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9日10时,全党最高荣誉“七一勋章”授勋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一共产生了29名“七一勋章”人选。

此次获得勋章的人中,有一位86岁高龄的老人,她由女儿推着轮椅进入会场。她的一生堪称传奇,14岁时就荣立了一等功,16岁时见到了毛主席,她就是马毛姐。

七一勋章马毛姐介绍 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1)

1935年的9月,马三姐出生在长江北岸的一个叫无为县下属的马家坝村里,她家是以打渔为生的渔民家庭,家中共有8个兄妹,她排行第三。旧社会里,很多穷人都没有正经名字,马毛姐便是如此,那时,周围的人都叫她马三姐。

在马毛姐年幼时,正好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那时战火纷争,民不聊生,马毛姐的家里更是一贫如洗,她父母为了维持生计,把年幼的马毛姐送到邻村的一户家境稍好的渔霸家里当童养媳。母亲在马毛姐九岁的时候将她送给一户人家做童养媳,身为童养媳的马毛姐来到婆家之后,被婆家安排做各种各样的活,还经常受到婆婆的大骂。

七一勋章马毛姐介绍 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2)

马毛姐是不幸的,但是她同时又是幸运的。马毛姐13岁这年,对她的人生、对村里、县里、省里所有人都发生了一件大事——解放军来到了安徽无为

解放军来到无为县后,很快同步已经在省里开展的土改工作,压在人民头上的“地主”最后的大山也终于被移走了。

马毛姐顺利摆脱童养媳的束缚,回到自己的家庭,同时由于解放军当时的一系列政策,她也不用再担心家庭的生计问题。

1949年春,人民解放军陈兵长江北岸,厉兵秣马,准备横渡长江天堑,“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在安徽省无为县马坝村,解放军渡江部队一进驻此地,就开始了紧张的渡江准备工作。

在庞大的支前民众队伍中,就有年方14岁的马三姐。

在老百姓的鼎力相助下,解放军在很短时间内就备好了2500多条木船,征召到500多名船工。

不过,因为年龄太小,又是个未成年的小姑娘,所以,马三姐并没被列入船工之列,而是选择了她的哥哥做舵手。

4月20日下午,眼看渡江战役快要打响了,不甘心马毛姐偷偷躲藏在船尾不料还是被解放军发现了,一面劝说着,一面死拖活拉的将她送下了船, 她哭着嚷着硬要上去, 但还是被战士们阻拦着了。

这个小小少女并没有气馁,依然在江岸上守候着。

等到她哥哥的船回来了,第二次载运战士们过江的时候,眼看船离岸边已有两丈远了,马毛姐没有迟疑,她抓住了机会,迅速撑起船蒿一跃而起,正好落在了船尾。

七一勋章马毛姐介绍 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3)

等到船划远了,她这才出来了。马三姐一个探头把哥哥吓了一跳,船上的解放军战士也吓了一跳,没等询问马三姐咋上来的,炮弹便落在了船的旁边,紧着到处开始火光四起,战争打响了,她让哥哥去前面拉住前仓的升蓬,自己去后面掌控船的防线,之所以不让哥哥去掌控船的方向,是因为哥哥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东西。马三姐和几名船工凭着自己巨大的意志力,一边死命地摇摆着船桨,一边躲藏着子弹。

战士们立即附身寻找掩护地,战士们拿起机枪,面对着敌军的炮火,在船上一边隐藏一边发起进攻。

而此时的马三姐及数万船工,只有一个念头:就算死,也要把战士们送到对岸。

此时敌人的炮火又在附近爆炸了,直接击沉了突击队的两条船。爆炸掀起的巨浪也将很多战士们打落在水中。马三姐左肩膀也被一颗子弹打中了,鲜血直流,她依然没有停下来,忍着痛继续划船。她凭借着高超的驾船技术和对环境的熟悉,很快就将30名解放军送上了对岸,他们也成为了我军第一支登陆的部队,这条船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渡江第一船”。

七一勋章马毛姐介绍 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4)

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在她的带路下,解放军战士们炸掉了附近敌人的一个碉堡,她又再度把摆渡运兵!她把船稳稳地停好!又一个猛子扎进了水里,去救被敌人打下船的战士!

4月的江水,仍透着浓浓寒气,负伤的三姐顾不上别的,把战士们一个个拖上岸。救完战士,她又上了船,在江上来回走了多趟。直到最后体力不支了,她才肯休息。

战役结束后,马三姐恢复了跟平常一样的生活,直到半个月后,她被授予了“特等英雄”、“一等功臣”等称号,成为了无为县3107名渡江功臣里最小的一个,于是这个小姑娘很快就成为了全城的名人。

七一勋章马毛姐介绍 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5)

在全国解放后,马三姐收到了来自中央的邀请函,国家领导人希望她能前往北京参加开国庆典,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毛主席亲自签名的邀请函,只不过当时马三姐的父母认为她还太小了,所以便没有让她前往,这也成为马毛姐日后的遗憾之一。

1951年9月20日,马三姐又收到了毛主席亲笔签名发来的请帖,邀请她去北京参加国庆庆典,这次,马三姐在安徽代表团的带领下顺利来到北京,庆典上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先进代表和有功人士,马三姐作为代表向毛主席敬了酒。

看着近在眼前的毛主席,马三姐很是紧张,一时之间甚至都忘了介绍自己。

毛主席看着小姑娘拘谨的样子,笑着说:“让我猜一猜,你就是那位我请了两次才请到的小姑娘吧。”

马三姐连忙回话:“对的,就是我。”

毛主席听后哈哈大笑,说:“好!英雄的酒,我必须得喝啊。”话音刚落,就一口喝干了手中的酒。

七一勋章马毛姐介绍 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6)

毛主席亲切地问她,家在哪里,叫什么名字?

马毛姐说:"我姓马,在家排行老三,别人都管我叫'三姐'"。

得知她还没有正式名字时,于是主席亲切地说:如果你愿意的话,以后就叫马毛姐吧,马是你的父姓,我不好改动,第二个字给你改成毛,以后你也是我半个孩子了。就这样,马三姐从此更名为马毛姐。有了主席亲自取的名字,马毛姐当时开心的说不出话来,千言万语化为了她向主席的一个深深鞠躬。

庆典之后,毛主席单独邀请了她到家里吃饭,为了避免尴尬,主席特地把和马毛姐年龄相仿的李敏和李讷喊来作陪。

毛主席问:“你会写字吗?”

马毛姐回答:“会写几个字,我小时候家里穷,只念过半年书。”

毛主席连连点头,突然说:“那你就留在北京上学吧!”

马毛姐瞪大了眼睛,好像很高兴,可瞬间又淡定了,平静地回答:

“毛主席,我要回老家,我现在老家上中学,很快就能毕业工作,我想留在老家当一名工人,建设自己的家乡,也是建设咱们新中国!”

毛主席一听,哈哈大笑,“你这个小丫头,很有志向嘛,这很好!”

主席嘱咐她一定要好好学习,并送了她文具和衣服。

临走时,毛主席还在她的笔记本上留下了一行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八个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字眼,就是出自主席对马毛姐的鼓励。

195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电影,名字叫《渡江侦察记》,主人公正是以马三姐为故事原型的。

七一勋章马毛姐介绍 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7)

之后马毛姐回到了家乡,她一直谨记着领导的教诲,认真完成学业,1957年,马毛姐从巢县速成中学毕业后,投身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先后担任合肥车站麻纺厂、针织厂、被服厂、帽厂、东风服装厂车间车主任、团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党支部书记,1976年担任合肥市服装鞋帽工业公司副经理、工会主席、党委委员,先后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视台 、南京有线电视台、省市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录音、录像、拍摄纪录片,纪念渡江战役。

兢兢业业几十年,也困难过,也做过领导,但马毛姐从没有用自己以前的功劳要求过什么。马三姐对待子女教育问题,更是严厉教导他们不占国家一点便宜,在马三姐心中有着自己坚定的信念:那就是爱国

马三姐永远将国家的利益高于自己,我们尊重这样朴实无华的前辈马三姐,也由衷地欣赏像她一样勇敢、爱国的革命前辈们。

七一勋章马毛姐介绍 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8)

在建党一百周年华诞,国家首次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做出杰出贡献、创造宝贵精神财富的党员进行表彰,授予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

2021年5月31日,经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联合评选,已经86岁高龄的马毛姐被提名为“七一勋章”的授予人选。

2005年,在一次在外出活动中,意外晕倒,送到医院后,被确诊为脑梗塞,她并没有倒下,而是不断与病魔作斗争,直到这一次领奖,精神状态都还挺好的,过去的很多事情也都还记得。

马毛姐曾经为国家和革命做出的贡献,党没有忘记她,国家没有忘记她,人民更没有忘记她。

谨以此文,向渡江特等英雄马毛姐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