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第15课《自相矛盾》,本课小古文应该学些什么?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六单元的内容,学习之前要看一下学习导读。单元主题是思辨与智慧,树立思考问题的意识。语文要素有两个,一个是了解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一个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年级下册语文15课自相矛盾笔记(五年级下第15课自相矛盾)(1)

第15课是一篇小古文《自相矛盾》,考查的要点是重点词语的理解和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含义,或者考查课文理解以及寓意。

学习小古文自然是疏通文意是一部关键的任务,如果这个能够顺利搞定。剩下的问题便好解决了,解释加点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包括对中心的理解,“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疏通文意的工作该怎么做呢?结合注释看看是否能够顺利理解了课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15课自相矛盾笔记(五年级下第15课自相矛盾)(2)

结合我这里给出的学习提示,这些注释对理解文意的作用是很大的。等文意疏通之后,便可以理解本文的道理,以及本课的思辨过程。至于课后题3,可以用文中的话来回答了。“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接下来还可以更深入的理解本课的内容,楚人由夸耀到尴尬的过程,以及围观的人对楚人的嘲讽。

五年级下册语文15课自相矛盾笔记(五年级下第15课自相矛盾)(3)

小古文的学习是一个慢慢由看不懂到看得懂的过程,这需要经过在学习中不断的进行小古文知识的慢慢积累。学生已经到了五年级,小古文也算接触了不少。相对来说,理解这篇课文还是有帮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