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世界,不乏精尖的科技,盛行脸谱型社交,充斥着赛博式的未来憧憬。有的人生来就学会了仰望星空,却从未感受脚下的土地。

大漠的一缕孤烟,长河的落日晚霞,放眼塞外,那片脱离尘嚣的土地仍然纯净,涌动着最原始的民族血液。

借塞外的风土人情,民谣歌手马条那无限契合人与自然的民谣传唱开来,抛开霓虹般的数字生活,描绘着风景、历史与乡愁,好比一幅最原生态的浮世绘。

马条2021年全新专辑《塞外》

今日正式预售!

马条民谣现场(跟着民谣去塞外)(1)


民谣诗人马条

马条,原创音乐人、民谣诗人,曾为老狼、叶蓓等歌手创作歌曲,他的作品也曾被汪峰、叶蓓、谭维维、吉克隽逸等一众歌手翻唱。

2009年,推出个人首张专辑《马条》;2015年,参加《中国好歌曲第二季》,并成为刘欢组学员。代表作品包括《给给》、《塔吉汗》、《傻瓜》等。

马条民谣现场(跟着民谣去塞外)(2)

有的人写诗,有的人唱歌,而马条,活得就像首诗。

马条生于新疆克拉玛依,《塞外》中的第一首歌,便叫《克拉玛依》。那是一座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以石油闻名于世的城市。在维吾尔语里“克拉玛依”是黑油的意思。

他的音乐就像“黑油”一样,充满了未知的颗粒感,不时激情迸发,不时含蓄缠绵,让人眩晕、着迷。他像一只低空飞行的大漠之鹰,敏感地捕捉着生活带给他的五味,音乐是马条对生活的一种解读以及一种与世界交流的方式。

马条民谣现场(跟着民谣去塞外)(3)

同时,马条的音乐有别于内地音乐的规定的模式框架,不拘泥、奔放,像燃烧在沙漠中孤独的火焰。

《南方都市报》这么评价马条:

马条的民谣和摇滚乐风简洁凶猛、节奏强劲而层次清晰,他的歌曲让人有一种身心交融的节奏与旋律融合的感觉,而歌词则简洁中暗含诗意,是对自由生命与在路上的梦想的思考与表达,他的吉他技术高超且实用,他与乐队的配合也呈现出了其丰富的音乐性。

2021年,他终于带来这张历时两年打磨,献给故乡、献给所有人的作品——《塞外》。


时代风沙吹过《塞外》

马条从最原始的土地、从涌动着的民族音乐里汲取灵感,他讲乡愁、讲遗落的古迹、讲这个时代稀缺的人文关怀,他歌唱自然、歌唱古老的历史、歌唱血液里流淌的深情。

这次,他以音乐绘制出一幅既雄浑辽阔、又细腻微观的「塞外」图景,景中站立着「望乡」的人——亦是时代风沙中的每个人。


曲目列表

1.Intro

2.克拉玛依

3.敕勒川

4.边边

5.塞外

6.醒

7.楼兰

8.深情

9.远方

10.愣头郎

对《塞外》中的每一首歌,马条寄托了不同的情感,亦为它们写下了创作手记:

《克拉玛依》 词曲:马条

我写的不是克拉玛依,是所有人心中热爱的故乡,是海外游子梦里的中国,是外卖小哥儿时的鱼塘。

《敕勒川》

词:马条、佚名(南北朝)曲:马条

有一天下午在杭州的演出现场,正在调音时接到龙隆的电话,希望能在《敕勒川》原词的基础上进行再度创作,活急、要快。于是我抱着吉他钻进后台休息室开始创作。

一小时后,连词带曲用手机简单录了个demo便发给了他,稍后龙隆打来电话,对部分歌词和结构进行了调整,于是这首歌诞生了。

在此,感谢龙隆对我的信任和帮助,他是一位优秀的音乐人,也是我第一张同名专辑的制作人。

马条民谣现场(跟着民谣去塞外)(4)

《边边》词曲:马条

谨以此歌献给60年代的支边青年一一我的父亲母亲。

马条民谣现场(跟着民谣去塞外)(5)

《塞外》词曲:马条

西北的博大苍凉实在是不能和江南的碧绿精致相媲美,可但凡有些花草树木、山峦河流,心里便有了江南,这种天生的乐观也是这干涸土地上的一抹快意。

马条民谣现场(跟着民谣去塞外)(6)

《醒》词:祝捷 曲:马条

唯有女性独特的视角才能表达出此等的阴柔与幽怨,这是我所不能及的,也是我第一时间看到这首词便想用音符为其润色的冲动所在。

《楼兰》词:张成刚 曲:马条

在新疆南部的岳普湖县参加一个活动,认识了张成刚先生,才知道在这么偏远荒凉的大漠中竟有这等才情满满,热爱这片土地的人。他的藏头诗精彩绝伦,每一首都刚柔并济、凝重有力,寥寥几笔便把新疆的人文、历史刻画的入木三分。《楼兰》只是他所有文字中的冰山一角。

《深情》词:张小波 曲:马条

张小波,诗人、出版商、酒友,相识多年的一位大哥。

这是我生平买过的最“便宜”的一首歌词版权—— 一顿羊肉 1元钱。

《远方》词曲:马条

年轻时最想逃离的却是中年时最常想起的。

思念所至,已是远方。

《愣头郎》词曲:马条

每个女孩心里都有一个让她又爱又恨的“愣头郎”,笨到读不懂她的心思,猜不到她的日思夜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