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粟裕将军文静儒雅,低调内敛,是一位诸葛亮式的“儒将”。
其实恰恰相反,粟裕似乎是天生为战争而生的,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毅力与胆略,是一位天生的军事家。
粟裕1907年出生于湖南会同县伏龙乡枫木树脚村,是湘西侗族,侗族原本是狩猎民族,后来受汉人的影响,大部分已是农耕社会,但打猎依然在侗族蔚然成风,粟裕的血脉中就流淌着猎人机智敏捷的战斗基因,这也是他日后无师自通成为著名军事家的先天因素。
粟裕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跟着家里的长工阿陀上山打猎,打猎是天然的军事训练,机警狡猾的猎物就如同敌人,与它们周旋较量,需要掌握大量犹如战场指挥员一般的素质,首先要侦查猎物的蛛丝马迹,然后根据地形选择最佳伏击位置,加上冷静耐心的等待,最后突然发起迅雷不及掩耳的出击,有时候还要锲而不舍地长途追踪……
粟裕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枪,小时候没事就抄起侗家的“火铳”,打池塘里的青蛙。火铳是原始火枪,没有准星,没有膛线,一切全凭经验和手感,更能锻炼出出神入化的枪法,所以,粟裕小小年纪就练就了一手好枪法。
关于粟裕的枪法,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是在建国后,粟裕有一次在上海养病,他的老部下们为了让他散散心,就带着他一起去打猎。
这些人都有谁呢?都是我军的名将,像许世友、韩先楚、陶勇、王必成等人,枪法也都不错,所以大家就开始比赛,看谁能打中野兔。
许世友最先发现了一只野兔,正蹲在草丛里,许世友抬手就是一枪,那只野兔应声倒地,大家齐声叫好。
枪响之后,野兔都吓得开始乱跑,韩先楚也举起了枪,把一只刚开始跑的野兔击中了。
这时候,野兔都已经开始飞奔逃命了,速度非常快,大家开了几枪,都没有打中,认为野兔的速度太快了,不可能再打中了。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粟裕举起了枪,朝着一只跑得最快的野兔开了一枪,枪响后,那只野兔仍然在飞奔,但是没跑几步,就一头栽倒在了地上!
大家立刻爆发出一阵欢呼声,纷纷称赞粟裕枪法如神,望尘莫及!
粟裕家里的长工阿陀,也不只是一个长工这么简单,他早年曾经闯荡过江湖,是江湖中人,经常给粟裕讲那些江湖豪杰的故事,因此,粟裕从小就对那些江湖豪杰非常向往,苦练武艺。
阿陀还经常传授他武艺,不是那些花拳绣腿,而是最实际的实战技巧,对粟裕说,要练出一身好功夫,根本没有什么秘诀,只有苦练。为了锻炼粟裕的体能,阿陀给粟裕身上绑上沙袋,带着他穿山越岭,一路奔跑,每次都要跑20多里山路。
粟裕的妹妹见哥哥总是满头大汗地回家,就问他去哪了,粟裕说刚刚从远乡木臻桥回来,妹妹不信,说他骗人,怎么能跑那么远?
几天后,粟裕又要出门跑步,妹妹告诉他说,自己把一件东西藏在了木臻桥的某个地方,要他去取回来。
结果,粟裕很快就满头大汗地回来了,而且真的把那件东西取了回来,妹妹这才知道,哥哥没有吹牛。
粟裕的父亲是一个秀才,在当地颇有名望,因此,粟裕从小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长大后考上了湖南常德第二师范学校,也就是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和毛主席青年时求学的湖南一师一样,常德二师也是湖南最好的公立新式学堂之一,当时正是大革命时期,各种进步思想在校园里广泛传播,粟裕也深受影响,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内其他军阀也闻风而动,跟着发动反革命事变,湖南军阀许克祥就在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常德的军警也发起了“敬日事变”,大肆抓捕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革命最积极的常德二师,早就成为湖南反动派的眼中钉、肉中刺,因此很快就包围了二师,校长出去理论,结果被杀害,军警还要冲进学校,抓捕进步学生。
粟裕就在反动派的黑名单上,眼看军警就要进来了,粟裕立即带领一些进步学生,来到学校的一个窨井盖旁。
常德二师是一所西式学校,所以建筑设计也是采用西方模式,配有科学的下水道体系,粟裕就打开窨井盖,让同学们下去。
这时,军警的枪声已经近在耳边了,但粟裕没有慌乱,而是井井有条地组织大家下去,然后自己最后一个钻进去,还把窨井盖又严丝合缝地盖好,不让反动派发觉有异。
由于湖南气候多雨,下水道设计得非常宽阔,粟裕就带着大家,趟着齐腰深的污水淤泥,一路跋涉到了常德郊外,才钻出了下水道。
然后,大家来到洞庭湖畔,清洗了一下身上的污泥,乘船去了长沙,又上了一辆火车,去往武汉。
直到晚年时,粟裕还饶有兴趣地回忆说:“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就在头等厢的沙发上美美地睡了一觉。”
到了武汉后,粟裕加入了叶挺的部队,后来跟着部队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从此开始了辉煌的军旅生涯。
值得一提的是,粟裕在南昌起义时,担任起义军总指挥部警卫队班长,负责保卫起义领导人的安全,没有两下子,是不可能担任这个重任的。
(参考资料:《粟裕传》《名将粟裕珍闻录》《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
,