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几天,从微博到微信,从电脑到电视,几乎所有地方都能看到一个叫做《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节目。

描写南京最好的诗(南京的这些诗词)(1)

一个叫武亦姝的00后小美女,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和淡定的气质,几乎满足了大家对于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描写南京最好的诗(南京的这些诗词)(2)

绝大多数观众也纷纷对主持人央视一姐董卿发出感叹,没想到她竟然有如此才华,如此底蕴。

描写南京最好的诗(南京的这些诗词)(3)

郦波康震王立群蒙曼这四位来自各大高校的评委老师对于古诗词的认知让人拜服。

描写南京最好的诗(南京的这些诗词)(4)

一时间,一大波人开始前赴后继地开始读诗书、看词曲,紧跟时代热潮。

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当你徜徉在繁华的街道上时,可曾想过十步之内也许就是诗文中所提及的“佳丽地、帝王州”?古人留下了那么多诗词名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味回味吧。

描写南京最好的诗(南京的这些诗词)(5)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南朝·谢脁《入朝曲》

描写南京最好的诗(南京的这些诗词)(6)

这是谢眺跟随随王去荆州途中,奉王命写成的《随王鼓吹曲》十首之一,也是最为著名的一首。首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不仅仅是千古名句,更是盛赞南京繁华的极佳诗句,很多人都能信手拈来。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唐·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描写南京最好的诗(南京的这些诗词)(7)

李白极少写律,而他的这首诗,却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诗虽属咏古迹,然而字里行间隐寓着伤时的感慨。如今凤去台空,就连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白鹭洲也已不是现在的白鹭洲,只有长江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原来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描写南京最好的诗(南京的这些诗词)(8)

六朝至唐代,秦淮河一带一直是权贵富豪游宴取乐之地。这首是杜牧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但是一想起明末清初秦淮八艳(秦淮河畔的八名艺伎)为国为民,舍己求任的举动,又倍感风骨盎然。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唐·刘禹锡 《石头城》

描写南京最好的诗(南京的这些诗词)(9)

石头城是南京一处著名的历史遗址,位于清凉山一带。刘禹锡这首诗咏怀石头城,表面看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抒情。他写了山、水、明月和城墙等荒凉景色,写景之中,深寓著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悲凉之气笼罩全诗。现在的石头城有一处鬼脸照镜的奇景,很是让人惊讶。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

描写南京最好的诗(南京的这些诗词)(10)

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写这首诗时刘禹锡都还没到过金陵,仅仅是根据好友的诗乘兴而作,不成想现在已经成为众人皆知的佳句。一个没有来过南京的人,都能把乌衣巷描绘的如此有意境,可见这座古都的魅力绝非一般。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

描写南京最好的诗(南京的这些诗词)(11)

千里辽阔的江南莺啼燕语,绿叶映衬红花,处处春意浓,水乡山城,简简单单的两句诗竟然能够描绘出如此意境,让人爱的一塌糊涂。昔日南朝建造的一座座寺庙,如今都隐现在一片迷茫的烟雨之中。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唐·韦庄《台城》

描写南京最好的诗(南京的这些诗词)(12)

台城,东晋成帝时改建,自此至南朝结束,一直作为朝廷台省和皇宫所在地。南朝消逝后,台城也就随之衰败,韦庄出现在它面前的时候,早已破败不堪了,现在看到的台城并非原址,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喜欢来看风景、忆古今。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唐·李白《劳劳亭》

描写南京最好的诗(南京的这些诗词)(13)

劳劳亭是一座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的著名历史古迹,位于安德门附近,现在只剩下一座碑,亭子早已没了。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来往行人分别、相送的场所,历代文人骚客亦多以之为题写作赋诗,李白的这首最为著名。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

—清·孔尚任《哀江南 》

描写南京最好的诗(南京的这些诗词)(14)

《哀江南》是传奇《桃花扇》结尾《余韵》中的一套北曲,曲子通过描写教曲师傅苏昆生在南明灭亡后重游南京所见的凄凉景象,话兴亡之感,抒亡国之痛,表达了强烈的故国哀思。看过《桃花扇》的人,更能体味其中难言的情感。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唐·李白《长干行》

描写南京最好的诗(南京的这些诗词)(15)

长干里是南京最古老的地名之一,位于中华门城堡外长干桥以南到雨花台一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长干里一带已经是南京人口最密集地区,范蠡曾选择在此筑城。如今的东西长干里,已经全部开辟成了免费的市民公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描写南京最好的诗(南京的这些诗词)(16)

关于杏花村位置的说法其实有很多,普遍认为它就在南京城西南隅,凤台山、花露岗南侧低丘地带。春秋战国时,此地毗邻长干里闹市区,亦为人烟稠密之地。南朝刘宋年间,杏花村以出售“金陵春”佳酿闻名于世,村内酒令飞扬,酒香四溢,时有“来到杏花村,不饮也醉人”之说,相当繁盛,后因历史原因村子逐渐荒废了。

桃仙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东晋·王献之《桃叶歌》

描写南京最好的诗(南京的这些诗词)(17)

桃叶渡的由来,要追溯到六朝东晋时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七子王献之,常在这里接他爱妾桃叶渡河。可那时内秦淮河水面开阔,遇有风浪,若摆渡不慎,常会翻船。桃叶每次都很害怕,王献之就为她写了这首《桃叶歌》,后人为了赞美这段唯美的爱情故事就把渡口命名为桃叶渡。现在已经成为南京古名胜之一,位列于金陵四十八景内,常有游客来追忆往昔。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北宋·王安石《梅花》

描写南京最好的诗(南京的这些诗词)(18)

王安石罢相后,在江宁府城东门到钟山的半道上的白塘,为自己建造了半山园。几年后王安石将半山园改做僧寺,宋神宗赐名报宁禅寺,《梅花》即写于半山园中,雪与梅的完美呼应,让人啧啧称奇。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南唐·李煜《浪淘沙》

描写南京最好的诗(南京的这些诗词)(19)

一个亡国之君自述了他追怀昔日帝王生活的悲哀和寂寞,词中以直抒悲怀领起,继之以一系列鲜明的图景,有眼前景,有象征景,有想象景,把他的凄凉之感,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寄寓其中,突出地表现了词人善于捕捉形象的艺术才能,也描绘出了金陵盛景。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描写南京最好的诗(南京的这些诗词)(20)

毛泽东在解放南京后创作的这首七律,一改以往怀古诗词的颓丧之气,用典却能反其意,在金陵怀古题材上是一大创新。全诗充满了天翻地覆的革命气势,是现代不可多得的名篇。

余秋雨说过:“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于自然。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上的大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