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头条号“懒龙说”的第51篇文章

和大多数朋友一样,我对于民间神话的启蒙都是来源于《西游记》。我最早接触《西游记》当然是看的央视版《西游记》了,那时候我还很小,电视里面的孙悟空当时简直就是我们小朋友中的全民偶像。

真武大帝有什么厉害的成名法术(从西游记中的真武大帝履历)(1)

后来长大了,读书越来越多,我开始对《西游记》中的神魔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兴趣。《西游记》中所出现的神佛妖魔基本上涵盖了中国民间传说的几乎所有神仙信仰,这也让我开始逐渐对《西游记》里的神仙角色和民间信仰的关联开始研究。之前我也在头条号“懒龙说”中分享过一些关于我读《西游记》的理解和感触,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出门左转在“懒龙说”中找到我的《西游记》解读文章。

其实在《西游记》中除了唐僧师徒的成长历程之外,其实有一些戏份不多的角色也在书中有着不易被人察觉的成长轨迹。比如我们今天要聊的真武大帝,在《西游记》中就曾经历了一段“晋级升官”的过程,而这也正好契合了古代历史上真武信仰的演变过程。

今天的话题,我们就从《西游记》中真武大帝的“升官”经历,来聊聊中国古代民间真武信仰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01 《西游记》中的真武“升官”经历

真武第一次在《西游记》中出场,是在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中,在这一回里,孙悟空从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逃脱。这会的孙悟空进入了暴走的状态,手中的金箍棒一路疯狂的乱打,原文中说:“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看见这样疯狂的猴哥,所有神仙都躲着走,不敢面对他的锋芒。

真武大帝有什么厉害的成名法术(从西游记中的真武大帝履历)(2)

猴哥一路打到了通明殿里,灵霄殿外。这会终于有一个人出手挡住了。原文中载“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他看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那灵官鞭起相迎。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浑一处。”要知道,这会的猴哥已经是满血暴走的状态了,这会敢上去跟猴哥对打,可见王灵官能力也是很强的。

而这位王灵官的顶头上司,书中的“佑圣真君”,其实就是后来的真武大帝。只是当时他还没有成为后来的“真武大帝,荡魔天尊”这样高级别的神仙,他还是在北极紫微大帝座下的“北极四圣”中的一位,还是排名最后的那一位,那排名第一的是谁呢?

当当当当,就是他——天蓬元帅!

真武大帝有什么厉害的成名法术(从西游记中的真武大帝履历)(3)

啊?你说的是我知道的那个天蓬元帅吗?应该说是你知道的那个天蓬元帅还没犯错误之前的状态。后来对于天蓬元帅跟佑圣真君的瓜葛,在《西游记》中还埋了个伏笔。它出现在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行者降魔”,在这一回中,孙悟空在高老庄变成了高小姐套猪八戒的话,吓唬猪八戒说高老爷要请了法师捉拿他,猪八戒笑道:“睡着,睡着!莫睬他!我有天罡数的变化,九齿的钉钯,怕什么法师、和尚、道士?就是你老子有虔心,请下九天荡魔祖师下界,我也曾与他做过相识,他也不敢怎的我。

真武大帝有什么厉害的成名法术(从西游记中的真武大帝履历)(4)

猪八戒口中这位“九天荡魔祖师”,其实也是真武大帝的别名,看来按照《西游记》书中的人设,到了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后,真武就从原来的佑圣真君升级成了九天荡魔祖师了。按照猪八戒的逻辑,他原来在北极紫微大帝麾下跟真武还是同事呢,当然真武管不了他了,猪八戒的话还真不是吹牛。

等到了第三十二回“平顶山功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就是金角银角那一回)中,日值功曹化身为一位樵夫为唐僧师徒传信,说前面有妖怪。这事猴哥见怪不怪了早就,于是笑道:“若是天魔,解与玉帝;若是土魔,解与土府。西方的归佛,东方的归圣。北方的解与真武,南方的解与火德。是蛟精解与海主,是鬼祟解与阎王。各有地头方向。我老孙到处里人熟,发一张批文,把他连夜解着飞跑。”这一段中,第一次出现了“真武”这个名号。从孙悟空这一段话来看,到了平顶山故事发生的阶段,真武的地位已经升到了与西方的佛祖、东方崇恩圣帝以及南方的火德星君平级的地位了,成为了镇压北方妖怪的一方神主了。相比之前的九天荡魔祖师可谓又升级了。

在后面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元神助本心”的故事中,孙悟空为了骗小妖精细鬼、伶俐虫手里的紫金葫芦,找哪吒三太子跑到北天门问真武借了皂雕旗把日月星辰全都遮住了,这才骗过了两个小妖。可见,到此时真武已经成为北方神主,而且工作地点主要在北天门。

真武大帝有什么厉害的成名法术(从西游记中的真武大帝履历)(5)

但是,前面这几次真武都是侧面描写,没有正面出场过。而真武真正正式露面要等到第六十六回“诸神遭毒手,弥勒缚妖魔”(也就是小雷音寺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除了孙悟空之外,其他三位都被小雷音寺的黄眉怪给抓走了,孙悟空想起:“我记得有个北方真武,号曰荡魔天尊,他如今现在南赡部洲武当山上,等我去请他来搭救师父一难。

在后面,《西游记》用一大段文字解释了一下北方真武的前史:“上帝祖师,乃净乐国王与善胜皇后梦吞日光,觉而有孕,怀胎一十四个月,于开皇元年甲辰之岁三月初一日午时降诞于王宫。那爷爷——幼而勇猛,长而神灵。不统王位,惟务修行。父母难禁,弃舍皇宫。参玄入定,在此山中。功完行满,白日飞升。玉皇敕号,真武之名。玄虚上应,龟蛇合形。周天六合,皆称万灵。无幽不察,无显不成。劫终劫始,剪伐魔精。

孙悟空请求真武帮忙,这会真武终于在整个《西游记》中有一段正式的台词了,原文中这样写道:“祖师道:‘我当年威镇北方,统摄真武之位,剪伐天下妖邪,乃奉玉帝敕旨。后又披发跣足,踏腾蛇神龟,领五雷神将、巨虬狮子、猛兽毒龙,收降东北方黑气妖氛,乃奉元始天尊符召。今日静享武当山,安逸太和殿,一向海岳平宁,乾坤清泰。奈何我南赡部洲并北俱芦洲之地,妖魔剪伐,邪鬼潜踪。今蒙大圣下降,不得不行。只是上界无有旨意,不敢擅动干戈。假若法遣众神,又恐玉帝见罪;十分却了大圣,又是我逆了人情。我谅着那西路上纵有妖邪,也不为大害。我今着龟、蛇二将并五大神龙与你助力,管教擒妖精,救你师之难。’

真武大帝有什么厉害的成名法术(从西游记中的真武大帝履历)(6)

从这里可以看出,到了这个阶段,北方真武终于摆脱了南天门的工作地点,开始有了自己的正式道场——武当山,正式成为了“威震北方,剪伐妖邪,被发跣足,踏腾蛇神龟,领五雷神将”的北方正神了,地位可以说是比较高了。

总结一下,在《西游记》中真武的升级历史基本上是这样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期,任北极紫微大帝座下“北极四圣”第四位佑圣真君;到了天蓬元帅被贬下凡之后一段时间,升任九天荡魔祖师;而到了唐僧师徒和白马都凑齐了以后到了平顶山之前,北方真武应该已经成为了镇压北方妖邪的主神,但是工作地点还是在北天门;最终到了西天路途走完一半以后,真武终于成为了北方真武大帝,荡魔天尊,有了自己单独的道场——武当山,正式成为了一方天帝。

以上就是《西游记》中的真武大帝的履历,那么中国古代的真武信仰演变,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

基本上,差不多。

02 中国古代民间真武信仰演变

其实中国古代民间的真武信仰,也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从玄武,到佑圣将军,到真武大帝,最后到了玄天上帝,一路上行,在明朝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

民间的真武大帝信仰,其实源于玄武的形象。古代的观星者把日月全天所经过的区域的恒星分为了二十八个区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十八宿。到了战国以后,逐渐把二十八宿分为四组,分别根据形象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命名。玄武就是北方的七个星宿,分别是:斗、牛、女、虚、危、室、壁。宋代大儒朱熹在《朱子语类》中曾说:“玄 ,龟也 ;武 ,蛇也。此本虚、危星形似之故 ,因而名北方为玄武七星。

在民间的信仰中,玄武的造型是以龟蛇缠绕的造型出现的。也就是说还是动物的形态。这会的玄武还只是星辰崇拜和动物崇拜的结合体出现的。

真武大帝有什么厉害的成名法术(从西游记中的真武大帝履历)(7)

最迟到北宋之前,玄武崇拜逐渐有了人格化的趋势,成为了道教的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属下四将之一,排名第四,名字也从玄武改成了叫真武。至于为什么改名,主要是因为避讳的缘故。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真武,本玄武,避圣祖讳,故曰‘真武’。”宋人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也说:“祥符间,避圣祖讳,始改玄武为真武。

那么,这里的圣祖是那一位呢?怎么就能厉害到连神仙都得改名呢?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卷七十九对于这位圣祖有着详细的记载: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十月的一天,宋真宗梦到一位神人,自称是人皇九人中一位,是为赵宋之始祖。于是宋真宗下诏:“圣祖名,上曰玄、下曰朗,不得斥犯。”到了十二月,“有司言:‘按周礼,孟冬祀司民。唐避文皇讳,改为司人。今请改玄武、玄冥、玄弋、玄枵并为‘真’字,遣官就南郊设昊天及四位告之。’‘诏可。’”通过这些记载可以知道,这位宋圣祖叫做赵玄朗,是宋真宗梦到的神人,因为要这个“玄”字的讳的原因,所以连带着玄武也得改名叫做真武了。

真武大帝有什么厉害的成名法术(从西游记中的真武大帝履历)(8)

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自澶渊之盟后大搞“神道设教”“天书封禅”,开始走神神道道的路线,这会各地就出现了各种“祥瑞”。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中说:“醴泉观,《东京记》曰:本拱圣营。天 禧元年,营卒有见龟蛇者,军士因建真武堂。二年闰四月。泉诵堂侧,汲不揭,民疾疫者,饮 之多愈。乃招就其地建观,十月观成,名曰祥源。”军营中出现了龟蛇,所以宋真宗下诏修建了祥源观。

《云麓漫钞》说 : “ 后兴醴泉观得龟蛇,道士议为真武现,绘其像为北方之神,披发黑衣,仗剑蹈龟蛇,从者持黑旗。”这时的真武形象,基本上确定为披发黑衣,踩着龟蛇的形象了,这也跟后来的真武大帝的形象差不多了。宋真宗对于真武的崇拜,也直接导致真武由原来的“将军”升格成为“真君”了。

有了神格,自然就有身世传说以及专著了。在宋哲宗元符二年 (公元1099年) 镌石的《元始天 尊说北方真武经》中对于真武的来历有着详细讲述:“真武生为净乐国王子,神灵勇猛,惟务修行,入武当山修行四十二年,功成飞升,玉帝闻其勇猛,救镇北方,以断天下妖魔。后奉元始天尊勒命,被发跣足,踏腾蛇八卦神龟,部领天兵神将,齐到下方,收断天下妖魔 。”这里的故事基本上就跟前面我们说的《西游记》里面真武的身世经历基本对上了,而真武的“被发跣足,踏腾蛇八卦神龟”的形象,也基本上与后世崇拜的形象差别不大了。

真武大帝有什么厉害的成名法术(从西游记中的真武大帝履历)(9)

自此以后,有官方的提倡,真武显灵故事自然越来越多,真武崇拜自然也就愈演愈烈。其后,宋代皇帝不断给真武加尊号,尊号也越来越长,后来到宋理宗宝祐五年(1257年)二月时封真武为“北极佑圣助顺真武福德衍庆仁济正烈真君”,尊号达18字之多,这也表明了宋代官方对于真武的推崇。

不过在整个北宋时期,人们对于真武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北极紫微大帝的下属,虽然真武在宋代愈加推崇,但是他的地位也始终还是在北极紫微大帝之下。当时比较流行的真武道经《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中称真武“授北帝之灵符,佩乾元之宝印”,可见真武还是受北帝领导的。所以宋朝对于真武的加封始终都没有越过“真君”这个级别。

但是,也正是由于宋朝官方对于真武的推崇明显超过了北极紫微大帝麾下“北极四圣”中的其他三圣——天蓬、天猷、翊圣。从官方到民间真武的影响也日益超过了其他三圣,甚至隐隐都有超过北极紫微大帝的趋势。所以到了南宋时期,民间开始出现了把真武上升为“大帝”级别的趋势。

真武大帝有什么厉害的成名法术(从西游记中的真武大帝履历)(10)

北极四圣图像,后面两位为天蓬和天猷,前面两位为翊圣和佑圣(也就是真武)

据宋孝宗淳熙十一年 (公元1184年) 编成的《玄帝实录》记载:“又于大宋仁宗朝嘉佑二年丁酉岁,上应大罗天真化三年也。至其五月五日,三清上帝并升玉宸殿,敕九天司马开历,考万天功过,校正三官四圣自太虚开化,神一挺生,所有保天佑地,化育群生之功。四年正月初 一日,锁玉华院撰制玉册讫,宣诏三官四圣于上元节日,并赴七宝琼台,当亚帝真,时昊天玉尊亲行典仪,册封至玄武加号‘太上紫皇天一真人、玉虚师相、玄天上帝’ , 领九天采访使职及下荫龟蛇号 。 ”这一段很有意思,其中的意思是,神仙隔一段时间也要进行一下考核,由三清上帝负责。考核完成后,玄武比较优秀,所以就给玄武升职为“玄天上帝”了。看这意思,神仙也有KPI啊。

这段经文里,真武真君已经有了“玄天上帝”这样的尊号了,从真君级别上升到了上帝级别的神仙了。在南宋期间,民间对于真武的称呼已经逐渐由“真武真君”上升到了“玄天上帝”了。到了“上帝”的级别,那可就跟真武原来的上司北极紫微大帝平级了。南宋道士仲励 编修的《真武灵应大醮仪》 云:“再释启清法主北极镇天真武灵应佑圣真君、玄天元圣仁威上帝 。”看来在南宋,“玄天上帝”已经深入人心了。

虽然“玄天上帝”在南宋就已经有了,但是官方对于“玄天上帝”的承认得到了元朝才正式确定。元成宗大德七年 (公元1303年)十二月下圣旨敕封真武为“ 玄天元圣仁威上帝”,这基本上算是官方对于民间信仰的追认了。自此,真武真君正式升级为了玄天上帝,也就成为了我们民间常说的“真武大帝”。而其传说中其修道飞升的武当山,也称为了真武大帝的主要道场。

实际上 , 在元代所修的武当山各主要宫观中,玄帝大殿均为核心建筑物,这说明玄帝已成为武 当道教供奉的主神。玄帝的部下有龟蛇 (水火) 二将、执旗捧剑、六丁六甲、五百灵官等,所 谓 “ 神兵神将从之者,皆五千万众;玉童玉女侍之者,各二十四行 ”(《玄天上帝启圣录》)。此外,武当山的道观中还普遍将雷部的众将都划归了玄帝座下,这应该是把玄帝和“神霄九宸”中的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的职责合并了。(关于这位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以及雷部诸将的传说,请移步《要想求雨,你需要请来哪些神仙?从车迟国斗法看中国古代天气信仰》里面有详细介绍)

真武大帝有什么厉害的成名法术(从西游记中的真武大帝履历)(11)

武当山玄帝殿

到了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朱元璋对真武大帝也是非常推崇,甚至上升到了国家祭祀的层面上。而到了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的时候,据说真武大帝也曾经多次现身相助。明朝人所著的《蓬窗日录》里说:“成祖起兵,真武空中协助,时燕邸在北,一念真灵皆山川密感,故空中神,成祖之神也。京师堂偏北向,盖避尊也。”《篁墩集》则解释得更为清晰:“我太祖高皇帝定鼎之初,大正祀典,而金陵所存者十庙,真武之神居其一。我文皇帝潜龙于燕,入正大统,而真武之祠在武当者尤盛。盖燕之境北方,而真武北方之神,所以阴翊我文皇者,其功甚大。

当然了,所谓真武保佑明成祖的种种故事其实都是统治者为了自己政权合法性而创造的理由。只有在神界为自己找一个比较靠谱的神仙靠山,自己在凡间的江山才会稳当些。基于以上原因,明成祖即位之后大修武当的道观,在天柱峰顶建了玄帝金殿,甚至武当山所有主要宫观大殿都得供奉玄帝,连道教最高领导人三清四御都得靠边站,这再次掀起了全国对于玄帝信仰的热潮。

这样一直到了嘉靖年间,真武大帝被封的各种封号终于长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所立的《荡魔天尊像》石刻中完整记录了真武大帝的巨长的称号:“圣号:混元六天传法教主,修真悟道,济渡群迷,普为众生,消除灾障,八十二化,三教祖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三元都总管,九天游奕使,左天罡北极右垣大将军,镇天助顺真武灵应福德衍庆仁慈正烈协运真君,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金阙化身,荡魔天尊。”这么长一段足有一百字,这一长串就被称为“玄天上帝百圣号”。

真武大帝有什么厉害的成名法术(从西游记中的真武大帝履历)(12)

武当山真武祖师像

到了这个阶段,真武大帝的地位已经达到了巅峰,他成为了“三教祖师”、“玉虚师相”、“玄天上帝”和“荡魔天尊”,这里的“荡魔天尊”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猪八戒曾提过的九天荡魔祖师。有了这么高的地位,真武大帝也就成为了民间的万能神,有什么事都可以去拜拜。

总结一下就是,其实民间的真武信仰也跟《西游记》里真武升级的步骤是一样的。最初,真武其实就是玄武,是代表北方的神兽;到了北宋,玄武逐渐人格化,成为了北极紫微大帝座下“北极四圣”中第四位神将;在北宋真宗年间,玄武避讳改名真武,并且被封为真武真君;后来到了南宋民间开始给真武升成“玄天上帝”,到了元朝官方正式加封;到了明朝,从洪武到永乐,玄天上帝地位不断上升,终于在嘉靖年间达到了“百字圣号”的地步,称为了民间信仰的核心大神。从一位护法神将最终升级为一方神帝,真武的整个地位抬升的过程也是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想来还是算挺励志的吧。

————————————————————————————————

参考文献:

1、《西游记》、《朱子语类》、《续资治通鉴长编》、《事物纪原》、《云麓漫钞》、《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经》、《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玄帝实录》、《真武灵应大醮仪》、《玄天上帝启圣录》、《蓬窗日录》、《篁墩集》、《荡魔天尊像》石刻等

2、《玄武——玄帝神格地位演变考略》 杨立志 中国宗教学 1993年7月

3、《玄天上帝的身份蜕变》 贾征明(译)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6月

4、《明清道教神灵真武大帝的水神功能研究》 郑民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6月

5、《真武信仰研究综述》 梅莉 宗教学研究 2005年第3期

——————————————————————————

感谢您关注头条号懒龙说,如果您喜欢看我的文章,可以在评论下方与我留言交流 ,或者可以转发朋友圈,甚至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赞赏”,为作者提供一点点支持,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