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10241.7万剂次;4月21日,20419.1万剂次;,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国产疫苗来了一针难求?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产疫苗来了一针难求(全国接种破3亿还有世卫)

国产疫苗来了一针难求

3月27日,10241.7万剂次;

4月21日,20419.1万剂次;

5月7日,30822.6万剂次;

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亿剂次

5月7日,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亿剂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全面加速。而就在前一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刚刚批准了国药集团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新冠病毒疫苗(Sinopharm)列入紧急使用清单(Emergency Use Listing,简称EUL),这是WHO紧急认证的第六支新冠疫苗,也是首支获得世卫紧急认证的国产疫苗。

向80多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提供了疫苗援助、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同10多个国家开展疫苗研发生产和合作,中国新冠病毒疫苗走出国门,承担疫情之下公共产品功能。

在5月6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将积极参与世卫组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并承诺首批提供1000万剂疫苗用于发展中国家急需。

全国累计接种超3亿,还有世卫组织“背书”认证,国产疫苗到底“牛”在哪?

国药北京生物新冠疫苗有效性约79%

日内瓦当地时间5月7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新冠肺炎疫情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世卫组织已经批准国药北京生物生产的新冠疫苗列入紧急使用清单。

此前,世卫组织先后批准了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和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和牛津大学联合研发的两个版本阿斯利康疫苗、美国强生公司旗下杨森制药公司研发的新冠疫苗以及美国莫德纳公司研发的新冠疫苗等5种疫苗。

随后,在世卫组织公开的一份声明材料中显示,在参与试验的所有年龄组中,国药北京生物新冠疫苗对有症状感染者和因感染住院人群的有效性约为79%,符合世卫组织提出的“有效性50%以上、最好接近或高于77%,且安全性良好”的标准。

世卫组织建议,18岁以上成年人应该接种2剂次该疫苗,间隔时间为3周至4周。同时世卫组织认为,不建议对接种年龄设置上限,因为初步研究表明该疫苗可能对老年人也具有保护作用,而且没有理论上的原因认为疫苗安全性在老年人群和年轻人群之间存在不同。

与其他新冠疫苗不同的是,国药北京生物新冠疫苗还具有易储存的特征。世卫组织的声明中提到,这是第一种带有疫苗瓶监控器的疫苗,疫苗瓶上的小标签会随着温度而变色,以便卫生工作者确定疫苗是否可以安全使用。

紧急使用清单是世卫组织在公共卫生紧急情况下评估新型保健产品适用性的程序,目的是在确保安全性、功效和严格质量标准前提下尽快提供公共卫生产品。通过紧急使用清单评估,也是进入世卫组织主导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疫苗采购之列的前提条件。

根据世卫组织公布的最新评估进度情况,科兴中维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康希诺生物生产的克威莎(Ad5-nCoV)、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生产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及国药武汉生物所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等5款国产疫苗仍在紧急使用清单候选名单之中,其中对科兴疫苗的评估已经进入最终阶段。

5种国产新冠疫苗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

国药北京生物新冠疫苗突出重围,率先获得世卫认证,它也是6种获批疫苗中唯一灭活疫苗。

在疫情之初,我国布局了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基因重组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5条技术路线疫苗研发。目前,已有5个生产企业生产的3种新冠病毒疫苗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

•3种灭活疫苗,分别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所)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中维)生产,主要原理是使用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进行病毒培养扩增,经β丙内酯灭活病毒,保留抗原成分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加用氢氧化铝佐剂以提高免疫原性。疫苗需要接种2剂,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

•1种腺病毒载体疫苗,由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生产,原理是将新冠病毒的刺突糖蛋白(S蛋白)基因重组到复制缺陷型的人5型腺病毒基因内,基因重组腺病毒在体内表达新冠病毒S蛋白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疫苗只需接种1剂。

•1种重组亚单位疫苗,由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原理是将新冠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RBD)基因重组到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基因内,在体外表达形成RBD二聚体,并加用氢氧化铝佐剂以提高免疫原性。疫苗需要接种3剂,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

在4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曾表示,我国还有若干条技术路线的十几个疫苗已经进入临床研究,包括减毒流感病毒载体技术路线的疫苗,已经完成了一、二期临床试验,表现出了很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mRNA疫苗研究和DNA核酸疫苗研究也在临床前研究阶段显示了非常好的前景,正在进行二期临床的试验。

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新冠疫苗产品可供选择,国产疫苗未来可期。

【记者】余嘉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