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全国淡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目前全国600多个大中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缺水的问题。以大同市为例,大同市地处北方干旱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69.5mm,其中汛期占全年总量的75%以上,但多年平均蒸发量却为1907.8mm,蒸发量远远大于补给量,水资源严重缺乏。市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91m3,占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远远小于世界公认的500m3的严重缺水界限。

  水资源短缺问题成为社会经济长效发展的阻碍,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观,提倡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实行中水回用技术是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中水回用技术分析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有纳滤、超滤、微滤、反渗透和电渗析等。该技术具有设备简单、能耗较低、无需添加任何药剂、SS去除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势,被视为21世纪具有应用前景的水处理技术之一。相较于传统分离工艺,该技术能够在常温下操作且无相变,出水水质高且稳定。但其缺点在于膜的生产技术要求较高,膜易被污染,不易清理,故工艺建设使用成本较高。因此,为推进膜分离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致力于解决膜生产及膜污染问题。

中水回用水质标准(中水回用技术解决缺水难题)(1)

  莱特莱德中水回用技术是专门针对中水所研发的一套膜法深度处理回用技术。采用Neterfo极限分离技术、曲线微导力膜技术针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现了废水回用。Neterfo极限分离技术在中水回用处理中可实现高回收率和低能耗,突破传统回用水系统50%回收率瓶颈,综合回收率可达90%以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因此,采取合适的技术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中水回用便是其中一种高效便捷的措施。它不仅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降低污水对天然水体的污染程度,而且可以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