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1)

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其父王国器是赵孟頫的女婿,王蒙为赵孟頫的外孙,幼承家学,少时才华俊发,有传记其“文章不尚矩度,顷刻数千言可就”。他的一生,总是在出世与入世,仕与隐的矛盾冲突中纠结彷徨。元末在割据苏州的张士诚府中做“理问”(即法官),后苦于乱世兵争,隐居杭州仁和县东北黄鹤山中,故此经常往返于松江、苏州、无锡、荆溪等地,结交黄公望、倪瓒、杨维桢、陆友仁、顾德辉等文人名士。明初出任(山东)泰安知州,倪瓒曾赋诗劝阻,不听,后因胡惟庸案所累,卒死狱中,真实原因是他曾仕张士诚的经历而遭到朱元璋的报复。王蒙师法董源、巨然、李成、郭熙和赵孟頫诸家,其画气韵浑厚郁勃,构景繁复稠密,极尽笔墨表现的各种状态。如繁密的解索皴、牛毛皴,曲郁松糯,收放自如,运用苍毛、干渴、蓬松的笔意,从笔尖到笔根翻转皴擦来表现浓郁苍翠的山林气象,各种皴法、点法的繁复交替中融虚幻于实景,在他的代表作品《青卞隐居图》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青卞山是王蒙的表兄弟赵麟的隐居地。此画作于1366年,王蒙时年58岁,这一年,他还画了《破窗风雨图卷》,倪瓒画《枫落吴江图轴》、《古木竹石图轴》,马琬画《春山清霁图》(元人集锦:八家合卷之一),陈汝言画《罗浮山樵图轴*绢本》,徐贲画《龙隖春云图轴》。

《青卞隐居图》深得苍郁繁茂,浑厚华滋的气象。王蒙强调以书入画,以篆籀笔法写解索皴。倪瓒评他;“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龚半千论“北宋人千丘万壑,无一笔不简,元人枯枝瘦石,无一笔不繁”,此一简一繁,亦可移论王蒙之浑茫繁密,云林之萧散简远。

王蒙画法有粗有细,有工有写,画法样式多富变化,充公体现了他对山水程式语言的延续与拓展。他以董巨为宗,亦兼取“北宗”技法与经营布置,丘壑多取层峦叠翠,千山万崇的全景式山水表现。三远兼备,其山水意蕴,表现出苍茫秀润,浑沦深邃的山川气象。

王蒙对以后山水画的发展影响极大,几乎所有的山水大家无不法乳王蒙,其丰厚的笔墨资源成为强调抒情写意的山水画最为重要的传统。像明代沈周的名作《庐山高图》,董其昌的巨制《青卞山图》更是直接以《青卞隐居图》为蓝本的变体,沈、董的造境是以各自的才情阅历从《青卞隐居图》的笔墨意象和程式语言中寻找到从景到境的拓展、升华。王克文说:“他对后世的影响不仅在于笔墨的表象——生成形态、程式规范上,更在于内美、气息、逸品、神韵、书意、笔墨等内涵上,融合前贤之长,而不露承袭之痕迹。”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2)

丘挺临王蒙《青卞隐居图》 164cm×42cm 1994年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3)

丘挺临王蒙《青卞隐居图》(局部)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4)

丘挺临王蒙《青卞隐居图》(局部)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5)

丘挺临王蒙《青卞隐居图》(局部)

王蒙与《青卞隐居图》

《青卞隐居图》为王蒙的代表作之一,主要笔墨特点是:

1、笔法丰富,墨色层次微妙,疏荡而不病于放,绵密而不嫌于弱。体现了典型元人山水风格的“松”“糯”“毛”。

2、以渴成润,用较枯之笔层层积染皴擦,笔墨融合,温润凝净。

3、山石披麻皴、牛毛皴、解索皴交互使用,皴擦并举,山顶多作矾头。

4、树法多用点叶树,穿插枯枝、松树。

5、各种点法交互穿插使用,焦墨渴笔点多用于峰峦山脊、石嘴、顶巅、凹隙及脉络转折处,有的似皴擦似苔点交融为一。近中景、山坡、树干树叶则多用疏朗圆笔攒点,以湿墨浓重处理。

6、画法由小到大,由近到远,层层生发。

临摹提示:

1、临摹此画选用不太渗化的纸为宜(半生熟)。

2、宜用弹性较好的狼毫、精毫笔。

3、墨最好是研的。(可用中华墨汁胶较轻渗水再研过,也算便捷)。

4、动笔前,要对作品的章法、结构、形质、笔墨等细节作认真细致的观摩。

如用两周时间临摹,第一周进行较细致的读画、练笔,尽量理解画中的形体结构、组织规律及笔法、墨法规律,捕捉其沉厚郁密,灵秀洒脱的气息。体会古人十日一水,五日一石的作画心境。调整自我平静的状态。

第二周正稿临摹,自下而上,由近及远,随势生发。

树的画法

画树步骤:

1、勾树干落笔要肯定,用笔要松动,以卧笔中锋连拖带写。接笔处与转折处要有笔意的呼应。

2、先画主干再画次干,中枝的出枝要注意角度和姿态。树干要有组织结构。枯树先画树身左边枝,自上而下,枝梢取横势,左右两笔呈扁平“V”形,内角较大,逐个生发。要有疏密,松紧的节奏。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6)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7)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8)

丘挺临王蒙《青卞隐居图》课徒稿

3、当中两棵点叶树用大混点。注意笔蘸墨要考究——笔嘴墨较浓重,笔肚则淡些,笔根几乎是清水,下笔时笔尖向外,卧笔横取,在纸上稍作停留(笔与纸面大约呈40度),其墨韵的微妙变化是通过毛笔的运用及其落墨过程的浓淡相破而产生的。另,点叶树中的一些出枝,也不能马虎,只有这些出枝到位,所点的叶子才能嵌准结构。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9)

丘挺临王蒙《青卞隐居图》课徒稿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10)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11)

渴笔点:全用焦墨点之,画时可在另纸将笔调整好,笔锋散开,看准应点的地方,集中精力,以腕重击桌面有声从容落下,笔头猛着画面,层层而上,要注意点与树干碰离关系。

松树画法

全用中锋笔线写出,用笔如书法中行草笔法,体会“平”“圆”的感觉,要注意笔势的回收与连贯性。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12)

丘挺临王蒙《青卞隐居图》课徒稿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13)

画中近景树林基本是由各种点叶树组成,关系较复杂、疏密有致,大体上树直者用横点、圆点;欹侧者用散锋渴笔点、枯树则矫然于林外,左右盼顾,若即若离。丛树整立而近边树则较翩跹。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14)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15)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16)

丘挺临王蒙《青卞隐居图》课徒稿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17)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18)

临摹时要注意:

1、树干多用长线条结合短线,笔线与笔线之间要顺势生发。

2、多种点叶要注意组织、疏密、松紧、浓淡、枯湿等笔墨关系。用笔要带有写的意味,不要谨勾细描。

3、同类点叶树点叶要抱紧树身、注意点叶与树干的碰让关系,一棵一棵由前到后逐次完成。

山石画法

山石画法步骤:

勾、皴、擦、染,有时也交互进行。勾勒宜用含水较少的笔头,用笔要有变化,随山石形体的走势来行笔。要有顿挫、转折的笔意。笔与笔要有碰有让。此图画法基本上是勾皴并举,边勾边皴边擦,皴笔则由石块的阴面皴起。勾皴石头注意不要笔笔勾死,不能太实(易板刻),也不要太虚,(不见骨力),注意山石的大小、疏密相间。另,转折处忌妄生圭角。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19)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20)

丘挺临王蒙《青卞隐居图》课徒稿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21)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22)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23)

丘挺临王蒙《青卞隐居图》(局部)

画解索皴尤贵笔意,下笔要沉着痛快,藏锋入笔,寓刚于柔,笔笔送到,忌浮滑。画时要注意笔线之间的组合关系,不要太规则,成“8”字形,要根据山脉的结构,一组一组地生发,尤贵画得“毛”“松”。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24)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25)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26)

丘挺临王蒙《青卞隐居图》课徒稿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27)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28)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29)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30)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31)

由于王蒙的解索皴颇为繁密,故练笔时要抓住皴法中“笔路”的源头,找出其自上而下的序次,由此来分辩判断其组织结构以及笔墨关系。

枯笔牛毛皴,画时自右而左,用曲屈笔线紧排旋转而出之,带篆隶笔意,笔线较短,干后用淡而润的皴笔复加,四五遍而成,亦是以渴成润法,第一遍当出效果。牛毛皴多与解索皴夹用,较少单独成幅。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32)

丘挺临王蒙《青卞隐居图》课徒稿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33)

丘挺临王蒙《青卞隐居图》课徒稿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34)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35)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36)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37)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38)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39)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40)

这块山石属披麻破,所以运笔多带平行,但不可绝对。执笔要松、行笔要松,体会毛笔在纸上时顶住纸面欲入又不全入的感觉。披麻破三五成组,笔致与形体的凸凹相联系,凹处簸笔宜多而浓,凸处宜淡而少,笔线之间宜少交叉,要有条理,可边皴边擦连续出之。

历代名画记100幅(跟着丘挺临摹青卞隐居图)(41)

丘挺临王蒙《青卞隐居图》(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