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穿越到过去,你最想见一见谁?
我想见见他。
他英俊,被誉为民国四大美男之一,所谓“眉间是银河,眼里有星辰”。
他长情,在那保守的年代,会当众亲吻妻子的额头,叮嘱她记得给自己写信。
他有人格魅力,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心悦诚服地为他脱下大衣,称赞他拥有“无与伦比的品格”。
就连敌人都敬重他。
蒋介石甚至许诺,要将他升为骨干,只求能将他招入麾下。
他是周恩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男人”。
圈粉无数的他,魅力到底来自何处?
今天,我想聊聊周恩来,不为人知的一面。
“我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唯有你,我愿有来生。”
南开大学的创办者严修,看中周恩来的才华,想将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他。
面对他人求之不得的美貌富家千金,周恩来却婉拒了,他表示自己是不婚主义者。
然而,邓颖超的出现,让他打破了这份原则。
那时人人羞于表达爱意,而他们从不掩饰对彼此的爱与温情。
两人的爱情,甜腻得如同一出偶像剧。
分明只一天未见,周恩来也要写信联系妻子,末尾一句是:“望你珍摄,吻你万千!”
邓颖超回信:“情长纸短,还吻你万千!”
邓颖超在信中提醒他注意身体,周恩来回信:“你的信太过官方,都不说想我。”
邓颖超打趣:“总理日理万机,怕是无暇念我罢。”
周恩来回:“闲人怎知,忙人有多想闲人。”
相伴51年,周恩来唯一的一次生气,是因为孩子。
当时正值革命关键阶段,邓颖超却发现自己怀孕了。
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喝了碗中药,在床上痛得打滚,打掉了孩子。
周恩来得知后,第一次对妻子生气。他心疼的,是邓颖超的身体。
当看到妻子眼里含泪,他又心软了,揽过她轻声安慰。
两年后,邓颖超再次怀孕,却因难产大出血,婴儿出生便夭折,邓颖超也九死一生。
正逢局势变化,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她只得东躲西藏,无法休养身体。
从此,她的身体落下病根,永远失去成为母亲的机会。
尽管彼时的社会对子嗣尤为看重,但周恩来从不在意。
无法养育自己的孩子,他们便收养了许多烈士子女。
周恩来、邓颖超与烈士子女
在漫长的婚后生活,柴米油盐的琐碎和战火纷飞的冲撞,没有磨损周恩来的爱意,他把邓颖超宠成了孩子。
他擅于制造浪漫,为妻子擦亮生活的仪式感。
某次,周恩来着急打电话,请邓颖超赶紧过来。
等邓颖超匆忙出现,他笑着说:“请你来踏雪”。
邓颖超嗔怪:“我以为你有什么大事。”
周恩来宠溺说道:“这事儿不小啊,你是喜欢踏雪的。”
他尊重妻子的事业和选择,从不让她成为自己的附庸。
他知道邓颖超不喜欢被称作“周夫人”,便带领大家一起,称呼邓颖超为“邓大姐”。
就连用家里的钱请客吃饭,他都会对客人说:“今天是大姐请你们的客。”
烽烟滚滚的战争年代,两人爬雪山、过草地,顶着枪林弹雨,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并肩前行。
周恩来说过无数甜腻的情话,最动人的那句是:
“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份共度来生的甜蜜期盼。
其实,这也夹杂着一丝歉意。
因为这一生,他已将太多的时光和心血,献给了理想。
“国之栋梁”
“作者前去拯救中华民族了,小说自此无限期停更。”
前段日子,这个梗火上了热搜。
原来,有网友翻出周恩来16岁写的侠义小说《巾帼英雄》,可惜并未完结。
评论区有人说道:
“拖更理由:对不起,读者们,我要去拯救天下苍生了。”
“新中国是他续写的结局。”
少年周恩来,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疮痍的中国——山河破碎,国弱民穷,饥荒的人民流离失所,如蝼蚁般被侵略者踩在脚下。
入侵中华的外国人,自认高人一等,在街头公然撞死幼孩,还趾高气昂地,逼着痛失孩子的妇人道歉。
太多惨痛的故事,刺痛着周恩来的心脏,激荡成他振兴中华的决心。
课堂上,老师问:“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有人为了赚钱,满足吃穿;有人为了做官,光宗耀祖;而年少的周恩来,铿锵有力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没有人想到,他耗尽一生、穷极心血,践行了儿时的诺言。
他是不顾自身安危的革命代表:
当年,外国资本家视中国工人如牲畜,肆意殴打、枪杀工人代表,北洋军阀却纵容他们为非作歹。
明知大概率牺牲,他依旧冲锋在最前,在炮火与枪声中浴血奋战,捍卫被剥削和压迫的劳动人民的利益。
终于我方大获全胜,逼得北洋军阀指挥官抱头鼠窜。
他是有勇有谋的政治家:
当年,日本侵略我国领土,以轰炸、鼠疫、霍乱、毒气、枪弹等歹毒手段,凶残折磨我们的同胞。
妇女被掳走作为慰安妇、平民被掳走作为免费劳工、煤炭钢铁资源被掠夺……
中国人成日军刺杀活靶
而国民党忙着剿杀共产党,竟然对日军采取不抵抗政策,所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周恩来不顾被暗杀的风险,投身虎穴,与蒋介石会面。
他逼着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起抗日”,洗刷我国耻辱,将那罪大恶极的日本侵略者,驱逐出我国领土。
他是机敏聪慧的外交官:
当年,新中国成立,挣脱了被殖民的黑暗历史,却遭到欧美帝国主义的集体孤立与抵制。
严峻形式下,周恩来担任“总理”和“外交部长”,一次次捍卫国家的尊严。
一位美国记者,曾指着周恩来桌子上的派克钢笔,讥讽地问道:
“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
周恩来笑着回答:“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觉得贵国的这支钢笔很值得纪念,就收下了。”
原本想嘲讽中国连一支好用钢笔都制造不出来的美国记者,被周恩来提到的“抗美援朝”堵得哑口无言。
另一位美国记者,故意刁难周恩来:
“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
周恩来微微一笑,轻松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
那位美国记者想看周恩来出丑,继续出难题:
“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
周恩来马上回答:“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评价周恩来:“他是我在60年来的公职生涯中遇到过的最有魅力的人。”
在西方国家试图抱团打压新中国的时候,周恩来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让世界对中国人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外交26年,共有107个国家与中国建交,赢得全世界如潮的赞誉和好评。
对外,他是唇枪舌箭、运筹帷幄,坚定维护祖国利益的外交官。
对内,他却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俯身为人民的好总理。
一句周总理,包含多少人的崇敬和怀念?
“人民的好总理”
那些年,周总理出国访问时,总会提着一只皮箱,不允许任何人触碰。
外人以为那是高级秘密文件,其实里面装着的,不过是周总理的生活用品:
一条被磨光绒毛的毛巾,中间破洞越来越大,总理就用剪刀剪开,两边换到中间对着缝起来使用。
一件满是补丁的睡衣,很多地方被磨得像一张薄纸,洗衣服时不能使劲揉搓,因为一搓就会碎掉。
……
周总理担心被外人看到有损国家形象,便“遮丑”一般,将它们小心锁在皮箱里。
堂堂大国的总理,穿不起一件新衣服?
当然不是。
曾有大使夫人,实在看不下去,自己出钱给周总理置办了两身新衬衣。
周总理坚决退了回去,他说:
“我们国家还一穷二白,身为国家的总理,我怎样做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这关系到我们有一个什么样导向的问题。”
他住在墙面脱落的西花厅,雨天时,需要用旧脸盆四处接漏下来的雨水。
他吃着和人民一样的粗茶淡饭,吃完后,会用一片菜叶抹净碗底,再把那片菜叶吃掉。
多少人位居高位,要么骄奢淫逸,要么拼命敛财。
而周总理始终节约简朴,他以身作则,从不为自己谋取一分特权。
敌方阵营里,总有人质疑周总理装,暗暗指责他虚伪、作秀。
可那些根植于骨子的细节,足以为他佐证。
他支持男女平等,能觉察到细微的不妥:
某次合照,有人要求女性蹲下,男性站在后面。
周总理发问:“男同志为什么不能蹲下?”说完,他便走到前排蹲下,与女同志一同合照。
他心系人民,哪怕是一分钱的不公:
有人写信反映,山西省某山区的食盐,比城市贵一分钱。
躺在病床上的周总理,急忙找人解决:“无论如何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
他舍身为人,哪怕是生死关头:
延安飞重庆的飞机上,飞机突然出现险情,随时可能坠毁。
机长下令,让大家背上降落伞包。
一位小女孩发现自己的座位上没有伞包,急得哇哇大哭。
周总理立即解下自己的伞包,温柔给女孩穿上,并轻声安慰她。
生死攸关的时刻,他把活下去的希望让给了他人,没有人能质疑他的赤诚和真心。
除了“人民的公仆”,周总理,还有另一个称呼:“全天候总理”。
原子弹、海防事业、外交……他全心扑在祖国建设的事业上,每天工作18个小时左右,有时候更是超过20个小时。
他在手边放着一盒清凉油,累了就抹在太阳穴上,刺激自己保持清醒。
来不及吃饭,他就把玉米糊灌入保温杯里,坐车时,才喝上几口。
如此拼命,不过是希望,积贫积弱的祖国,能发展再快一些,再好一些。
周恩来带病出席会议
长期的睡眠不足,再加上高强度工作,导致总理患上了心绞痛、缺氧等问题。
妻子和工作人员都劝他注意身体,但将生命献给国家和人民的他,怎么能允许自己休息。
没过多久,周总理被检查出患有膀胱癌,几乎被判了死刑。
疾病缠身,他依旧通宵达旦地工作,仿佛是想榨干自己的最后一点心力,去推动新中国的巨轮向前一小步。
“我是人民的总服务员,要为人民服务而死。”
彼时的周总理,脸色惨白,瞳孔凹陷,出现严重的尿血和便血。
他瘦脱了相,体重仅61斤,还没有一个孩子沉。
即使刚做完手术,他依旧撑着虚弱的身体,接待了朝鲜主席金日成。
临终时,他依然在谦让他人。
长时间昏迷的周总理,睁开双眼,用虚弱的声音,对身旁的护士说道:
“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去照顾其他同志吧。”
第二天清晨,旭日照常升起,我们的周总理再也没有醒来。
他的遗愿是,将骨灰撒入山河,继续守望这片他挂念的土地。
得知周总理去世,联合国破例为他降半旗。
这是许多国家元首去世,都未曾有的待遇,足以证明国际对他的认可。
遗体火化那天,长安街上,送行的队伍绵延十里。
人们臂上挂着黑纱,满脸泪痕,呜咽声此起彼伏。
一位银发奶奶,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送周总理最后一程。
孩子们拿着自己折的白色纸花,跟着灵车奔跑,哭声揪心。
灵车驶过,人群仍未散去,所有人踮起脚翘望着,似乎在等待着,敬爱的周总理归来。
东渡日本留学时,周恩来为同学写下临别赠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数十年风云变幻,周总理企盼的中华复兴图景,已经烙印在眼前。
我们始终记得,周总理霸气与美国谈判,逼迫其将囚禁的科学家钱学森放回中国。
他叮嘱钱学森,“一定要发展我国导弹技术”,“国家很贫弱,我们要减少失败。”
茫茫大漠,东方红卫星升天、原子弹轰然爆炸,成为我国国防力量的起点。
那一声声巨响,震碎了西方国家对我们的侮辱和蔑视。
从此,世界再也没有人胆敢肆意欺凌中国!
周恩来宣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们始终记得,开国大典上,我们只有17架收缴来的旧飞机。
周总理说:“飞机不够,就飞两遍。”
没有拿得出手的空中梯队,海军实力也极其薄弱。
我们只能花天价,购买其他国家淘汰的落后舰艇,“是破烂也要买。”
周总理坚信“兴海军、强中华”,他特意召见张学思,“你去办一所人民海军的黄埔军校。”
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拔地而起,我们拥有了自己的海军人才。
弹指一挥间,北斗组天网,玉兔寻广寒,鲲鹏击长空,蛟龙潜深宫。
苍穹之上、深海尽头,始终摇曳着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
诸多令世界忌惮的大国重器,守护着我国天空和海域的安宁。
我们始终记得,新中国首次收到奥运会邀请时,其他人犹豫不决,周总理坚决支持参加。
那时的中国,是一片体育荒漠。英国报刊发布侮辱性的漫画,将一顶“东亚病夫”的帽子,牢牢扣在我们头上。
周总理没有灰心,他不仅主张组队参赛,还亲自观看比赛,“一定要让五星红旗更多地飘扬在国际运动场上。”
当跳高运动员邓凤荣发生失误,自责地说没有跳好,周总理笑着把自己收到的鲜花递给她,亲切安慰:“你还年轻,来日方长嘛!”
如今,那个曾经被嘲笑的民族,两度燃起奥运圣火。
从08年奥运会,李宁飞人般点燃火炬,到22年冬奥会,雪花火炬燃起时的纯净浪漫,中国的大国风范,让世界震撼。
风雷动,旌旗奋,北京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双奥之城。
四方参赛者对中国赞不绝口,“感谢中国”刷屏外国社交媒体。
赛场上,国歌奏响,五星红旗一次次飘荡在最上方。
“敬爱的周总理,多么希望您看一看,那些您梦寐以求的心愿,今天我们一一都实现了呢。”
46年过去,为何我们还要怀念周总理?
想起周总理的一句话:
“我们这一辈子和这一个时代的人,多付出一点代价,是为后代更好地享受社会主义幸福。”
为那自己无法看到、无法享受的繁华盛世,他积劳成疾,熬干心力,燃尽生命,压榨了自己的全部力气。
“太平本是将军定,将军从未享太平。”
新一代的年轻人,生于红旗下,长于春风里。
但我们仍需记得,没有一个民族的崛起是命中注定的。
无数前辈先烈,前赴后继地燃烧青春、倾尽心血,才有了你我今日的盛世安宁。
又是一年春日,周总理最爱的海棠花,正在枝头欢欣盛开。
春光灼灼,繁花似锦,赏花人却再也无法归来。
犹记得周总理去世时,没有财产、没有子女,中华民族的富强,是他一生的唯一财富。
周总理没有儿女,但我们所有人,都是他的后代!
点个「在看」,这片深沉土地上的人民,会永远铭记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