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别人写出优美的文章我都十分羡慕。我就琢磨别人为什么能写出或哲理深刻或妙语连珠的文章。而我却不能。总想写一篇长文写写一生的经历与变迁却总是写写停停不能深入,顾虑颇多。不知如何更好更准确的表达这些故事与情感。

今天看到一份报到“音乐家基因”,它提出造就杰出音乐家的到底是天分还是后天的苦练?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一项最新研究可能会为这个争论数百年的问题画上句号。在对850对双胞胎进行跟踪调查后,研究者发现,那些在音乐上有成就的被调查对象的确花了更多的时间练习,但是是否能够坚持每日长达数小时的枯燥练习却是由基因决定的。这一结果挑战了“勤能补拙”的常见看法。一个人之所以愿意为提高自己的音乐技巧投入常人无法想象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可能正是其天才的表现。我同意此关点。勤能补拙,可能比一点不练不学的好一些,但绝不能出现聂耳,雅尼,理查德等名家。

写作也一样,如果多看,多学可能写的比以前好一些,但是绝对写不出“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做人应如山,望万物而容万物。做人应似水,能缓流,亦能激流。”人无权无钱,不谈格局,生存是王道,无人无势,不谈情怀,务实才是根本”。这么优美,这么入木三分的句子。添朱则赤,增墨则黑的语言。多练也能写,但不能创造自己独特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字。

个人拙见,可能有所偏颇。

王羲之天道酬勤书法 勤能补拙(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