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44年夏天,杜甫与李白在洛阳相遇,结为知己,可谓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他们一起游历梁宋,无话不谈,一直到这一年的秋天才不得不分别。

第二年,745年的秋天,二人再次邂逅,这次即将分别时,杜甫便写了一首七绝送给李白。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诗。

《赠李白》

杜甫 〔唐代〕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这首诗只有短短28个字,字面上的意思也很好理解,只不过嘛,对于本诗主旨的解读,目前的两种主流看法还是有点不同的。

先说字面意思。

首句“秋来相顾尚飘蓬”,点明赠诗的季节是在秋天,此时此刻,诗人杜甫和好友李白还像飘飞的蓬草一样随世沉浮、浪迹江湖。

杜甫写给李白的十二首诗(杜甫送给李白的一首诗)(1)

“相顾”是互相看着对方的意思,例如后世苏轼的名句“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本诗中,“相顾”二字体现出杜甫和李白的关系十分亲密。因为假如关系不好的话,就只会两看生厌,恨不得把头扭过去。

次句“未就丹砂愧葛洪”,意谓没有成功炼就丹砂,愧对晋代炼丹家葛洪。

为什么是愧对葛洪而不是别人呢,我推测,可能是因为葛洪所写的《抱朴子》对后世炼丹术有很大影响,杜甫觉得学了人家一辈子的炼丹心血,却还没有成功炼丹,于是有愧疚感吧。可能这就跟《论语》没学好,无法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觉得愧对孔子一样吧。

三句“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说的是李白整天醉饮高歌、虚度光阴,飞扬跋扈、态度傲慢不知在吓唬谁。“雄”指傲慢地威吓、威胁、恐吓或盛气凌人 。

杜甫写给李白的十二首诗(杜甫送给李白的一首诗)(2)

再说本诗主旨。

有人认为杜甫是在规劝李白,也有人认为杜甫是在盛赞李白。

前者觉得,杜甫在批评李白每天都只知道喝酒寻欢,把时间都白白浪费了,至今一事无成,这种姿态又能吓唬到谁呢,有何意义呢。

后者觉得,杜甫在称赞李白洒脱不羁、放旷自适的心态,并且为他的怀才不遇打抱不平。

杜甫写给李白的十二首诗(杜甫送给李白的一首诗)(3)

至于究竟孰是孰非,还需要更多的资料来考察分辨。我自己嘛,更倾向后者,因为杜甫比李白小了十一岁,且一直视李白为偶像,他十分敬仰李白,规劝李白不符合他的这种身份。当然,我的这种观点也不一定对。

当然,不管是规劝还是赞美,都不影响杜甫跟李白之间友谊的深厚,他俩的互相酬唱早就是唐朝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了。

杜甫写给李白的十二首诗(杜甫送给李白的一首诗)(4)

而且,无论如何,杜甫的这首诗确实是首好诗,特别是后两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豪气顿生,堪称千古名句了。

《杜诗镜铨》引蒋弱六的话说:“是白一生小像。公赠白诗最多,此诗最简,而足以尽之。”也就是说,本诗的后两句生动准确地勾勒出了李白的形象,才使得千年后的我们,也能通过文字窥得诗仙之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