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志愿者工作有哪些(一名外籍志愿者的自述)(1)

“你好,这是你的出入证,1户1天限定1人出去1次,谢谢配合。”日前,在刚划分为防范区的方松街道东明花苑小区,不少居民碰到了一名外籍志愿者登门宣讲防范区管控措施。这名身穿绿色志愿者马甲,说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的志愿者,就是新西兰籍人士Jacobus。和Jacobus一起在东明花苑小区开展志愿服务的,还有党员志愿者陆一帆。相较于Jacobus,陆一帆更喜欢喊他“老罗”,这源于Jacobus给自己取的中国名——罗江强。“老罗很热心志愿服务,做事一丝不苟。”陆一帆这样评价他。而对于喜欢松江,并在这座城市工作生活13年的老罗来说,这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很乐意加入志愿者队伍,和大家一起并肩战疫。以下为罗江强的自述:

4月1日浦西地区实施静态管理以来,作为一名在中国生活了30年的外籍人士,我决定在世界上最具发展前景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做一名不计回报的疫情防控志愿者。

外国志愿者工作有哪些(一名外籍志愿者的自述)(2)

打定主意后,我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所在楼栋7楼的一名热心的共产党员。很快,我拿到了申请表,在填写好个人兴趣爱好等信息后,我成为一名会多种语言的志愿者。接下来,我领到了隔离服、手套、口罩、面罩,以及一件绿色的志愿者马甲,并将在不同的志愿服务场景中使用它们。

外国志愿者工作有哪些(一名外籍志愿者的自述)(3)

我居住在方松街道东明花苑小区,小区有2500多名居民。在封控管理的首日和第四日,我参与了核酸采样的秩序维持工作,引导居民保持安全间距、有序排队行进。更多的一些时间,我参与楼栋人员登记工作,确保特定楼栋居民全部下楼,完成核酸采样。人们广泛使用社交媒体,楼组长会通过微信群提醒居民,而“落后者”最终会通过扩音器被召唤出来。

在通往检测点的途中,居民可以在林荫大道和盛开的樱花树之间悠闲地步行10分钟,享受宜人春日气候。排队的过程中,居民和他们的孩子要提前准备好核酸检测码或者现场扫描志愿者提供的二维码,在手机上填写个人信息。

外国志愿者工作有哪些(一名外籍志愿者的自述)(4)

封控期间,社区按户发放了新冠病毒抗原自测试剂,要求居民完成自测后,在规定时间用手机拍照并转发给楼组长。

上海市政府免费提供每一户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一些新鲜的蔬菜、面条、肉类和中药。成千上万的食品包裹从中国各地运来,这些物资的发放对于社区工作者绝对是巨大的挑战。最后,都由包括我们志愿者在内的很多人送达。对于居民在网上订购的婴儿奶粉、药品等物品,我们志愿者会使用包括行李车、电动自行车等各种各样的运输工具,送到对应的楼栋下。

外国志愿者工作有哪些(一名外籍志愿者的自述)(5)

垃圾清运也很规律、高效和快速。居委会要求每户居民早上7时至8时将分类好的干、湿垃圾袋放在门口。我和其他志愿者同伴穿好一次性防护服,佩戴好手套和口罩,将垃圾装箱压实,并运送至指定垃圾点位,然后由松江区环卫部门收集。志愿者们所穿戴过的防护服、手套和面罩都将作为医疗废物处理。

当然,遏制像奥密克戎毒株这样快速传播的病毒,关键是尽量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因此,我和其他志愿者们需要在小区进行夜间巡逻,防止有居民违规外出,但这样的情况极少。

外国志愿者工作有哪些(一名外籍志愿者的自述)(6)

我熟悉的其他一些在中国的外国朋友表示,他们乐意继续留在中国,在中国的日子过得很愉快。他们从在中国的工作中受益,希望参与疫情防控,回馈这个国家。参加志愿服务也能真正了解当地人,例如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在我的社区里,大多数年轻的志愿者是共产党员。从他们身上,我能感受到红军长征精神——不怕任何困难,紧密团结在一起。

我始终认为,中国政府采取的“动态清零”政策是目前全球最好的解决方案。当下,对许多人来说是短暂的不适,但这最终有益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民生。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好处——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死亡。

自述:新西兰籍志愿者Jacobus(中文名“罗江强”)

韩海峰 翻译整理

编辑:丁艺婕 陆怡怡 沈莉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