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们请欧洲大神Michael Specht讲了他在北京车展上最喜欢的十款车(北京国际车展 欧洲大神最喜欢的十款车)。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他评车时,多数情况都考虑了该车到德国会怎么样。是的,我们的欧洲大神来自德国,这是他的基本立场,他的喜好摆脱不了一个德国人对中国汽车的观察角度。昨天,我们的王洪浩主编又给他布置了一份新作业:你最讨厌哪些车或者事情啊?下面是他的回答,你如果也想知道,就看下去吧。
欧洲大神Michael Specht与易车网主编王洪浩
每次参加车展,都会有人问我最喜欢什么车,但很少有人问我讨厌什么车。其实,我更喜欢讨论第二个话题,记者应该更愿意发现问题。在交完第一篇作业后,易车网主编王洪浩问我:说完喜欢的,能再列一些你讨厌的东西吗?我正求之不得呢,因为有些展车啊,我看之时真的是直摇头啊。
作为一名欧洲记者,我觉得中国的还是值得看的,甚至令人有点探险的感觉,因为总有意外的。我想通过了解中国行业的进步,了解中国的设计是否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我还想看看,是否有中国品牌能让我这个老外一眼认出它们的车型?
在8个展馆流连之际,答案出来了,目前我还没有能力分辨出中国车。例如,哈弗、江淮、一汽、北汽、东风、荣威、奇瑞、长安、广汽、华泰等等都有紧凑型SUV,假如不是看到格栅或尾门上的标志,我基本都叫不出车名来。是不是应该觉得失望?其实我也收集到了重要情报,这些中国车的内饰,无论是品质还是精致程度,都有很大的进步。中国车开始有了出色的设计、优秀的工艺,再加上超吸引人的价格,我觉得有必要提醒某些德国车企的老板——该增强危机感了。好了,言归正传,说说我最不喜欢的那些东西吧。
长安、广汽的SUV,侧面何其相似
首先,我不太喜欢看到采用军车化设计的。在德国,这样的车肯定无人问津,在我们的社会里,代表战争印象的是绝对的禁区。而在,就连东风汽车这样的中国大公司,也在仿制悍马——那款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沙漠风暴”行动时使用的独特军车。类似的还有G.Patton(乔治·巴顿)越野车。我很难想象,理性而开明的现代人类会购买或驾驶这样的车。更有趣的是,G.Patton就摆在宾利车的旁边。另外还有一些明显是以夸张的炫耀为目的的豪华车,在德国它们绝对没有市场。
第二个不喜欢的地方则是中国记者们也不回避的话题,他们称之为“山寨”,也就是抄袭。在中国的上,你经常看到一些“熟悉”的展车,令你觉得似曾相识。“山寨”,这是中国车在欧美人心目中的印象。无论是抄袭昂贵的劳力士表、古琦女包,还是宝马、路虎或MINI车,有人总会辩解,说这是向优秀原创设计产品的高度致敬。在北京国际,也能看到“山寨”,比如陆风X7,虽然极力反对,但输了官司,这款车已经于去年在中国上市了。
对于这样的现象,在本次上发起了一个“Beat山寨,易起原创”的活动,邀请全球著名设计师,一起将一辆完全抄袭雷诺Twizy的山寨车微米E28砸得稀烂。据说,这个活动获得了来自全球各地设计师的大力支持,大量中国设计师对此举也深表赞同。
当然,好的方面是一些中国制造商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设计方法,正在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因而“山寨”的数量开始下降了。虽然仍能看到不少。例如,搭载一套600马力混动系统的前途K50,看起来有点像布加迪威航;众泰E200看起来就像德国城市小车smartFortwo的双胞胎;的Arcfox-7让我想起了宝马i8。逃过一劫?当然没有,我在力帆汽车的展台“看”到了它,现在叫做330EV。
在电动汽车方面,我原本期望看到一些风格独特的电动车,它们采用了全新的电池车设计方案,能令人一眼认出是新能源车。但是我失望了,我找不到能够像宝马i3那样脱离油车设计的中国。我想,习惯了“山寨”应该是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等等,在高性能车领域有个例外,那就是乐视的LeSEE概念车,我觉得它有望成为特斯拉Model S的强有力竞争对手。
在推动市场的发展上,中国政府确实付出了值得称赞的努力。去年,新能源车的销量增长了三倍多,达到了33.1万台。但所有这些,或多或少都采用了主流的油车设计,无论它是,还是掀背或轿车。真的很遗憾,难道那些追求绿色环保的中国消费者,并不在乎用他的车来反映他的生活方式?天知道呢,也许,在2017年上海国际,我能找到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