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太极拳的音乐(太极拳与音乐)(1)

文中图片均为作者拳照

作者简介:管雪梅,女,杨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太极少帅傅清泉弟子。


太极拳是无声的音乐,音乐是有声的太极拳。

天地大美,在于有序运行;音乐之美,在于节律韵味。大自然有松涛阵阵、泉水叮咚,音乐中亦有高山流水、鸟语花香。四季轮回,阴晴圆缺,本身就是大节律。好的音乐源于自然,回归于自然。

太极拳舒展大方,刚柔相济,动静相间,连绵不断,具有身法美,姿态美,意境美,和谐美,气势美,神韵美,含蓄而又生动。这些美相辅相成,而神韵美更让人赏心悦目,心驰神往,仿佛感受到天地、四季、万物此消彼长,自然灵动,生生不息。

所有太极拳的音乐(太极拳与音乐)(2)

古人云:美人在骨不在皮。意思就是美不在皮相,而在骨子里散发的神韵。皮相是二维扁平的,神韵则是超三维活泼灵动的。神是太极拳的灵魂,一招一势,不是简单的肢体运动,而是由内而外心意神气的外现,只可意会,难以言表,一个眼神都可以摄人心魄。韵是韵律,静若处子,动若突兔,如行云流水,如入水蛟龙 ,让人心弦产生同频共振。因此,神韵是太极拳演练者达到身心合一很高层次的一种体现。

人有心律、呼吸,健康人的节奏大体相似,一段适合的音乐,会让你产生美妙的体验,舒服的感觉。优美舒缓的音乐对练拳来说是一种导引,可以消除紧张,放松身心,帮助你进入太极的状态。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练一套太极拳,是对心灵的一种陶冶,是对身心的一种滋养;也有拳友置身于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的大自然中修炼太极,更能感受到天地的大美韵律。当音乐、自然与你和谐一致的时候,定会有韵的极致展现。

所有太极拳的音乐(太极拳与音乐)(3)

音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情和意境,《琵琶行》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把个江州司马白居易听得泪流满面;仲子期之所以能和俞伯牙成为知音,那是因为子期能从伯牙的琴音中听出高山的雄伟气势、流水的清新流畅和伯牙的内心情感。

音乐不仅仅是用耳朵来听的,太极拳也不仅仅是用肢体来练的,两者都需要用心来感悟。有许多拳友有这样的体会,自从练了太极拳,对音乐也有了新的认识,连审美情趣都提高了,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体验。

不同的音乐所表达的意境是不一样的,练太极拳所用音乐一定是自然、舒缓、空灵、超凡脱俗的,符合太极拳的风格,这样的音乐练这样的拳,才能产生和谐、韵律之美。

所有太极拳的音乐(太极拳与音乐)(4)

个人认为,行拳时意与音乐相融又不被音乐所左右,在有意无意之间,恬淡虚无,才是对太极拳和音乐最深刻的领悟。行拳过程中音乐似有若无,似无若有。当你心中满是拳意,再优美的音乐也不会入耳,有即是无;当你沉醉在太极拳独特韵味中的时候,动作似行云流水,仿佛在演绎一首优美的乐曲,此时虽无音乐却胜有,无即是有。如此,让音乐成为行拳的助缘,而非桎梏。

前几日听到一太极拳友说,练拳最好不要用音乐,这样练不好,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还补充了一句,古人练拳是不用音乐的。

说这种话的拳友大约忘记了古人是不具备使用音乐条件的,只有宫庭和王公贵族家里才有乐师伴奏,当年李白在宫庭为唐玄宗、杨玉环舞剑的时候如果没有鼓乐伴奏,那该有多么单调乏味。

所有太极拳的音乐(太极拳与音乐)(5)

太极拳用她的阴阳、虚实、动静、开合演绎一曲曲动人的音乐,而音乐则用她的轻重、缓急、高低、张扬或内敛来助力行拳者诠释太极拳丰富的内涵。美妙的音乐让太极拳演练者凝神聚气、动中静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境界和维度。两者表面上看起是异曲同工之妙,其实质是大道相通也。

不赞成练拳用音乐的朋友可能是还没有好好去认识音乐,当然这也可能完全是因为个人喜好。总之,用不用音乐无关乎道,在于个人。

所有太极拳的音乐(太极拳与音乐)(6)

我的师父太极少帅傅清泉导师在国外传授太极拳时,标配练功服是鲜红的国旗衫、伴奏音乐是《我爱你中国》。每当音乐缓缓响起的时候,仿佛五星红旗在眼前冉冉升起,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行拳的意境和气势不溢而出。

音乐是无言的诗,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正如太极拳是道的载体,你说与不说,她就在那里;你知不知道,她不多也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