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广州白云区的市民何先生向南都记者反映称,他邻居的孩子马上要上一年级,想报名黄边小学,但却被告知,家长除了要准备户籍证明、居住证明等材料外,还要提供计划生育证明材料对此,白云区教育局回应称“这是按照上级规定,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前提下,查验其父母《计划生育服务证》,并造册通报给当地计生部门”而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则称“计划生育证明对子女入学不产生实际影响”(南方都市报5月29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孩子入学需提交计生证明上演了扁担绑在板凳上的真实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孩子入学需提交计生证明上演了扁担绑在板凳上的真实版(孩子入学需提交计生证明上演了扁担绑在板凳上的真实版)

孩子入学需提交计生证明上演了扁担绑在板凳上的真实版

家住广州白云区的市民何先生向南都记者反映称,他邻居的孩子马上要上一年级,想报名黄边小学,但却被告知,家长除了要准备户籍证明、居住证明等材料外,还要提供计划生育证明材料。对此,白云区教育局回应称“这是按照上级规定,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前提下,查验其父母《计划生育服务证》,并造册通报给当地计生部门。”而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则称“计划生育证明对子女入学不产生实际影响”。(南方都市报5月29日)

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孩子依法享有的权益,无论家境如何,父母都会让孩子进学校。这报名上学的孩子是父母第几胎,父母是否采取了计生措施,应该说与孩子上学接受义务教育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绝不能因父母拿不出“计生证明”就将孩子拦在义务教育的大门之外。既然“计划生育证明对子女入学不产生实际影响”,为何还非要在孩子入学报名时提交呢?如果说其中有些摆不到桌面上的原因,那就应该立即取消这个“计生证明”。

记得有一则绕口令,恐怕大家都十分熟悉:“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扁担非要绑在板凳上,板凳偏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和板凳本是没有任何联系的两件物品,要人为的绑在一起,只能引人发笑。而计生证明与孩子接受义务教育也是两个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事件,非要将两者捆绑一起,把“计生证明”作为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无异于上演了“扁担非要绑在板凳上”的现实版。

然而,相关部门可能没有意识到,硬是把“计生证明”这个“扁担”绑在“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个“板凳”上,虽然解释说“仅仅为了人口统计”,但执行中恐怕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在当下,很多部门和行业在表彰评先、职薪晋升、招工招录、医疗住房等方面都实行了“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权”,因而对“提交计生证明”的要求哪个敢在执行中马马虎虎或高抬贵手呢?去年年初,曾有媒体报道:贵州兴义农民王光荣因为缴不起4个孩子的22500元的“超生罚款”、眼看孩子被拒在学校大门之外而割腕自杀,引发舆论关注,贵州当地政府明确表态“取缔将义务教育与计生政策捆绑执行”。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一些地方政府眼里,把计生政策与住房、医保、就业、评先、晋级、入学、户口等捆绑,是最便捷、最有效遏制超生的利器。但把计生证明与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绑在一起,孩子报名入学需要“提交计生证明”,无疑使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又增添一道门槛,其实质是绑架了教育公平,它不仅违背了国家有关法规的本旨和严肃性,也降低了以民为本、依法行政的政府公信力。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希望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厘清行政权力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权责范围,认真清理“捆绑式行政”的行为与现象,真正把权力能关进制度的笼子,避免“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的现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