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英勇顽强的中共龙川县委领导龙川人民经受住了种种考验,在斗争中不断成长,与全国人民一道,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敢打必胜一往无前的雄鹰?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敢打必胜一往无前的雄鹰(克服艰难险阻迎来胜利辉煌)

敢打必胜一往无前的雄鹰

解放战争中,英勇顽强的中共龙川县委领导龙川人民经受住了种种考验,在斗争中不断成长,与全国人民一道,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发动群众和进步人士夺取车田乡政权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战场的节节胜利,1949年元旦,新华社发表了中共中央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献词指出:“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取得比1948年更伟大的胜利。”

1月1日,广东龙川县九连地区的粤赣边支队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简称边纵东二支队,“东二支队”),龙川境内的游击武装队伍归其统一领导。在香港分局指示开展对敌春季攻势时,九连地委依据敌情变化态势做出“放手发展力量,大胆发展新区,向蒋管区推进”等一系列部署。中共龙川县川北工委经研究后认为,龙川车田地区在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炽烈,有群众基础,攻破车田对川北地区影响巨大,于是决定挺进车田乡,率先解放车田。骆仰文向九连地委汇报了当时车田地区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并获准实施这一部署。

为达到早日解放车田的目的,龙和边工委研究决定首先派共产党员谢子陶、彭万钦等人对车田地区有一定权威和影响、倾向进步的乡绅做统战工作,策动当地相关人员起义。经多次交谈,邓渠青、邓镇邦、邓尧普等当地上层人士愿意为稳定车田局势进而促成车田起义做出努力。

邓鸿恩是车田乡自卫队队长。经我党地下工作者多次接触,他和副队长愿意接受共产党领导,并主动串联车田乡副乡长彭铨标、仓库主任邓洪源一起参加起义。2月下旬,在川北工委彭万钦等人精心组织下,于车田第一中心小学召开秘密会议,成立了“车田革命委员会”,公推邓镇邦为主任委员,邓渠青为副主任委员兼政治委员,邓鸿恩为副主任委员兼军事委员。“东二支队”六团团长林镜秋,曾先后5次亲临车田对他们进行革命教育,进一步增强了他们起义的信心与勇气。

时任车田乡乡长的邓作铳是国民党地方当局顽固派。为此,车田革命委员会揭发其欺压百姓、鱼肉乡民的罪行,限3天内离开乡公所,如敢违令,就地处决。邓作铳下台后,中共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发动群众,选举邓渠青为车田乡乡长。

从1949年2月起,东二支队第三团接连解放了和平青州、热水;4月,第三团、第六团向和东、川北边境挺进,袭击彭寨并于河明亮伏击全歼和平县警中队。鉴于车田地区已完全为龙和边工委及独三大队所掌握的大好形势,4月13日,东二支司令员郑群、六团团长林镜秋率部分主力部队开赴车田,车田乡公所和自卫队放鞭炮欢迎东二支部队,并交出枪支,宣布起义。随后,在车田街召开军民大会,庄严宣告发布《车田起义宣言》,宣布成立车田乡人民政府,乡长为邓渠青。原车田乡自卫队改编为东二支队独立第三大队一个中队。

车田解放使国民党龙川当局惊恐不安,县自卫总队纠集地方联防队,配合省保安第五团一个营,于4月15日分路进犯车田。敌人窜来时,遭东二支队半途阻击败退。4月26日,东二支队司令员郑群令分兵追击,歼敌两个连,余自溃散。

车田起义动摇了国民党龙川当局的统治,对龙川全境解放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川北地区的区、乡联防队纷纷派员与共产党联系,效法车田走上起义道路。同时,由于车田解放的影响,贝岭、岩镇、上坪、赤光等地不少革命青年也相继组织武装队伍,在当地开展游击武装斗争。

东二支队会同起义部队游击队解放老隆

5月,在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粤赣湘边纵队的直接领导和部署下,东二支队和起义部队以及地方游击队并肩作战,发起了解放老隆的战斗。

老隆是东江上游重镇,扼水陆交通要冲,距离当时龙川县城佗城只有10公里。老隆战斗前夕,由粤赣湘边纵副司令员黄松坚、副政委梁威林、参谋长严尚民、九连地委书记魏南金等,组成解放老隆战斗指挥部。驻防东江上游地区的国民党新编广东保安第十三团(简称保十三团),装备精良,共有官兵3200人,团长曾天节早期曾加入中共组织。基于该情况,粤赣湘边纵拟以政治攻势和统战工作瓦解保十三团,由东二支队派人力劝他起义。经两次会谈后,保十三团同意起义,无条件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5月10日,曾天节在蓝口召开动员全团官兵起义大会。翌日,粤赣湘边区党委和边纵,派林镜秋以中共代表身份率联络员梁钧进入曾天节部,协助领导起义工作。12日,曾天节率主力进驻龙川城(佗城),并派出部队于13日晚集结老隆汽车站,以形成对老隆寨顶国民党守军包围之势。边纵东江第二支队和起义部队通牒驻守老隆镇寨顶的保四师副师长彭健龙,限令他放下武器投降。但彭一面凭借寨顶的防御工事顽抗,一面向驻和平、河源的国民党军求援。

14日,在解放老隆指挥部指挥下,各部队合力围攻老隆寨顶的国民党保四师师部。12时,保十三团起义部队首先向国民党保四师师部发起攻击。傍晚,驻和平的国民党部队援兵在行至距离老隆4公里的乌石坝时,被埋伏的东二支主力截击打垮。至15日早晨,彭健龙见得不到救援,本人又负伤,只好投降。

老隆、佗城迎来光明

当时的龙川县治所在地佗城,13日被保十三团所控制,龙川国民党县长黄学森被俘。13日晚,粤赣湘边纵与东二支队领导严尚民、郑群和保十三团团长曾天节等,在莲塘读书坝开阵前作战会议。14日拂晓,独二大队人员押着黄学森从莲塘读书坝经上下畲、鸭麻坑,抵佗城雷公坳,关在黄氏一楼阁里,由黄瑞源带一个班看管,并令华东队队长田青率队监视河源方向的敌人。独二大队大队长黄仕标率华南队入佗城天主堂与保十三团起义队伍会合,兵分两路到邹家祠和县府,收缴龙川县警大队两个中队的武器,研究接管佗城事宜。上午10时,东二支队独二大队进驻佗城,封存了国民党龙川县党部、县政府、地方法院;查封地税处粮食、粮库和监狱,释放狱中革命同志和无辜民众。当天中午,独二大队在国民党龙川县府楼上升起一面红旗,宣布龙川解放。

自公元前214年龙川建县始至1949年5月,佗城一直曾是郡、州、县治所。佗城旧称龙川故城、龙川县城、龙川城。为纪念龙川首任县令南越王赵佗,1941年县教育会开会通过,改龙川城为佗城迄今。1949年5月15日上午,佗城军民举行隆重的“庆祝佗城解放大会”。会场设在学宫门前的体育场,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敲锣打鼓、舞狮,聚集在城北至西门口,迎接从雷公坳出发的独二大队官兵入城。大会由民主进步人士、原龙川一中校长李永川先生主持。独二大队特派员刘春乾、大队长黄仕标代表部队讲话,宣布佗城由部队实行军事管制。

第二天,佗城军管会分别联系地方上层人士、镇长、乡长、保长和富商等谈话,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布既往不咎,指明出路,使其解除思想顾虑;开展声势浩大的查黑人(暗藏的反革命分子)、查黑枪、查黑粮、查造谣破坏活动的“四查”运动。

龙川县人民政府成立后,佗城为第一区署所在地,6月18日军管会工作移交给第一区署,独二大队奉命移师老隆。

龙川县人民政府的成立

为适应九连地区武装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上级党委指示精神,区党委决定由边纵政治部代主任魏南金兼任龙川县委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并迅速在龙川县成立县区乡人民政权,巩固人民革命胜利成果。经魏县长与边纵、东二支队领导商议,一致同意将县人民政府机关驻地从佗城移至老隆。之所以如此,是根据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和老隆的区位优势所决定的:老隆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经济比较发达,占领与保卫军事要地老隆,才能控制龙川全县局势。

成立龙川县人民政府。龙川解放,对九连地区乃至东、韩两江一带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龙川解放后,首先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这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同时,边纵党委、司令部和九连地委、东二支队司令部均移驻老隆水贝村,成为上级指挥中心。依据1949年5月29日中共中央给华南分局领导方方、尹林平等的指示,九连地委在政权建设工作会议上,认为党和军队在龙川都已站稳了脚跟,做出成立龙川县人民政府的决定。边纵政治部委派九连地委书记魏南金兼任龙川县县长,委派郑风、骆仰文为副县长,叶惠南为县政府秘书,县政府办公地点设在老隆福建会馆(后迁老隆师范、水贝大洋楼)。与此同时,为加强党的领导与建设,成立中共龙川县委,任命魏南金任县委书记,刘春乾任副书记,刘波任组织部长,叶惠南任宣传部长,郑风、骆仰文、黄仕标为委员。县委办公地址设在老隆寨背街东华楼。6月2日龙川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当天,在老隆的老戏院由魏南金主持召开成立庆典大会,各界人士及各区乡选派的代表等300多人参加。会上,魏南金率副县长郑风、骆仰文,秘书叶惠南宣誓就职。边纵副政委梁威林代表边纵司令部、政治部宣誓。其誓词:“我等誓以至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忠诚为人民服务,致力地方建设,实现新民主主义政治,决不畏难苟安,或当徇私舞弊,违背此旨,甘受最严厉之处分。”边纵副政委梁威林、东二支队政委钟俊贤、政治部主任黄中强和起义部队保十三团团长曾天节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全县人民努力支援前线,以加速人民解放事业早日成功。各界人士代表先后发言,一致表示坚决拥护人民政府。魏南金发表施政演说,强调当前县人民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县及其以下各级人民政权机构,肃清县内残余匪敌,发动全县人民努力支援前线,鼓励参军参政,摊派认购公粮债券,建立各级农会、民兵组织,巩固社会治安,办好教育事业,举办师资训练班,组织政治工作队,深入各乡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等。最后魏县长表示,“愿与本县公正绅士及各阶层人士携手合作,共同建设新龙川”。

县政府成立后,随即研究组建县政府直属各部门及各区署等领导人选,根据德才和专长及统一战线原则进行选拔任用。为维护社会秩序,加强治安管理,镇压反革命分子,成立县公安总队,不久增设公安局。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全县设老隆、鹤市、铁场、黎咀区人民政府(后改称第一、二、三、四区区署);贝岭区设行政委员会(后改称第五区区署),为县政府派出机关。至6月底,全县38个乡和老隆镇亦相继成立了乡(镇)人民政府,各村设立村人民政府。还任命了各区委派督导员(书记)、龙川各中学校长、县人民医院院长等。

在建立健全各级人民政府的同时,县政府还开展了整顿社会治安,扫除社会劣习;在广大农村挖除潜敌,收缴民枪;部署迎军支前和筹款筹粮;建立与健全各群团组织等多项活动。

9月12日南方人民银行东江分行于老隆成立,自是日起,“全区各地公私交收买卖交易,均以南方人民券为本位,严禁使用港币、白银与伪币,并不准以黄金、谷米、棉纱及其他物资作为交换手段。”与此同时,在老隆还成立了南方贸易公司、南方税务局,对恢复和发展边区生产,促进商品交流,巩固边区人民的金融阵地,安定民心,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等,都起到重大作用。

贝岭、上坪宣告解放

龙川县贝岭地处川北山区,抗战胜利前夕为龙川第五区,区署设在贝岭圩;抗日战争胜利后不设区署,改设第五区联防办事处为最高权力机关,主任李敬(竞)业。办事处辖贝岭、黄埠、五顶、细坳、三联、坪山、上坪七乡和警察所、第五区自卫中队、上坪警察分驻所及各乡自卫队。

1949年4月13日,国民党车田乡军政人员在川北工委和东二支队独三大队策动下举行起义,此举对国民党贝岭地区军政人员无疑产生了极大影响。在九连地委和川北工委领导下,川北地区党员及进步人士立即投入策动国民党贝岭区军政头目弃暗投明工作。5月12日,李敬业做出同意起义的决定,并于当晚在第五中学(贝岭中学)召开会议。在进步人士凌希民动员发动下,国民党坪山乡乡长谢冠莲率乡政人员和自卫队于17日开赴山池村,接受独三大队整编。

李敬业在独三大队兼政委骆仰文及凌希民、杨垂华致函敦促下,5月22日晚,又在第五中学召开起义会议。会议一致通过决定于第二天举事。23日,李敬业率领区联防队、第五区自卫中队、警察所和贝岭、黄埠、五顶三个乡乡政人员与自卫队、古石中队、丰坑分队共400余人,在贝岭街宣告贝岭区解放。

6月3日,杨英华、袁宝民、刘丕境等奉上级党组织之命,前往上坪对国民党残余势力进行策反。当杨英华等说明来意后,当地国民党势力承诺响应起义并主动汇报上坪敌情。为便于策反工作的顺利开展,当晚召开上坪各界人士联席会,商议起义具体事宜。与会者一致同意起义,并要求立即行动。会后,各自回去连夜宣传发动群众,由当地国民党军上坪分驻所巡官杨菊华安排部署工作。6月4日,上坪街圩及附近村庄宣告解放。

上坪解放后,黄道仁、谢鸿恩等部敌人进行了反扑,双方交战了六昼夜,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起义官兵冲出重围,撤回贝岭。

为消灭反扑敌人,中共龙川县委于7月4日派出县公安总队前往上坪,敌人一触即溃,向龙母方向溃逃,上坪获得了彻底解放。

龙母战斗大捷全歼龙川境内残敌

1949年7月中旬,黄道仁、谢鸿恩率部相继窜回龙母后,向国民党军胡琏残部求援,企图与胡琏部夹击老隆。

为迎击胡琏残敌,龙川县委指示县公安总队副总队长杨荣烈与独三大队部署歼敌。凌启培、陈德忠连队驻守下坪碉楼,倚碉楼迎击胡部;叶梓青连队配合公安总队向胡部侧面围攻;从狮子寨派部分兵力抢占下坪山坳山顶和双峰埂,占据击敌制高点。在我方三面交叉火力猛击下,逃窜的胡部散落龟缩在炮楼附近民房中负隅抵抗,经5个多小时激战,胡部残兵仓皇突围退出上坪,落荒而逃。

7月中旬,为彻底消灭盘踞在龙母的黄道仁、谢鸿恩两股敌人,边纵参谋长严尚民命令刚成立的独立四团第一营(原主力三团)600多人,以及县公安总队600多人,由县长魏南金负责部署指挥消灭这伙敌人。24日凌晨,龙母战斗打响,驻守在藕塘村的黄道仁部被解放军快速歼灭。27日,谢鸿恩部至炮楼终被攻破,谢鸿恩被解放军生俘。

29日,参战部队和民兵及附近群众,在大塘村的隆泰乡中心小学举行祝捷暨公祭烈士大会。龙母周围几十里内的乡村政府和群众送来犒劳军队的牛、猪共20多头,鸡、鸭、蛋品等一大批。8月1日,龙川县人民政府在老隆举行庆祝八一建军节暨龙母战斗祝捷大会,欢迎从龙母凯旋归来的人民子弟兵。魏南金传达了边纵司令部给龙母战斗参战部队的嘉奖令和龙川公安总队改编为东二支队二团的命令(团长黄仕标、政委刘波)。

与南下大军同庆胜利

1949年8月,根据粤赣湘边区党委《做好准备工作迎接大军解放指示》的动员令,东二支队二团已从老隆出发,前往赣南迎接南下的解放军。龙川县委动员全县人民积极参与,组成运输队、担架队、茶水队、洗衣队、秧歌队等迎军服务队,同时,还从各区乡选调了500多人成立“支前民工营”,并组织民工营集中学习政治、军事和纪律等迎军知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龙川人民于10月7日下午3时,东江行政委员会第二督导处与龙川县人民政府于老隆搭建了迎军大台,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各机关、团体、学校、部队及附近群众近万人参加。兴奋无比的人群冒着微雨,敲锣打鼓,舞龙舞狮,成群结队涌到会场,锣鼓声、歌声响彻云霄。谭天度与第二督导处主任黄中强、东二支队司令员兼政委钟俊贤、龙川县副县长叶惠南等党政军领导出席大会并讲话。大会发出了三个《通电》:祝贺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向南下解放大军致敬电和向两广纵队致敬电,接着举行了盛大的火炬巡行。当晚,万灯齐燃,照亮了整个夜空,从会场向中山街蠕动着。人们拿着红红绿绿的小旗,提着五光十色的灯笼,唱着嘹亮的迎军歌,“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终宵不息。

10月8日龙川县佗城、铁场、龙母等地,均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14日下午,南下解放大军某部乘船抵达老隆。东江两岸5里长堤均站满了欢迎人群。先由东二支队文工团划艇去给大军献花、慰问。15日,南下解放大军抵达佗城,龙川人民万余人自发组成欢迎行列前往迎接,他们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和南下解放军指战员共同欢庆胜利。(涵智 朱光进 胡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