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时的典故故事(中华典故反经行权)(1)

反经行权 典出《史记·太史公自序》:诸吕为从, 谋弱京师,而勃(周勃)反经合于权。

西汉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死后,其 子刘盈即位,就是汉惠帝。由于刘盈懦弱 无能,朝廷大权逐渐落入其母吕后手中。

吕后是个野心家。刘邦一死,她便同亲信 审食其合谋,密不发丧,妄图把刘邦时期 的文武大臣一网打尽,以便自己独大权。 由于大臣郦商的反对,吕后被迫打消了诛 杀诸将的阴谋。

为了控制政权,吕后违背了刘邦在世 时定下的非刘氏不能封王的规矩,分封她 的侄子吕产、吕禄等为王。吕氏及其亲信 执掌了中央的军政大权,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汉惠帝做了七年名义上的皇帝, 忧郁而死。其后,吕后先后立了两个小皇 帝,又都废掉了,她蓄意让吕氏取而代之。

吕氏的纂权很不得人心,吕氏一伙也 非常孤立。吕后一死,受刘邦信任的大臣 周勃、陈平等人当机立断,将吕氏一网打 尽,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一场分裂事件。

在司马迁写的一篇《自序》中说:由 于吕氏篡权乱政,周勃等人只好不顾君臣 之义,违反常规,采用权宜之计,剪灭诸吕。

“反经行权”这句成语的意思在《公羊 传・桓公十一年》中曾出现过:“权者何? 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司马迁在这 里是借用。后人常用这句成语指违反常规, 采用权宜之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