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苏东坡,还是在课本上,他的诗词历经岁月,依然留存至今,为后人所传诵。

苏东坡爱好众多,不光爱写诗、写词、写文,还善书画、好美食、爱搞基建……

著名国学大师林语堂就这样评价苏东坡: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黎民百姓的好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

但是这些还远远不能完全勾勒出苏东坡的全貌,苏东坡其人,乃是多才多艺的旷世奇才也。

苏东坡人生百态诗(苏东坡传豁达东坡)(1)

林语堂对苏东坡的喜爱,让他创作出了这本《苏东坡传》,这部人物传记从四个方面介绍了苏东坡,分别是童年与青年、壮年、老年、流放岁月

苏东坡的一生故事很多,有少年才现意气风发时,也有仕途不得志坎坷失意时。

虽然人生之路起起落落,苏东坡却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态度,笑对人生的苦难,在苦难中寻找快乐。

当苏东坡屡次被贬时,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尽职尽责,心系当地百姓,造福当地民生,筑堤、建楼、种树……

当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他几次登临赤壁山,诗兴大发,感叹自己的怀才不遇,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

苏东坡人生百态诗(苏东坡传豁达东坡)(2)

当他受到排挤二次被流放时,几乎快把大宋的大江南北都走遍了。年逾花甲还一直在各个地方流转,甚至被放逐到了当时的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他在这里办学堂,兴学风,甚至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他一生都在奔走四方,每到一处都留下了他的痕迹,面对沉浮荣辱,他旷达洒脱,用诗词表达了对苦难和痛苦的傲视。

苏东坡不仅为人豁达,还善于发现平淡生活中的哲理。

他留下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些富有哲理的名句。

这些诗句既优美动人,又蕴含道理,所以才能受到大家的喜爱。

与他的诗一样,苏东坡的词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尽管命运多舛,但他依旧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不断追求自我的超脱,潇洒地“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东坡人生百态诗(苏东坡传豁达东坡)(3)

正如国学大师钱穆所评价的: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

可以说,苏东坡如果没有遭遇这些挫折,他的诗词不会这么富含深意,正是因为他豁达洒脱的性格,才成就了他乐观旷达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