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客是理性、中立、客观的缩写。一般来说,新闻报道、公共知识分子和学术研究都会恪守理性和客观的原则。中立大家口头上也都提,但其实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受到信仰、政治、阶层各种因素的左右,绝对的中立在人类的里面是很难找到的。

但是,今天自媒体文章中,理中客常被作为一个贬义词来用。说话的人首先申明,我不是理中客,然后开始说话就觉得方便多了。就像做一次免责申明,又像从某个四度空间中将自己赎回,我其实是个人、凡人,烟火气很重。

如果是在群里,那就更有必要如此免责了。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从上高中听贝多芬就喜欢上了理性这个词。因为我有一个爱发脾气的老爸,喝了酒喜欢打骂孩子。

我也喜欢标榜中立,因为从上初中开始我就不讨人喜欢,喜欢我的人也没几个。最后,我喜欢的人也几个,标榜中立其实是因为自己形只影单。

至于客观,我同意一点:FACTS(事实)这个东西是世界上最难讲清楚的东西。不论说国人先天都都带几分意识形态,以及要描述事实其实需要非常专业的训练。因此,客观也是好标榜但是难以企及的东西。

就GAME来说,我基本上还停留在只玩过一些很古老的游戏的世纪,但是对于政治的游戏性质我还是看得比较清楚的。举国参与的选举,需要提倡理性、客观、中立,尤其对于社会传播中介媒体而言。就像下棋不能搞成拳击,最后撸袖子抡胳膊打起来。

而拳击也不是人与幽灵推手、太极,而是与一个对手,对等的选手来对战。因为既然我对面站的是人,不是魔鬼、或者邪灵的附体,从肉体上消灭他就不是合理选项。费口舌和他辩论,并且尊重他是一个人,是应该恪守的底线。他要是辩赢了,我宁可在税收、福利、医疗、教育等事情上割地认赔,公共服务上我会因此受损,一如以前我胜了他的时候,他也是这样熬过来的。当成非人,干死他,弄死他,绝不手软,就不是政治选举而是反人类谋杀。

但是从这一次的美国大选,挺川和恨川的人,在报章、推特、脸书、评论上讨论问题的语言和风格,分明是惹动血气的愤怒,掀起仇恨的偏狭,发动人生的攻击,美国大选不仅在美国社会,在中文世界的微信自媒体平台上,俨然已经像是要用打群架解决问题。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共权力,以及公共服务部门,为什么需要保持中立、理性、客观?因为需要尽最大的努力报道事实?而作为新闻专业人士,他们对于什么是事实有着专业的训练。

电影《Truth |2015》讲述了CBS60分的记者Mary Mapes在CBS新闻调查节目「60分钟」节目报道一件成年旧事:有人提供文件,爆料2003年报道小布什在越战期间,通过关系进入德州国民自卫队空军,然后躲过了兵役。

理中客什么意思 理中客是什么时候成了一个贬义词的(1)

最后包括前任司法部长、美联社前新闻总监在内的委员会,对Mary Mapes的采访过程、笔记、资料、信息来源进行了阵势吓人的调查。试图证明她是出于党争来用不是事实抹黑现任总统、破坏他的连任。

委员会的假设没有找到支持的证据,Mary丢了工作,也给美国新闻从业者中敢越过真相和事实做不实报道的专业人,做了「活体解剖」式的案例,当然惩戒恐吓成分居多。

理性在这个具体的处境中,对于一个可怜的个体体现为,不要用头撞墙。不要试图与权贵和权势的联合体较量。中立体现为,不要试图投靠那个势力和党派,除了问题,他们谁也不会保你。客观体现为,没有客观,没有有愿意提着脑袋出来作证的爆料者。

当时当机构,一个一个地将这些人排挤出机构,剩下一帮看老板脸色行事的人。那么是谁在扼杀真相?谁在摧毁新闻?是谁在催生自媒体?

自媒体就成了不负责任、自生自灭的代名词。人人都在觉得不公平的时候,要求真相,但是只有很少的人,愿意为社会有真相而承担成本。

人不客观是自然的,某人凡事客观则需要很多磨练。人记错事情是自然的,某人能将每信息和细节都记得很清楚是少见的。因此才需要新闻机构秉持客观、中立、理性,互相纠错维护着全社会的记忆和记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