅湘南进行家暴

3、在绑匪手里人质没有逃跑的机会,反抗逃跑只会给自己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

轻则毒打,重则丧命。绑匪经常对人质说,你不要害怕,你只要听话我就不伤害你。这种洗脑的话,让人质意识到自己只要服从绑匪的命令,自己的生命就会有保障。求生是人的本能,在这种情形下,人质的心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为了生存心甘情愿的做施暴者要求他们做的任何事情。这是因为人质对自己生命的主宰者(绑匪)的一种认同。比如说网上报道的一些被绑架胁迫做性奴的女孩子,她们长期的被施暴者关在阴暗潮湿狭小的地方,但是久而久之她们还会爱上这个施暴者,就是因为她们已经被施暴者洗脑,强烈的认同施暴者的行为,这其实也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命是安全的。

人性真的这么险恶吗(他们不是彻底的坏人)(10)

4、人质与外界隔绝,在绑架期间,他们所能得到的信息都来自于绑匪。

人质对绑匪的灌输的那一套看似合情合理的价值体系深信不疑,在没有沟通交流的前提下,本来正常状态下不可能发生的事在人质这里发生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人质开始站在绑匪的立场上,透过绑匪的眼光来重新看待这个世界和他人,这个时候绑匪已经成功给人质洗脑。

人性真的这么险恶吗(他们不是彻底的坏人)(11)

在传销中,传销管理者通过没收手机,切断传销人员与外界的联系,不断单向向其灌输传销思想。在缺乏外界信息交流的情况下,受害者很容易缺乏理智,而在短时间内就很容易受到对方的控制,使受害者成为传销大军的一员,并鼓动其他人员加入。如果传销人员能够及时与外界的家人或同学朋友取得联系,有了与传销者不一样的现念的交谈,传销者的洗脑就很难实现。

人性真的这么险恶吗(他们不是彻底的坏人)(12)

综上所述,绑匪劫持人质之后,刚开始使用暴力、威胁、虐待等手段,最后又对其施以小恩小惠。在信息隔绝的情况下,单方面的刺激作用被放大了,因为人质在心理状态非正常的极度脆弱情况下,又缺少信息和情感的交流沟通,很容易接受施害者的行为和观念。在这种情况下,人质正常的思维和情感撑不住了,就出现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样在一般人看来不可思议的现象。

一个人长期进入了一种状态,要TA再进入另一个状态,往往就很难适应环境的改变。他们的身心适应了过去,就很难适应现在与未来了。这多半由于过去是产生了一种扭曲、混乱、愚昧、偏激和高度紧张的变态的状态。比如开头提到过的那位被拐买的高学历女生,在长期思想紧张的状态下,她的认知已经扭曲,认同了拘禁她的男人,还怀了他的孩子,当警察解救她时她还向警察隐瞒想包庇他。

那如何根治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呢?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如果陷入了受害者的角色,一定要保持清新的头脑,寻机出逃,不能一味的坐以待毙。

人性真的这么险恶吗(他们不是彻底的坏人)(13)

始终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自己迟早会被解救回去,不要轻易的妥协,心甘情愿的委曲求全。

可以慢慢了解施害人的弱点,说话的漏洞,进行自我反思,寻找其行为上的不合理性,进行反击。

人性真的这么险恶吗(他们不是彻底的坏人)(14)

心理研究表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人的心理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将不良刺激转化为良性刺激,借此度过难关,保存生命个体。经常遭受虐待或尊严遭到侵害的人,更有可能爱上犯有暴力罪的人。对于那些有过被虐待经历的人来说,与施暴者建立爱情关系,让她们有一种安全感。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反映了人性的弱点:即人是可以被驯养的,这是一种屈服于暴虐的弱点。我们反对对施害者的依赖与同情,不要被施害者偶尔表现出来的善意所迷惑,而违背事实选择相信他们不是彻底的坏人,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被迫走上了不归路”,同时要善于与施害者斗智斗勇,最终战胜他。

人性真的这么险恶吗(他们不是彻底的坏人)(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