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立即关注“心血管健康讲堂”,了解更多健康资讯!

房颤是心律失常的一种,又称为心房颤动或心房纤颤。正常人群,心脏搏动呈现规律的窦性心律,心率在60-100次/分。而房颤时,心房不规则而快速搏动,心率可以达到100~160次/分,且节律绝对不整齐。

房颤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表现为心跳快,心慌、心悸、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但也有的患者房颤发作时心室率不快或为特发性房颤而无明显症状,这类患者常为体检时或出现脑卒中入院时偶然发现。

房颤有什么类型(什么是房颤)(1)

房颤最主要的危害是会引起脑中风和心衰。房颤时心脏不规则快速的波动,血液在心房尤其是左心耳出瘀滞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可引起脑中风。长期的心率过快、左房增大,左室收缩活动减弱,引起心力衰竭。

如何才能预防?

到目前为止,最有效的方式,仍然是药物预防,而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药物就是华法林。

华法林,本身是一个老鼠药,老鼠服用这个药物之后,会导致大量出血,也导致了这个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一种毒药,即使知道它可以用于预防血栓,却也不敢在临床使用。

直到人们发现了华法林的拮抗剂——维生素K,维生素K可以治疗由于华法林过量所导致的出血,这让人们可以在临床上放心大胆的使用华法林。

在使用华法林进行预防血栓的治疗时,必须定期检查凝血功能,根据INR的指标来判断治疗的效果。当INR小于2.0时,可能尚未达到治疗剂量,需要适当的增加药物;当INR在2.0到3.0之间时,被认为是最恰当的服用剂量;当INR大于3.0时,就说明药物过量,必须立刻酌减。

以上对房颤的简单介绍,希望大家对房颤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其实对于普通民众最重要的不是知道房颤到底是怎么回事,而要知道房颤是一种需要干预的疾病,并且要提高风险意识,如果确实已经发生则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与医生密切合作,以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想知道心血管疾病的那些事儿?关注“天一健康讲堂”公众号(TYJKJT)或客服号(TianyiBiom),在线帮你解答,还有更多养生知识。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