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华中师范大学辩论队
在第三届新型城镇化主题辩论赛中
获得亚军的消息
在华师辩论爱好者的朋友圈刷了屏!
或许你之前不曾听说过“华师辩论队”
今天就跟随小诗的介绍一起来了解一下
华师“最会说话”的人吧
2019年10月25日,第三届新型城镇化主题辩论赛暨福州杯•国际名校邀请赛落下帷幕。本届比赛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等来自全球的二十四支大学辩论队参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辩手对中国的城市建设与发展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和深入的思考,经过了初赛、复赛和半决赛的比拼,华中师范大学辩论队一路过关斩将,挺进决赛与北京大学PK,最终惜败获得亚军。
第三届新型城镇化主题辩论赛参赛选手:
王启睿 历史文化学院2016级
(已保研至中国人民大学)
张天祐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16级
(已保研至武汉大学)
赵冰宇 计算机学院2017级
黄昭程 法学院2017级
丁蕊 法学院2017级
沈欣缘 社会学院2017级
华中师范大学辩论队现役成员:
研究生3人 本科生2016级10人 2017级13人 2018级12人 共计38人
主要负责人:
丁蕊 2017级法学院
赵冰宇 2017级计算机学院
李诗乐 2017级新闻传播学院
在备赛时间短、掌握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华师辩论队在场上表现出的攻防意识和论点推进可圈可点。面对成绩,他们说:“结果超出期待”。
经次一役,辩论队对下一步的目标更加自信:“会加强校队内部的队训,保持大家对于思考和表达的敏感。争取获得更多国际赛的机会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因为热爱,勇往直前
事实上,备赛有多辛苦,很大程度由自己决定。对方打什么牌,你必须多猜一步。查资料,立论,做攻防,推倒立论,重来。同时进行的还有猜测对手、说服队友,或者攻破对手、调整自我。在这“精分”过程中,辩手总可以把自己往悬崖边再推一厘米。
在赛场下,他们是攻防备战、严谨求证的辩论“狂热分子”,
在赛场上,他们是妙语连珠、不卑不亢的渊博君子。
狭路相逢勇者胜,无数个深夜里的苦思冥想“熬”出了他们身上独有的魅力与自信,令一路走来的对手都为之折服。
“辩字双辛”,辛苦也好,辛酸也罢,只要站在了赛场上,他们还是会渴望将自己推上刃尖,逼尽自己的极限。每一次的辩论赛都把他们抵到了临崖处,但对辩论本身的热爱又将他们拉回辩席。
这次比赛的备赛期间,队长丁蕊在第二天有考试的情况下仍然带队员们备赛到凌晨,下午打完比赛之后连夜飞回武汉,考完试之后马上为队员们下载论文、讨论论证框架。决赛二辩赵冰宇更是从图书馆借了8本有关新型城镇化的书籍,阅读了近一百篇的论文。
他们的内驱力是什么?除了热爱,别无他解。
前校辩论队队长的吕欣怡告诉大家:“我选小孩(新生辩手),一定要选描述自己喜好时,眼里有光的那种。” 决赛一辩沈欣缘也说,华中师范大学辩论队就是一个对热爱辩论的同学聚集的地方,不同的学院,同样的钟情,让他们紧紧凝聚在一起。
初入辩场的华师大一新生,大多数会被学长学姐推荐观看2005年湖北顺爽杯辩论赛半决赛的视频:场上赛况胶着,我校四辩邓哲破开僵局,将华师送进了决赛大门,同时也将“光只有通过人眼才能称为明,通过人心才能称为亮”烙在了辩坛的经典结辩上。
其强悍铿锵之姿,令许多辩手至今依然难以望其项背。
作为华师第一位知名辩手,邓哲对于华师辩论而言,是近似“坐标原点”般的存在。从这个原点出发,无数华师辩手竭力在为华师的辩论历史续写传奇。
而所有这些故事的开始,往往都如书序上笔挺简洁的一行:
“华中师范大学辩论队,问候在场各位”。
辩论队16-18级集体照
一苇之所如,凌万顷茫然
华师辩史的最初,可以追溯到结芦辩论社的诞生。
2004年,华师于海峡赛获得季军后,时任校党委副书记的何祥林提出要在学校建立一个独立、有建制的辩论社,相伴而生的还有BBS博雅论坛上的辩论版块。
辩论社的名字,是邓哲拟定,取自于帕斯卡名言“人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借着结芦的平台,华师辩手们卯着韧劲在大赛中接连破敌,乘着“野蛮生长”的不可摧之势,摘下了名校杯的桂冠,华师“雅论智辩,心领神会”的雅辩之风在华中地区、乃至全国辩坛亦小有声威。
但通往光明的道路从来不是坦途。
2006年省赛的失败对华师辩论是一次重挫:主心骨邓哲毕业离校,结芦规制并不明晰,忽略经营导致资源受限……屈辱和痛苦后是断腕止损,结芦内部的建制进一步扎实了起来。2007年6月,校队发布了《华中师范大学辩论队章程》。
结芦虽为茅庐一所,也在努力地让“秋风不可破”。
邓哲日后回忆,觉得那时华师辩论的灰暗日子已经接近尽头,宛若第一象限里的对勾函数,即将开始它生命的昂扬阶段。
“华师辩论的低潮里,哲叔扛起华师辩论往前走的担当,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相携相伴,赤子之怀
写下这段话的09级辩手叫邢小可。那时候因内心辛酸而热泪盈眶的他,不知道他将亲眼目睹华师汉锦赛三连冠的辉煌,也料不到毕业多年后,“小可”被学弟学妹喊着喊着就变成了“可叔”。
毕业后,邢小可开始编记录华师辩论历史的《溯水集》。面对采访,他第一反应是“谢谢你关心辩论”,似在说“谢谢你关心我家人”。
是的,对队员们来说,辩论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赵冰宇说:“校队是我自己最能找到归属感的地方。”他回忆起大一暑假参加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资格赛的时候,结束前最后一天正好是他的生日,而队友趁他上场比赛的时候从远郊跑了三十多公里给他买了一个芒果千层蛋糕,“从此我爱上了千层。”他说。
他们已将在辩论中结识的挚友视为家人,甚至辩论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未来,也许也将是他们热爱一生的事业。
当年发《华中师范大学辩论队章程》的黄楚安去年为华师教育学院开了个生涯规划讲座,讲座里,他还是会情不自禁一次又一次地提到辩论队。赵冰宇深夜复习时会走神想到辩论,他暂时不太敢告诉家里人,以后准备考研时会参考学校的辩论队水平。
邓哲曾在2004年满心眷恋地写下了一篇名为《并非总结》的文章,当日少年的赤子之怀放在今日的华中师范大学辩论队身上,依旧那么贴切:
“这的确只是一个游戏,但正因如此,为它的付出才显得那么值得。在这样一个追逐喧嚣与利益的时代,为了梦想的付出才那么宝贵。
这不是结局,而是开始。因为它是开始,我们倍感欣慰。”
是的,华中师范大学辩论队永远怀着澎湃的激情与热爱,勇往直前。
辩论队近年赛事履历
2017年首届全国青年文化教育主题辩论邀请赛冠军
2017年、2018年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湖北赛区亚军
2018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银卡赛
临潮杯世界华语思辨奥林匹克
第三届新型城镇化主题辩论赛亚军
华中师大宣传部舆情与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周汀柔(实习) 李沁园
文字:华大青年·林嘉妍 李雨倬 李沁园
资料来源:华中师范大学辩论队 华大青年
主编:侯兆鑫
投稿邮箱:huadaguanwei@163.com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