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史料记载,古代日本僧人来到中国,写下了一首《日出扶桑是我家》诗,这首诗几百年来一直在日本和中国各地广为流传,成中日两国人民民间友好交流的佳话。然而,笔者就此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关于这首诗有许多“版本”,其诗句大径相同,但词句还是不一样,而且作者是谁,作品创作于何时、何地口径不一。现收集并作简单分析,希望能起抛砖引玉之作用。

一、《日出扶桑是我家》的各地“版本”

1、广德版本。据广德州志记载:“元日本僧人亮公(法号圆照)元大德七年入中土,至州北之横岭。岭之阳五峰森列,爱其地胜,遂结庵焚修焉,年一百八十示寂。作《日出扶桑是我家》:日出扶桑是我家,随波逐浪到中华。眼前光景般般别,惟有寒梅一样花。成化间修州守陆凤记,据《陆记》及《亮禅师语录》增。”(光绪《广德州志·卷四十二·仙释》P616)

并建有庵:“横岭庵在州西北六十里,洪武二年建,今明圆照庵(以亮公法号名),知州陆凤记,在州北五十里,元大德七年建,明正统成化间修。”(光绪《广德州志·卷十四·寺观》P228)

倚窗听雨雁鸣声全文(读日出扶桑是我家存疑)(1)

2、北京版本。根据约1467年成书的《亮禅师语录》中记载,明时(1451年)日本僧人亮哲游玩法华寺时,偈云:“眼前光景般般别,惟有寒梅一样花。”

倚窗听雨雁鸣声全文(读日出扶桑是我家存疑)(2)

3、台州版本。据(清)方景濂、张联元《台州府志》载《倭诗词》:“建跳所相传,一倭飘风至,题绝句云:出日扶桑是我家,好风相送到中华。眼前景物千般异,惟有寒梅一样花。传送至官,乃遣还国。当嘉靖末乱以前事,设其来晚,将不免为囚矣。”(清·乾隆《全浙诗话·卷三十九》P957)

大概意思是,嘉靖初年,相传一艘日本船只遭遇海难,漂到了健跳,船上的日本人被救了下来。官府得知后,将他遣返回国。这位日本人临走时,还写了这首答谢诗。

倚窗听雨雁鸣声全文(读日出扶桑是我家存疑)(3)

4、重庆版本。三奇寺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光绪《荣昌县志》说:“寺前远山横列如船,即八景之石航秋水。前明日本僧建僧颇能诗。兹不胜录其感怀,有云:日出扶桑是我家,顺风飘落到中华。眼前景致般般别,惟有寒梅一样花。”该县志还对日本僧人建僧还作了详细的记述:“日本僧,僧碧眼绀发,形貌奇古。云:自日本国来挂锡昌舟三奇寺。多奇异,或数日不语,或竟日不食。人往见之,终不与交一语。日久人亦罕见之者。十余年后,飘然而去。其徒众探所在踪迹,亦已渺矣。”,据此,建僧被史学界列为“最早到重庆的外国和尚”。(清·廖朝翼、文康《荣昌县志·卷六十八》)

5、广州版本。南海神庙,该庙又名“波罗庙”,相传古时一位波罗国的贡使叫达奚司空的人随船到此,并携来波罗蜜树两棵植于庙前。次日晨早登上庙侧的小山丘之巅“浴日亭”观浴日胜景,恋而忘返,但他乘搭的船已扬帆远去。达奚司空只能望洋泣叹,后立化为石,从此每日清晨附近邻人必闻其泣声,诗曰:“日出扶桑是汝家,因风吹送到中华。鸡鸣狗吠皆相似,到处杨梅一样花。”(李淑芬《波罗使者与波罗蜜的传说》广州文史`黄埔第十七辑)

根据民间传说,达奚司空因为无法回故土,而念两句:“日出扶桑是我家,因贪玩景滞中华!” 后来有位官员游览到此,闻知此事,就续对了下面两句:“鸡鸣犬吠皆相似,到处杨梅一样花。”(宏明《“波罗庙”的由来!(二)》2009.03.11)

倚窗听雨雁鸣声全文(读日出扶桑是我家存疑)(4)

二、《日出扶桑是我家》各种版本中的关键词

1、作者是谁。“广德版本”中《日出扶桑是我家》的作者是僧人“亮公”,即姓亮的和尚,这与“北京版本”中“僧人亮哲”的作者基本吻合,综合两地“版本”,我们可以判断该诗的作者是亮哲,法号圆照;而“重庆版本”中该诗作者是日本僧人建僧;“广州版本”中该诗作者是波罗国(今孟加拉国和印度比哈尔邦大部)的贡使叫达奚司空,但这个贡使是不是日本人无从考证;“台州版本”中该诗作者一遇海险的日本人,更没有明确姓名。

据此,我们发现,只有“广德版本”与“北京版本“可以互相佐证,其他三个”版本“为孤证,但我们从这五个“版本”可以明确《日出扶桑是我家》是日本人所作。

2、创作时间。“广德版本”中《日出扶桑是我家》的作者在元大德七年入中土后而作,即写于1303年之后,这也是各种“版本”中记载时间昨早;“北京版本”记载该诗创作日期为1451年;“台州版本”记载该诗创作日期为嘉靖初年,即1522年稍后;“重庆版本”记载的该诗创作日期为万历年间(作者也是三奇寺的始建者),即在1573年至1620年7月时间段内;“广州版本”没有时间记载。

3、创作地点。就目前来说,创作地点为五处,今有迹可寻:阳五峰,位于今安徽省广德市新杭镇五老峰;法华寺,位于今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寺街;建跳,今浙江省三门县城健跳镇;三奇寺,位于今重庆市荣昌区北部仁义镇;南海神庙,位于今广州黄埔穗东庙头的西侧扶胥镇。

三、《日出扶桑是我家》各种版本的真实性

1、从该诗作者身份来分析。“广州版本”中该诗作者是波罗国的贡使,即达奚司空是古印度人,与“日出扶桑是我家”日本人是矛盾的,据此,首先可以排除“广州版本布”的真实性;“台州版本”中该诗作者是日本遇海难而避险的人,其他“版本”都明确了作者是日本僧人,据此,“台州版本”的真实性令人怀疑。

2、从该诗创作时间来分析。“广州版本”没有明确时间记载,只是“相传”,而其他“版本”都明确了该诗创作时间或大概时间段,据此可以排除“广州版本”的真实性;而“重庆版本”记载的该诗创作日期为万历年间,晚于“广德版本”200多年,晚于“北京版本”100多年,可以认为是抄袭前两地版本,因此“重庆版本”也可以排除。

3、从创作地点来分析。五地“版本”中,四地皆为寺庙,而“台州版本”没有明确提及寺庙,可以再次排除该“版本”的真实性。

4、从作品描绘的物体来分析。《日出扶桑是我家》诗中,有四地“版本”都有关键词寒梅,而“广州版本”中的关键词是杨梅,可以再次排除该“版本”的真实性;

三、总结

1、从作者身份、创作时间、创作地点、作品“关键词”四个要素面分析,“广州版本”真实性可以完全否定。

2 、从作者身份、创作时间、创作地点三个要素面分析,“台州版本”的真实性基本可以否定。

3、从创作时间这个要素来看,“重庆版本”晚于“广德版本”300多年,晚于“北京版本”是200多年,其真实性大打折扣。

4、从作者身份、创作时间、创作地点、作品“关键词”四个要素面分析,“北京版本”具有可靠性,然而,该“版本”晚于“广德版本”100多年,并仅仅记载该诗的最后两句,诗词的完整性降低了该“版本”的真实性,另外,万历《应天府志》、光绪《顺天府志》等北京历代志书中,都没有该诗记录。“北京版本”也值得怀疑。

另外,“北京版本”中“关键词”虽然有寒梅这个要素,降低了其“版本”的可信度。因为,在元末明初时,梅花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北京很少极其罕见。北京“从江南移来梅花,时间大约是大德末年或至大初年(1307-1308)”;明(1368-1644)时,受气候影响,北京地区有梅花可谓罕见,明代张宁《梅南序》“今江南之北植梅渐寡,迤逦渐无。”(程杰《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8,P58-59、85)

5、从作者身份、创作时间、创作地点、作品“关键词”四个要素面分析,“广德版本”比较其他四个地方的“版本”相对来说最具有真实性,然而,也有美中不足,广德州志中记载该诗作者亮公活了180岁,也令人怀疑该“版本”的真实性。

倚窗听雨雁鸣声全文(读日出扶桑是我家存疑)(5)

【编后】

由于年代已久和资料有限,《日出扶桑是我家》原创真实情况我们暂时无法考证,本文阐述不足之处,敬请斧正!同时,感谢首都师范大学的张静宇先生提供重要资料。

(作者:徐厚冰,安徽广德人,自媒体人,地方史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