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中元

冬日的一个下午,我靠在墙边,漫不经心地画着院子里那颗老树。这时,邻家的小妹抱着一只小猫坐在了树下的石凳上,正好入我的画。

她认真地看着几个在院子里游戏的童孩。准确地说,她不是在看,而是在听。因为她生下来就患有眼疾,什么也看不见。她不时摆动着头去寻童孩们游戏的动向,用微笑去追那游戏的闹声,而她身边的小猫,却用明亮的眼睛在东张西望。

暮色渐渐罩染着这个炊烟弥漫的大院。院里的孩子们陆续散去,晚霞的余晖把老树和小妹的阴影拉得长长的投在了白色的院墙上。

树枝的阴影开始在院墙上晃动,地上的枯叶哗哗地飘飞起来,啊!起风了。

我放下画夹走到小妹身边了说道:起风了,我送你回家吧?

嗯,谢谢!不用,我自己能回家,你刚才在画我吧?那你画了风吗?风是什么颜色呢?

她这么随口一问,我一时发懵,惊愕地站在黄昏的晚风里,后来我才意识到这不是随口一问。这是怎样的一个色彩世界?也许是她天天在想的问题。

苍茫的天穹,浩瀚的大地,一粒沙,一滴水,一块石,一片云,都有它们固有的色彩。还有那冉冉东升的朝阳,沉沉西下的落日,绿枝飘逸的春,烈日浓荫的夏,桔色落叶的秋,皑皑白雪的冬。这些色彩现象构成了我们五彩斑斓的世界。

好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在纠结,总忘不了邻家小妹那句随口的提问,那是一个生活在黑暗里的人向享受着光明人的无助求证。

那年夏天,我从北京毕业回到了故乡,我画了生平的第一幅主题画创作。画面是以邻家小妹为模特儿,在一个虚无的空间里她用指尖触摸着法国盲人“布莱尔”创造的盲文。她通过手指触及六点制排列的盲文来认知这个世界,想象这个世界。

哥特风是什么颜色(风是什么颜色)(1)

这张画的名字叫《妹妹的世界》。

这幅画入选了第六届全国美术展后,收到了一些来信和在报刊上看见了有人写的评论。其中有一位盲人教师写了一首诗附在我的画旁,发表在湖北日报的文化副刊上,现在我还依稀记得最后一句:“她看见了一切,她是一位明姑娘。”

从那以后,我画了长江系列,画了大山大水系列。总是想用我的画笔去帮她去寻找风的颜色!

哥特风是什么颜色(风是什么颜色)(2)

我画了碧水谣:风和蓝色的水,永远一起吟着疲惫的歌。

哥特风是什么颜色(风是什么颜色)(3)

画了思念赋,云和山涧的风,是那任性狂放的梦呓!

哥特风是什么颜色(风是什么颜色)(4)

画了天青色:纷扬的雨丝,被风吹成了雾,润湿了忧郁的乡愁。

哥特风是什么颜色(风是什么颜色)(5)

画了阳关驿:苍凉的远方,风,引领着我们去了那心灵宿泊的驿站。

哥特风是什么颜色(风是什么颜色)(6)

画了山谷馨:山谷里的风,怜惜那一汪迷茫,一阵馨香。

哥特风是什么颜色(风是什么颜色)(7)

多年来倾心探索的泼彩油画大山大水系列,虽以唯美的手法表现了宇宙色彩的四时变幻,寓意了画境的空灵与张扬,风动与禅静,但还是无法掩饰我内心的抑郁,那无助的求证常常萦绕着我!

上千年来,生活在光明世界里的人把这丰富多彩的世界描画成黑白的水墨,而生活在黑暗里的人又把整日相伴的无色物质空间想象成五光十色的美丽世界。

一天,在书架旁翻着书,一段文字印入我的眼帘:慧能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

蓦然,我想到了那个多年来一直不能释怀的纠结:风是什么颜色?

2016年10月13日(世界爱眼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