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英语,我们为什么不自信?A. 对英语认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自学英语笔记32条?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自学英语笔记32条(我的英语自学笔记)

自学英语笔记32条

面对英语,我们为什么不自信?

A. 对英语认识:

1) 别人都说难, 受到恐吓;

2) 自己学习受到打击,认为英语难;

B. 对自己能力的认识:

1) 自己学习受到打击,认为自己能力不足

2) 认为能力是先天的(天才、天分)

由此导致不自信和英语学习障碍。

1.英语恐吓:

为什么我们会受到恐吓呢?因为很多人确实认为难,然后大肆宣扬;另外有些人是为了某些目的有意的、人为制造恐惧。

Episode:

我最早是从事汽车行业,在长春一汽工作(本科也是学的汽车工程),那十几年,我对我们的汽车行业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因为那时汽车行业还是国企垄断,它们几乎没有技术进步,沦为了外企的代工厂,而比我们汽车行业起步晚的韩国早已经成了世界汽车强国。有位国企老总还在说“我们要耐得住寂寞20年”。要看到中国汽车崛起在有生之年似乎不可能了。

对民企的限制逐渐放开是在我离开国企之后的事了。到今天民企成了我国汽车行业的中坚力量,比亚迪、吉利、长城等飞速成长,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某些技术领域甚至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吉利老总李书福从给人修表、照相起家,到制造摩托、汽车,到他的吉利汽车成长为世界前十(第九名)的汽车巨头。他说过“造汽车有什么难,不就是两个沙发加四个轮子吗。”

这些民企没有被“造车难、难于上青天”的恐吓所吓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受到打击:

我们的传统,对待儿童打击大于鼓励。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操碎了心,但结果好像适得其反。

“这都不懂,你怎么这么笨啊?”

“你再不努力学,我就不要你了!”

“生个叉烧好过生你!”

孩子学习出问题、成绩不好时,对孩子冷言冷语,对孩子自尊心伤害极大。

Episode:

我本人在教育孩子上,读了很多育儿心理学的书,如《正面管教》、《快乐教育》,《爱的教育》等,知道怎样对待孩子是不对的,但有时也很难控制的住,导致跟孩子关系并不很好。明知道她那样学英语是不行的,想怎样指导指导她,但根本听不进去(可能也是叛逆期的原因)。

为什么有叛逆期? 是上帝造人的时候留下的bug吗?还是另有用意?

在学校也是同样,对孩子、学生也是打击大过鼓励。(后述)

所以中国学生除了一些极为优秀的,大多自信心不足。

而在西方国家,无论家庭还是学校,对孩子鼓励大于打击,每个孩子都自信满满。

3. 由于受到打击,孩子自我认识以及对学习失败的归因都出了问题。

有的学生学习上受到打击,不是从学习方法是否正确、自己是否足够努力了等方面查找原因,而是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并把它归结于天生如此,自己没有学习语言的天分,并以此为借口就放弃了努力。

Episode:

天才与天分

语言的天分或者天才是否存在?可能是存在的。

有传说梁启超在去日本的船上就学会的日语,这未免有些夸张。但天分好的我真见过,在原工作单位有位同事,长春某二本大学毕业,日语应该也是后学的,但他进步神速,很快就能和日本客户沟通,并很快破格提拔为部门经理。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是常人,常人不是学不好,而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已。哪个不是呢?写这篇文章时我特意量了一下之前学外语记的笔记,有7、8公斤重呢。买过的外语书籍,虽没有确数,但上百本是有的(虽然多数没看过)。

你学得不好,那么你问一下,自己真的努力了吗?

如果不努力,即便是天才的仲永也会沦落为平庸之人。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它是隐藏在你的身体深处,通过努力会把它释放和激发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