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的“凤阳花鼓”中有一段家喻户晓的唱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当年朱元璋就是从这里投奔红巾军,走上开创大明王朝之路的。可是,朱元璋称帝后,对凤阳非常关照,可是凤阳为何却走向衰败?

朱元璋到底是凤阳还是明光人 凤阳是朱元璋的故乡(1)

一、朱元璋的举措

其实,朱元璋本人具有浓厚的故乡情怀。在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就下旨在凤阳营建中都,尽管许多大臣都表示质疑,但朱元璋根本不管那么多,直接下旨在凤阳“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后来,朱元璋虽然没有迁都,但仍然在凤阳设置中都留守司。与此同时,朱元璋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建设自己的故乡。

第一,移民。当时凤阳地区人口稀少,只有十三万人。于是朱元璋从江南、山西一带向凤阳移民,移民的总数在四十八万以上。第二,免税。凤阳毕竟是朱元璋的老家,所以他对乡亲们还是非常关照的,免除当地百姓的赋税。第三,兴修水利。为此,朱元璋甚至派出两位侯爵前往凤阳,负责监修水利工程。

朱元璋到底是凤阳还是明光人 凤阳是朱元璋的故乡(2)

二、凤阳府由盛转衰

由于朱元璋的大力建设,所以在明朝初年,凤阳出现了非常繁盛的局面!许多土地被开垦了出来,田地面积达到四十万顷,岁粮也超过二十万石,位居“上府”之列。比如凤阳的临淮关,当地“居民稠密,商贾辏集”,发展成为一个非常繁荣的城镇。应该说假如没有朱元璋的扶持,凤阳很难在短时间兴盛起来!

可是朱元璋没有想到,在短短几十年后,凤阳府就由盛转衰,反而变得更加贫困、落后。1452年,也就是景泰三年,凤阳发生洪灾,上万人逃离家乡,甚至到山东的济宁、临清等地乞讨。之后的这段时间里,凤阳当地的人口不断流失。到了万历六年,居然只剩下13894口人。正是这些逃荒的人将“凤阳花鼓”带到了大江南北。

朱元璋到底是凤阳还是明光人 凤阳是朱元璋的故乡(3)

三、朱元璋与凤阳的衰败

凤阳的兴盛是因朱元璋,其衰败也与朱元璋有关!朱元璋没有考虑凤阳当地的生态情况,将大量居民迁入此地,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移民们为了生存,只好毁林开荒、围湖垦田,虽然在短时间内带来了兴盛,但却埋下了衰败的祸根。与此同时,朱元璋为了保护洪泽湖附近的明祖陵,经常掘开高家堰放水。

这样做的结果更加严重,导致淮河的河道变得更加混乱,对附近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更加严重的影响。到了明朝中后期,凤阳府到处都是荒山,淮河还经常泛滥,搞得当地民不聊生,只能逃离家乡。明朝末年,凤阳府“十余年来无岁不灾,无灾不重”。1635年,在凤阳当地百姓的接应下,农民军还一度攻占凤阳,破坏了明朝的皇陵。

参考资料:1.《明实录》;2.《凤阳新书》;3.《朱元璋与凤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