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常来看看我,到北京来看我……我死后,你也不要忘了每年到坟头上看我一次啊……
这是毛主席对他的卫士长李银桥说过的一段话,由此可以看出他与李银桥之间的感情非同一般。李银桥从20岁起就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整整在毛主席身边待了15年之久。
李银桥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15年时间里,不仅与毛主席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而且还在毛主席的撮合之下,与妻子韩桂馨喜结连理。
在这15年的时间里,毛主席与李银桥之间的相互了解日益加深。即使在离开毛主席几十年之后,李银桥也依旧对两人相处的场景记忆犹新。
一、年少跟随毛主席出生于1927年9月的李银桥,在11岁的时候就加入了八路军。当时贺龙所率领的一支部队经过他家所在的村子,只有11岁的李银桥,一心想要去当兵打日本侵略者。
不过因为李银桥的年龄实在太小了,所以当时的八路军并没有收下他。虽然部队不收,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凭借自己的坚强意志跟在队伍后边走了20多公里,谁也劝不了他。
部队首长看李银桥如此有毅力,于是就把他留了下来。因为李银桥在参加八路军之前在自己的家乡上过两年学,所以首长把他留下来之后,就让他做了特务员。
在李银桥20岁那一年,他先是被抽调了上来,后来又担任了周总理的卫士,然后组织上又把他派给了毛主席当卫士。不过在刚开始得知消息之时,他并不愿意去。
这并不是因为李银桥对毛主席有什么不满,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对毛主席十分尊重,所以他才感觉自己的进步比较慢,可能无法胜任这份重要的工作。
李银桥认为自己应该出去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再在基层去锻炼锻炼,在提高了自己的水平之后,再做毛主席的卫士。
毛主席知道之后,并没有指责他,反而指定他当自己的卫士, 他对李银桥说:
不能太委屈你,我们双方都做一些妥协……半年,你帮我半年忙,算是借用。另外,我给你安个长,做我卫士组的组长。我们订个‘君子协定’,你看行不行?
“行。”李银桥用力地点着头说。就这样,20岁的李银桥接受了毛主席的君子协定,成为了毛主席的卫士长,而这一当就是整整15年。
在给毛主席当卫士长的15年时间里,李银桥见到了毛主席是如何对待工作的,所以他对毛主席的工作态度十分敬佩。
在开国大典的前一天,毛主席通宵工作,一夜未眠。在开国大典这个举世瞩目的日子里,毛主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因为这样,所以李银桥才会在一夜之间接到周总理三个电话。
这都是因为毛主席在开国大典前一天的夜里一直没有睡觉,直到1949年10月1日清晨,周总理第三次打来电话询问毛主席是否已经睡觉之时,毛主席还依旧没有休息。
周总理得知消息以后,只得在电话中嘱咐李银桥:下午2点要开会,3点就要上天安门,所以你要想尽办法让毛主席休息,这不是毛主席个人的事情,这还是全国人民的心愿。
1949年10月1日早上6点的时候,屋外的天空已经被朝阳点亮,而此时的毛主席还依在中南海的办公桌上工作着,他依旧没有休息。
此时,李银桥走进了办公室,他闻到整个办公室里全都是烟草的味道,他猜测毛主席是为了提神才抽了很多烟。思绪纷飞间,他就走到毛主席的跟前。
随后,李银桥向毛主席说明了周总理的嘱咐,听得此话的毛主席还是没有立刻休息。他把自己手中的文件全部批阅完成,又洗漱了一下,然后才上床休息。
李银桥在毛主席身边待的时间越久,就越佩服毛主席。本来只待半年的君子协定,也因为两人之间感情的加深而作废。直到结婚之后,李银桥也没有离开毛主席。
二、毛主席撮合李银桥和韩桂馨1948年,中央迁到河北西柏坡之后,李银桥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韩桂馨。当时,他们一人照顾毛主席,一人负责照顾毛主席的妻女,配合十分默契。
韩桂馨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期间,见识到了毛主席的勤俭节约。除了照顾孩子以外,她还经常给毛主席缝补衣服,毛主席一件衣服总是在缝缝补补之下穿了又穿。
而且毛主席当时只有一条毛巾,这条毛巾洗脸洗脚通用。对于衣服补了又补和只用一条毛巾的事情,毛主席也想得非常通透。
毛主席认为,现在军队正在打仗,每人如果都节省一点,就可以让战争优势更大一些。而且对他来说,这些身外之物有或没有都无太大的差别。
不过,当时的李银桥和韩桂馨,还是极力劝毛主席换掉他那个全是窟窿的毛衣,但是毛主席并不同意。在两人不懈地劝说之下,他直接转移了话题。
毛主席突然问道:“银桥,你今年二十几了?”李银桥回答:“二十一。”随后,毛主席又转向韩桂馨说:“小韩,你今年十九岁了,对么?”
在韩桂馨因毛主席记得自己年龄而激动地点头时,毛主席笑着说:“那很好嘛,你们应该互相多帮助。”两个年轻男女立马红了脸,这样直白的话无异于在给两人牵线搭桥。
根据李银桥回忆,在对话之后的第二天,毛主席曾悄悄地问过他和小韩谈得怎样了。不过当时的他脸皮很薄,面对毛主席的问询,只是笑笑不说话。
毛主席见李银桥一副害羞窘迫的样子,于是就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你们谈,我是赞成的,不要靠媒人,我的卫士要自力更生,自由恋爱嘛。”
无巧不成书,就在不久后,李银桥就收到了家里送来的,要为他介绍对象的信件。读完信的李银桥没了主意,只得拿着信向毛主席讨教,毛主席看完之后问他:你打算怎么办?
李银桥这时又低着头不吭声了,毛主席看此情景,哈哈大笑。笑过之后,毛主席就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他让李银桥拿着信去问问韩桂馨,让韩桂馨帮他写封回信。
得到毛主席点拨的李银桥茅塞顿开,他心里清楚毛主席此法的目的,就是让他侧面询问韩桂馨的心意。最终,在毛主席的出谋划策下,李银桥和韩桂馨喜结连理,成了一对恩爱夫妻。
从此以后,李银桥和韩桂馨成了距离毛主席最近的知心人。两个人除了做日常工作以外,也成了毛主席的主要倾诉对象,毕竟有些话对外边的工作人员和亲属都不方便讲。
三、工作认真细心李银桥在毛主席的身边整整工作了15年之久,所以毛主席身边的很多生活细节都被他看在眼里。李银桥之所以能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这么长时间,主要是归功于他出色的业务能力。
要知道当时为了安全考虑,领导人身边的工作人员通常都是三年更换一批。但是不管别人如何调动,李银桥却一直都在毛主席的身边,这足以说明他的工作能力之强。
根据李银桥儿子的回忆,当时的李银桥能够明确知道毛主席的各种想法。不需要毛主席说出口,李银桥就能及时知道毛主席的所有需求。
当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毛主席都是在处理国家大事,对李银桥没有什么需求。但是一等到毛主席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就是需要李银桥细致观察和做出判断的时候了。
因长期在毛主席的身边照顾毛主席的生活起居,所以李银桥自然也就成了毛主席的主要倾诉对象,毛主席时常把自己内心深处的很多想法告诉李银桥。
在接触了真实而鲜活的毛主席以后,李银桥不仅尊敬他,还在心中把他当成了慈爱的父亲和人生路上的导师。15年的时间转瞬即逝,1962年李银桥被派到天津工作。
临走之前,李银桥万般不舍并痛哭流涕。毛主席同样也非常不舍,只是他希望李银桥能够继续学习一些专业知识,让自己未来的道路更宽广一些,所以他才会安排李银桥去天津。
临别之时,毛主席把自己亲笔书写的《七律·长征》送给了李银桥夫妻,并叮嘱他们一定要常来北京看自己,甚至感伤地说起了自己死后的事情,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一番话。
结语李银桥自从1962年离开毛主席以后,直到1979年才被重新调回北京。那时距离毛主席与世长辞,也已经过去三年时间了,但是李银桥依然记得自己当初和毛主席定下的约定。
所以每逢毛主席的诞辰和忌日,不管自己当时身在何地,李银桥夫妻总会赶回北京去祭奠毛主席。他把自己和毛主席定下的这个约定,认认真真地执行了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