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理疾病和脑细胞有关吗(精神类疾病为什么需要心理治疗)(1)

目前,我国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及交际能力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家庭、社会都有重大影响,而我国相当一部分人对心理治疗不是很了解,以致有些患者只能终身接受药物治疗。

究竟精神类疾病为什么要做心理治疗?精神类疾病有必要做心理治疗吗?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1


致病因素

从精神心理类疾病的致病因素来看,主要分为遗传、生物、心理、社会几大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心理创伤、内心矛盾、家庭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的影响等,不论哪种因素导致的精神疾病,患者均会具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且过重的心理负担会反过来影响其疾病的恢复。

我国对于精神心理类病患者的治疗大多局限于常规的药物治疗,患者在封闭的住院环境下活动受限、缺乏文体娱乐及交流平台,这对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躯体功能的恢复是十分不利的。住院期间患者病情控制稳定,如果出院后缺少家庭及社会的照顾、关心,病情很容易复发甚至恶化。

2


治疗关注点不同

精神科疾病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关注点各有不同。

精神科药物治疗注重症状的缓解:医生会寻找一些诊断的证据,也就是症状,如果有必要还会做一些量表,然后根据这些症状特征和量表,得出诊断,开药,再复诊调整药物。

经过几轮调整,基本上症状就好些了。这是一系列很精准的操作,是非常理性的一套思路,讲究的是证据链条,每一步判断和行动,都有理有据。

心理治疗更关注引起症状的社会心理因素: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一般没那么重视症状本身以及诊断,主要关注个体的一系列成长经历,以及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这是咨询师解决问题的关键。

咨询师试图用不同的方法去整理病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材料,以达成治疗目标,这些目标不限于症状的消失,还包括更感性的一些目标。比如情绪管理、压力管理、人格的成长、与过去创伤的和解、对生命的领悟等等。

比如一个人可能在幼年、童年、昨天分别遭受了不同的创伤,这些创伤所呈现出来的症状按照“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最后会归结为“应激障碍”。至于患者到底对哪种情形会产生应激反应,如何处理这种恐惧心理与之前发生的事情的内在关联,这些细节的处理,并不是光靠诊断标准或药物就能做到的。

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复杂的人际关系系统,夫妻关系、母子关系、父子关系、婆媳关系等等,一个人要面对一系列的关系,关系和关系之间也会互相影响。

如果婆媳关系处理不好,夫妻关系肯定也会受影响。如果在一系列别扭的关系中,养育了一个性格有些别扭的孩子,这对家庭整体利益来说,是失败的。这个时候就很需要一把锋利的刀,这把刀就是精神心理干预和治疗。

总之,精神科医生能够帮患者快速缓解症状,心理咨询师能够帮我们把人格发育不完整的部分重新成长一次。

人生中有两个能力是非常关键的,那就是人人都应该具备享受生命的能力,有爱别人的能力并乐在其中。

所以我们现在也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医院将精神科医生作为精神干预的主力军,同时配备心理治疗师辅助心理治疗,这样双管齐下,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3


数据时代

我们回顾了大量心理治疗对精神类疾病治疗的有效循证依据,发现在国外心理治疗已经深入人心,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有相当多的证据可以证明心理治疗对精神科疾病的康复有显著的效果。

4


携手相伴

精神科医生能够帮我们快速缓解症状,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能够帮我们把人格发育不完整的部分再重新成长一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评价、认知水平、处理问题的技能等都得到改善和提高。

所以,药物治疗携手心理干预不仅能缓解症状,更能给人们享受生命的能力,让我们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

人的心理疾病和脑细胞有关吗(精神类疾病为什么需要心理治疗)(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