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看了一部片名为《天道》的电视剧,至今难以忘怀,特别是剧中丁元英对于“道”的探讨与追问,更是让我看了很多遍,因为这样具有深度和厚度的主题,在影视剧里很难找到同类,更别说是超越了。

猜猜她是谁小水滴的读后感(她填了这首词的时候)(1)

很难相信,如此有深度的作品(原著)竟出自于一位仅有35岁的作者之手,也就是说,丁元英在五台山和高僧论道那首词就是她填写的,那时她才35岁。

那么,应该如何解读豆豆的这首作品《悟》呢?我们先看原文:

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哪个前生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

猜猜她是谁小水滴的读后感(她填了这首词的时候)(2)

“悟道休言天命”,在这部作品中,所谓的“道”其实社会运行的法则,而这种法则对于普通人而言,连冰山一角都难以触碰,但是对于那些洞察一切规则的智者来说,无疑是游刃有余,如鱼得水。因此,“悟道”并不需要等到知天命的年纪才开始悟,而是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把握全局,甚至制定或改变规则。

“修行勿取真经”,“真经”在这里并不是指真正的经文,而是指已经定好的规则。但是这句话的意思也不是说修行或者行事可以超越规则,相反,它更强调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利用“道”的密码解开层层困境。

猜猜她是谁小水滴的读后感(她填了这首词的时候)(3)

“一悲一喜一枯荣”,讲的是人生和人事的四种形态,即悲、喜、枯、荣。也就是说,我们整个人生或人事,从整体或某一阶段来说,其实都是这四种形态的转变与更替。换句话说,所谓的人生,在整个生命历程中,都会不自觉地趋向某一种平衡,也就是说,你若是在这里失去某样东西,肯定也会在未来的某个时段以另外一种方式弥补回来。

猜猜她是谁小水滴的读后感(她填了这首词的时候)(4)

“哪个前生注定?”,这句话追问的是这变幻莫测的人生形态,其背后是否真的有另一种力量操控。其实哪会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在操控啊,人们之所以会感到变化莫测,难以捉摸,最大的原因其实就是没有彻底地掌握好并运用好规则,更没有洞察事实真相的能力,因此,才会出现迷茫和困惑。

猜猜她是谁小水滴的读后感(她填了这首词的时候)(5)

“袈裟本无清静,红尘不染性空”,说的是一个人若是内心达不到清净的状态,就算是遁入空门,甚至披上袈裟,也难以真正的脱离红尘俗事这个大染缸的侵染,再如何的修也不会达到自性本空的境界。作者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真正的智者,其实是能够洞察一切规则与变化(佛门来说就是证悟空性的圣贤),并没有必要非要到寺庙里修行,才能有所成就,所谓“大隐隐于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猜猜她是谁小水滴的读后感(她填了这首词的时候)(6)

“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这两句的意思并不说五台山上的那个千年古刹没有高人隐世,而是强调山下的世人长久的困于红尘之中,不得解脱,犹如痴人说梦一样,找不到方向。这两句初看起容易让人误会,以为是作者说古刹无人,但细品起来,才发现原来是丁元英自谦之词。因为这两句话要表达的并不是高僧们如“痴人说梦”,而是丁元英犹如“痴人说梦”般来此打扰,请求大师开示。

猜猜她是谁小水滴的读后感(她填了这首词的时候)(7)

通过以上的解读,我们已经能够完全地认清丁元英这个人的性格、困惑以及洞察一切的世外高人形象,甚至可以说,他的这形象通过这首词的展现,已经完全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因此,不得不感叹作者的高明,但归根结底,我还真不相信这个年纪的人能有这样的深度。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电视剧《天道》,小说《遥远的救世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