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石化工作报告 巴陵石化优良作风(1)

“2348”文化展示中心。

巴陵石化工作报告 巴陵石化优良作风(2)

产品展示。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彭展 岳阳报道

“激情燃烧的艰苦创业场景又历历在目,令人心潮澎湃,难以忘怀。”“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绿色发展,祝福公司明天更美好!”

金秋时节,400多名巴陵石化离退休职工代表分批参观中国石化第二批红色教育基地、岳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巴陵石化公司展厅暨“2348”文化展示中心,流连忘返,感慨良多。

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今年79岁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玉贵久久驻足“绿色产品”展台前,端详琳琅满目的新产品,看到自己曾参与研发的热塑橡胶迭代创新,“走出去”发展步伐稳健,倍感欣慰。

时光回转至半个多世纪前。1969年9月7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批转了中央军委关于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48工程(巴陵石化公司前身)的报告。从那时起,湘北大地,洞庭湖畔,一座起初为部队提供军服军需物资的“三线”企业诞生。

传承军工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建设,巴陵石化公司已成为一家大型石油化工、煤化工联合企业,世界最大的热塑橡胶生产基地,正在建设的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新装置明年建成投产后,巴陵石化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己内酰胺和国内重要的环氧树脂生产基地。

创业艰难百战多。置身展厅,一张张照片,一个个场景,一幅幅图表,一组组数据,浓缩了巴陵石化所走过的风雨历程。

人们不会忘记,建厂初期,源源不断的“三线”大军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来到湘北黄茅山下,满怀“毛主席为三线建设操心、我们为三线建设拼命”的豪情壮志,喝黄泥水、住油毡棚,“小雨当晴天,大雨顶着干,一天当两天”,人拉肩扛、战天斗地,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气壮山河的胜利凯歌。

人们不会忘记,随着洞庭湖畔的一声炮响,“毛主席批准我施工,建设岳阳化肥厂最光荣”的口号响彻在七里山工地,在当时全国引进的13套大化肥装置中,公司成为唯一获得国家银奖殊荣的装置。

人们不会忘记,为了建好己内酰胺这一国家“八五”重点工程,广大建设者在鹰山响亮地喊出了“一切为了92.9、一切服从92.9、一切服务92.9”的集结号,历经700个日夜建成投产新装置。

人们不会忘记,在“举全厂之力,优质高效建好原料工程,确保98.6一次开车成功”的铿锵誓言下,广大建设者用19个月建成了几代巴陵石化人梦寐以求的“原料工程”。

人们不会忘记,近年来,煤气化、特种环氧树脂、SEPS、浆态床双氧水等一大批重点工程一次开车成功,一大批绿色环保新产品源源不断走向市场。如今,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等重点项目加紧建设,人们更充满期待。

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与建设,一代代巴陵石化人秉承红色基因,传承石油精神,弘扬石化传统,凝练形成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务实、严细、尽责”“本色做人、出色做事”等企业文化,成为激励巴陵石化全体干部员工奋发进取、勇攀高峰、不断超越的强大精神动力。

“这种精神打磨了优质的产品,培养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干部员工队伍,精神锻造了优秀的组织。”巴陵石化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邬智勇表示。近年来,公司先后涌现出6位全国劳模、10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6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等一大批先模人物;公司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等一大批荣誉称号。

红色物件,珍贵记忆。一本编印于30多年前的《青山不会忘记》回忆录文集,虽然纸页早已泛黄,作者和众多的主人公也天各一方,但书中记录的《涤纶改造琐忆》《四百精英南下记》《第一行足迹》《兰化搬大将》《工地日记摘抄》等数十个艰苦创业故事,至今仍在巴陵石化广为流传。

从2017年3月12日至2020年1月19日,巴陵石化官方微信开辟“也读”专栏,转载部分回忆文章共146期。栏目从最初的“文字 图片”发展成“文字 图片 朗读 歌曲”,还原朴实无华而又感人至深的峥嵘岁月,引发网友共鸣。

“廿年前,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的高材生带着美好的憧憬,投进了黄茅山的怀抱。他就是李玉贵。”《青山不会忘记》一文,写的就是李玉贵致力于技术创新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李玉贵主持完成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炼厂气为原料的千吨级聚丙烯技术开发”项目,荣获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热塑橡胶SBS工业试生产开发、丁烯氧化脱氢反应器改造等工作。1986年至1987年,李玉贵分别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991年,他被批准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优良作风,代代相传。为了充分发挥优良作风红色教育基地的作用,巴陵石化特邀一批“红色宣讲员”到展厅“现身说法”。他们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表达“忆峥嵘岁月、守无悔初心”的真情,给众多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化工和材料领域高级专家梁红文,是巴陵石化的“红色宣讲员”之一。“我给大家讲得最多的,是我们科研团队咬定创新不放松、团结奋斗开发绿色环保新产品的故事。”梁红文说,“我平时喜欢买鞋,并不是爱时髦,而是因为不同的鞋底都要用不同品质的热塑橡胶。我每年要买10多双各种高端品牌鞋来研究,鞋买回来后,首先试穿鞋的舒适度,然后琢磨鞋底的材料,有时候为了留样品,价格不菲的一双鞋就被我剪开。我希望做出世界上舒适感最强的鞋底材料。”

1996年,梁红文和同事从零起步,在国内率先进行热塑橡胶SEBS国产化研究。历经“十年磨一剑”,2006年,巴陵石化建成投产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吨级SEBS工业化装置。2015年,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梁红文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专程到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投入绿色环保橡胶新材料新技术开发,为打造具有强大战略支撑力、强大民生保障力、强大精神感召力的中国石化奉献智慧和力量。”听了他的讲述,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另一位“红色宣讲员”,是今年90高龄的钟征远。钟征远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76年从战斗英雄董存瑞生前所在的部队转业至巴陵石化原岳化橡胶厂担任党委宣传科科长,曾获评原中国石化总公司劳动模范。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要传承好红色基因,我们要传承好奋斗精神,我们要传承好创业梦想。只要咬定建设世界领先化工材料企业的总目标,始终保持革命精神、顽强斗志,抓住机遇、奋发有为,就一定能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钟征远每次作宣讲报告,都声如洪钟,铿锵有力,在展厅久久回荡,深受大家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